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8, 2011

  • 社交資訊超載時代如何自處

     

    由「盲搶鹽」事件說起

    上星期內地和香港出現食鹽搶購潮,特區政府指那是有人在網上造謠引發的,可是就筆者當日在微博、Facebook、Twitter和主要論壇所見,全都是批評盲目搶購食鹽和論證搶購食鹽理據荒謬的,所謂「造謠」的訊息完全看不到。互聯網不單沒有助長搶購潮,它反而有很明顯的闢謠作用。

    其實搶購食鹽的大都是沒有上網的中年和老年人,從新聞報導得知,他們大都不是經互聯網,而是透過口耳相傳得知這個「食鹽抗幅射」的謬論的,有些人甚至連發生什麼事也不知道,見有人搶購便加入。特區政府怪罪網民的做法,如果不是出於誤會的話,便可能是要找代罪羔羊。

    除了惡攪食鹽抗幅射謬論,這星期網上還有大量有關日本核電災情的訊息在熱傳,當中包括日本核災難失控,幾小時後便會波及整個亞洲的消息。這個消息傳了一會兒便停止了,因為如此嚴重的事件是很容易從主流媒體和各國政府的公告中求證的。

    改善處理資訊能力

    從上面的例子可,見在這個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的年代,處理資訊(尤其是社交媒體資訊)的能力愈來愈重要。

    所謂的處理資訊能力,是指我們如何建立有效的收集資訊的渠道,以及如何有效消化收集得來的訊息。社交媒體(尤其是Facebook)佔我們上網時間的百分比愈來愈多,如何改善我們「收料」的效率和質素變得愈來愈重要。以Facebook為例,我們每天在主頁的動態消息(news feed)收到大量由朋友放出的訊息,當中有生活片段、八掛新聞、有趣短片,也有不少轉載的新聞和潮文。不論你的主頁選項是顯示「熱門動態(most popular)」還是「最新動態(most recent)」,愈被分享和讚好得多的資訊便會出現得愈多,你的社交圈子的性格特徵決定了什麼資訊會在你的主頁上出現得最多。舉個例說,筆者的主頁常常會看到關於保育的資訊,這些資訊很可能從不會出現在圈子裡沒有保育支持者的用戶的主頁。

    不同的圈子會製造不同的資訊,這是社交網絡的特質,沒有誰的圈子比誰的優質的問題。不過有兩點值得留意:一是千萬不要因過分依賴社交網絡平台接收資訊而不看書和新聞報導,這會令視野局限於小圈子內,因而與社會脫節;二是你可以令你的社交網絡圈子更多元化,例如你可以在Facebook圈子加入電視台、報刊、NGOs、政治人物,甚至一些活躍的意見領袖的Page或帳戶,使他們發放的資訊出現在你的動態消息裡面,這會令你的社交資訊更多元化和更貼近社會。

    至於消化資訊的能力,是指你收到資訊之後有沒有分析當中真偽和邏輯的能力和警覺性。我們不妨問一問自己,平日上Facebook時有沒有想清楚才加入群組、讚好或者分享訊息?以2009年那個「聲討某某推女友落樓梯」群組和上文提到的「幅射會在幾小時內襲港」的謠言為例,如果每一個網民都想清楚和做好求證工夫才轉發的話,便不會那麼容易流傳和造成不良影響了。

    在此謹祝願災民能早日渡過難關、重建家園。

    *: 資訊超載的概念是Alvin Toffler在其著作”Future Shock”(1970)提出的。

     

    (圖片來源: hubspot blog)

     

    [原文載於30-3-2011《e-zone》,版權所限,謝絕轉載,包括hkblog。]

     

Comments (2)

  • 或者換個說法,說是社交平台的資訊未經嚴格驗證,是unacademic的!?在社交平台有否發現一種現象,就是討論問題不夠深入,單從表象去表達自己立場(如從傳媒報道的單項事件就去一窩蜂聲討某人某事某黨)(中老年口耳相傳的謠言當然也有這些問題)?

    有件比較有趣/可討論的問題,想樓主發表一下意見,就是facebook的"讚好"/"加入群組"功能問題。

    有些人認為,按讚好沒有大不了,只是"已閱"的意思;另一些人則覺得,一定是認同某種意見或內容才會讚好(另一些則是對好朋友的留言都讚好)。既然有不同的想法,是否意味著多讚好/多人加入的群組/議題,事實上未必得到如此多人支持?或者"讚好"/"加入群組"這功能仍然能代表一些東西?

    望樓主提出自己的看法。

  • @chairrex - facebook和twitter的資訊質素的確沒有保證,而且很容易令人疏懶讀書和讀報。關於Like和群組的問題,我覺得主動Like或者主動加入,已經是一個很正式的表態。Like就是Like,就是表示「我喜歡這個說法」的意思。例如先前那個反新移民的group,人們就是看著你加入了的話,你便不能推說「我不明就裡地入了」。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