September 30, 2010

  • Smartphone的真正問題是什麼?

     

     

    當我撰文回應Henry兄的文章的時候,已有切磋的準備,也很高興有切磋的機會,也很高興Henry兄手下留情地寫了這一篇來回應小弟。寫Blog最好玩的莫過於此。

    關於Smartphone的問題,有幾點還是要回應一下。

     

    1. 有關飯煲

    究竟smartphone是飯煲還是快思邏輯飯煲的比喻,我不反對Henry兄的說法。Smartphone有多smart,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是不同的。對於Henry兄口中那些已經能把手機功能用到盡的人(我自己對號入座),Smartphone和一般手機的分別實在大得有如飯煲和瓦煲的分別。這不是對瓦煲使用者不敬,瓦煲煲飯可以很好食。這種比喻對於Henry兄可能太粗淺,不過我始終認為Smartphone增加的功能,肯定不是快思邏輯那種fancy賣點,而是帶來更大方便的真實強項。

    Henry兄和我這邊留言的yychan指的「多餘」功能,多餘與否,那是觀點與角度問題,in the long run,時間會證明一切。


    2. 關於成本

    其實關於電話的問題,在很久之前當我們還是用call機的年代,手機是窮奢極侈的東西。為什麼現在連Henry兄也會用手機呢?原因是手機和其網絡的成本已經大為降低。我不是食米唔知價的消費者,我說Smartphone值得一試,是因為電話本身和流動上網不一定是奢侈品。口講無憑,數據可說明一切。

    首先,Smartphone不等如iPhone,所謂的Smartphone,是包括內地的華為那種定價千幾蚊的手機,那跟一般的Nokia手機其實差不多。Smartphone這東西的市場光譜闊得很,不一定是$5K的奢侈品。

    至於月費問題,現在500MB一個月的數據月費只是$140至$170左右。那只是比起無數據計劃月費貴兩三本雜誌的價錢,假設消費者會因為多了使用手機上網而少看了實物報章雜誌的話,我不認為這是過份的洗費。(如果不是高用量用戶,200MB的計劃也可以,不過差價很少)

    如果要更平的流動上網服務,中移動的$98無限上網(學生$68)plan,雖然是用比3G慢的2.5G網絡,但我用過是可以接受的。那從什麼角度看也不是奢侈品吧?

    我同意Henry兄的地方是有些用戶連自己打算點用、需要點用也未攪消楚,便簽了高用量兼高收費的plan,還買了最貴的型號(即是iPhone),那的確是浪費。這也是我再三指出加入流動上網世界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的需要的原因。


    3. 關於方便

    是否需要方便,我長氣都要講一句是見仁見智。推特上面hkxforce兄說「讓用家不用出門前準備行程,不用帶報紙與書本在身邊等,都是不必需的方便。我雖然不認同 smartphone 是必需品,但我認同它帶來的方便,而且是一種不必要及高消費的方便。」, 觀乎我在上一節的資料,其實那可以不是「高消費的方便」。

    至於Henry兄說那些方便是不是用戶自己「合理化」的問題。我會說,資訊科技的進步,帶來的多方便是不用夾硬合理化,當成本低至可以接受的程度,社會也會很快接受的。在沒有上網的年代,我們找個很簡單的資料也要跑到圖書館查,或者落街買份報紙來看。有了互聯網,我們都上網了,那是不用合理化也看得出的方便。至於流動上網,那只是把在上網變得更方便而已。如果這也算是「自製」需求(自己說服自己有需要)的話,那真的有點兒石丹理了。


    4. Smartphone的真正問題所在

    hkxforce兄說Smartphone令人變懶,我想說其實哪一種帶來方便的新科技不是令人變「懶」的?

    多年間使用流動上網的經驗告訴我,Smartphone的普及和變得愈來愈affordable,真正的魔鬼不是令人變懶,而是會改變我們的認知行為模式。因為Smartphone的普及,我們的生活出現以下的問題:

    • 資訊成癮+資訊超載:由一日check兩次email和FB,每次睇30個訊息,變成一日check15次email和FB,每次睇5個訊息,我們很容易會接收和發放過量資訊
    • 資訊碎片化:因為硬件所限,我們在手機上能夠看的東西不出二三百字,所以所有能夠流行的訊息都要斬件,變得碎片化,結果令需要長篇幅才能解釋得完滿的邏輯和概念變得不受注意,這很有可能會改變我們的閱讀和思維習慣(像我和Henry兄這種切磋,已經會被人覺得是傻的)
    • 專注力衰退:因為上述的閱讀和思維習慣改變,我們愈來愈難安定專注地做一件事,這也許不是由手機開始的,而是從一般辦公室可以上網開始的。不過,手機上網會令這問題高速惡化
    • 替代效應,劣幣驅逐良幣:因為我們多花了時間在手機上那些碎片資訊,能夠或有興趣花在更值得閱讀的書本上的時間便會少了,這種替代效應正在腐蝕學生和大人的閱讀習慣。(當然,如果平時已經不看書,只看八掛雜誌的朋友不會有什麼分別)
     
    因為這種問題,我其實是會安排自己每天都有接觸不到電腦和手機的時間去工作和看書的。我反對把課本完全電子化,就是基於上述原因(加上電子課本不能jot notes劃花這個問題)。
     
     
    總括來說,我想我和Henry兄的分歧只是在於我們心目中的Smartphone的成本和需要。成本方面,我已提供了資料,至於需要方面,in the long run大家可以再討論。
     
     

     

    (Henry兄那邊的阿虫留言說盲目追求Smartphone和各種電器的新款式,對環境會有很大影響。這點我是同意的,不過如果把這問題指向我的道德感和學養,我是隨時ready跟他再詳細討論的。)

     

    延伸閱讀:

    Henry兄:Smart Phone Not Just a Phone:自製需求的消費文化

    我的回應:發現需求?滿足需求? 飯煲 vs Smartphone

     

Comments (3)

  • Kursk大:其實係咪大家都有d唔對題?你所講,論証既係智能手機的用途,以及智能手機所帶來的方便值得市民廣泛購買,"是功能"。
    而Henry兄所指出的是市民購買手機,有部份是為購買而購買,根本不是因為智能手機本身的功能而購買,說的是"心態"..
    如果還是這樣拗下去,只是沒完沒了的爭辯...

  • 我認為,那些 functions 是否「多餘」實在因人而異、見仁見智。就好像我一直鍾愛的‘話音撥號’功能,大部分人(甚至包括大部分電話研發商)都覺得無聊(起碼是‘多餘’啦),偏偏我就是喜歡得不得了,玩得不亦樂乎。我想,還是視乎個別使用者的習慣、需要和個人喜好而已!

  • Kurst兄:請不要誤會,弟並非針對以兄之職業、過德感道德感、學養作針對點,只以環保、消費為思考重心。兄學養比常人高,是不爭的事實(不必自謙),弟只想提出,過去二十年,消費模式改變帶來的可能是災難性結果:電子垃圾。我們生活於富庶地區,惡果卻由其他人承擔,長始下去,是不是消費前應想一想方法,幫助化解危機? 正因怕誤會,率先表白不宜從個人道德出發探討。可是,弟學識淺,行文不當,產生誤會令兄不快,謹此致歉。兄之高見,弟一向拜股,於此再致謝意。

    弟非阿虫,實乃土中一蠢物而已。多有叨擾,再請原宥。阿蟲上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