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7, 2011

  • 從那些年,我們...談到拾香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小說)看完了,真的好看。

    同類故事有多人寫過,但寫得好的、教讀者一口氣看到底的不多,九把刀就是有這個能力。看完了,回過氣來,就想起一班廿幾三十的朋友聽到《後來》跟住唱的美好回憶,也想起有人後來在xanga打了一句「訓啦XX...」作為總結,大家看到都會會心微笑。(小弟文學修為不高,如果推介了小說之後,大家看了覺得不好看不要打頭。上一本我看了會感動,而且這樣推的已經是《拾香紀》了。)

    原來青春是沒有國界的,《那些年》的青蔥歲月,應該也是很多香港人的經歷。年少的時候,就是有很多很多不知道為什麼會那樣做的事,那些事很難說what if,那就是青春,足以照亮人生的青春回憶。

    小說好看,。不過真實世界的沈佳儀就慘了,成了新聞人物,今年離開了任教的小學跟丈夫去了大陸。如果你有個青梅竹馬成了作家,可能是一件頭痛的事。(電影版點解台灣8月上畫,香港要11月先上?)

     

    後記:

    在FB談《那些年》,又扯到了《拾香紀》,反而談得更多。節錄如下。

     

    Teresa:老實說, 小妹看小說也不多, 我看了會感動的,《拾》一定是其中之一。

    Kursk: 有論指《拾香紀》睇壞唔少70後同80後,攪到佢地本土意識上腦,攪亂香港,唔肯「和平理性」咁接受不民主統治。

    Andrew: 我本身不喜歡小說。我看的那本《拾香紀》是本舊書,朋友在舊書店買來看,她看完借我的。那本書的紙黃黃的,書角包了膠紙,那份殘舊的感覺和書中的內容,真可謂相得益彰,把書本的味道昇華了...

    Teresa:《拾》書一定唔可以係「白書紙」印果種~~~

    Kursk:果種新聞紙同個故事真係非常配合。

    Teresa:《拾》真係為七、八十後而寫,簡直看得人覺得「我就是連十香」。但與「唔識和平理性咁接受不民主統治」有何干?願聞其詳。

    Kursk: 令70後80後讀者"覺得「我就是連拾香」"已經夠死--連拾香承繼的是上一兩代的感性香港故事,而她也「巧合」地不是走傳統香港成功故事路線的新香港人。70後80後對香港的感性認知和公民意識覺醒,令他們對以為可以用60年代殖民思維統治香港的當權者和特權階級失望至極。況且,連拾香的死,很有可能代表了陳慧對後九七香港的看法。

    Frankie:‎"有論指《拾香紀》睇壞唔少七十後同八十後,攪到佢地本土意識上腦,攪亂香港,唔識和平理性咁接受不民主統治。" ~~ 真相大白鳥,不怪得她的學生,不少都活躍街頭,哈!

    Kursk: 《拾香紀》一開始便說:「我,連拾香。生於一九七四年六月五日 卒於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974係麥理浩改革如火如荼既一年,呢一年ICAC成立、政府發表中學強迫教育政策白皮書等等。1996年,不消提,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心目中的香港在1997年已經死了。

    Teresa: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心目中的香港在1997年已經死了。---當年我覺得「香港已死」,原來香港無死,但,我們「心目中的香港」已死。

    Kursk:其實香港再係咁落去,同死左冇分別。

     

     

     

    延伸閱讀:

    敝blog《拾香紀》的舊文

     

Comments (3)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