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5, 2012

  • 喪屍文化與通識

     

    美國疾控中心的喪屍應變指引

    早陣子《蘋果日報》以「喪屍隧道」作頭條來形容露宿者和吸毒者聚居的行人隧道(註1),引來了不少批評,指其把露宿者這個弱勢社群妖魔化,鼓吹對他們的歧視。報紙在頭條用了喪屍一詞,或多或少說明了「喪屍」這個本來是流行文化的概念,已經深入民心。

    有趣的是,今年五月,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官方網頁的災害應變指南,竟然加入了"Zombie Apocalypse"(喪屍大災難)一項(註2),內容包括萬一發生喪屍災難的時候應該如何應變,例如避免遇襲和感染、如何預備補給品、如何尋求協助等。更加耐人尋味的是,疾控中心還煞有介事的簡介喪屍是什麼,以及中心已經如何準備好應付喪屍危機等等。這個網頁一出,引起了不少討論,因為那是美國政府專責處理疾病危機的權威機構,那可不是民間惡攪(試想像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網頁提醒市民小心喪屍),有人甚至猜想會不會是真的有喪屍危機出現。當然,其實美國疾控中心這樣做其實是一種宣傳手法,希望大眾會注意面對公共衛生危機(例如SARS或者致命流感暴發)時的應變意識。

    原來喪屍不單是一個流行文化概念,它還可以是一個文化全球化、公共衛生,甚至是身份認同的課題。
     

    喪屍文化的由來--美國文化如何影響全球文化

    所謂喪屍,是英文zombie的翻譯,本來是指海地一帶被巫術控制的活死人,也有說是以草藥毒害成沒思想的活人奴隸。最早的喪屍電影是1932年的 “White Zombie”,但這種巫術系的喪屍電影沒有引起多大的注意。

    今時今日我們講的喪屍,已經不是講那種巫術弄出來的活死人,而是指會吃人的活死人。喪屍電影的真正流行始於1968年的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活死人之夜)(註3),那是一套低成本的獨立電影,導演是George A Romero。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成功引起了觀眾的注意,也令喪屍片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恐怖片種。George A Romero在70和80年代,還拍了 “Dawn of the Dead” (生人勿近) 和 “Day of the Dead “(喪屍出籠),這兩套電影的評價不差,連同《活死人之夜》被稱之為活死人三步曲,三套也有重拍版本,同學最有印象的可能是2005年版本的 “Dawn of the Dead”(活死人凶間)。

    另外,70年代至今比較為人熟悉的喪屍片,還包括Zombie系列(香港譯名不詳)、“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嘩鬼翻生)系列、 “28 Days Later” (28日後)系列、 “Resident Evil”(生化危機)系列等等,甚至連香港也有一套《生化壽屍》。這四十年間,大大小小的喪屍片不下數百套,由最初只有B級片(即低成本怪片)進化到不乏荷里活大製作。

    1996年的經典遊戲Biohazard(生化危機,因為Biohazard在美國已被註冊,所以美國版生化危機名為Resident Evil)系列大受歡迎,令喪屍電玩遊戲長賣長有(近年最紅的包括Dead Rising和Left4Dead系列)。世界各地的喪屍電影、電玩、小說、漫畫,甚至電視劇長推長有,也令喪屍在全球流行文化中佔有一個獨特的位置。這可以說是美國文化普及至影響全球流行文化的一個好例子。

     

    喪屍與公共衛生

    大部份喪屍片的情節都是喪屍危機爆發之後,人類一是被感染變成其中一份子,一是因為社會制度崩潰而自相殘殺,而國際之間合作應付這種公共衛生危機失敗的情節,就是同學們熟悉的公共衛生危機--不知名傳染病爆發,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政府一時間找不出疾病的源頭,然後出現大規模爆發,導致大量死亡個案,與此同時,疫情令醫療系統超出負荷,社會開始對政府不信任,甚至出現社會秩序問題。現實中的例子就是香港開埠初年的鼠疫問題、1919年的流感疫情,以及大家記憶猶新的SARS。

     

    喪屍電影的批判性以及社會含義

    上文提過的喪屍片名導演George A Romero的名句是"Zombies are the blue-collar monsters."(喪屍是怪物之中的藍領階級),它們在恐怖片界別的特點有別於吸血殭屍和鬼魂之類,是以量取勝,而且通常沒有個別性格的角色。不少拍得認真的喪屍片,通常會帶有一些批判社會現象的訊息,例如《活死人之夜》批判種族歧視--警察以為黑人男主角是喪屍(在1968年以黑人做主角已經是一個突破),所以射死了他;《生人勿近》和《活死人凶間》諷刺消費主義--喪屍會走到生前常去的地方,即是大商場,在裡面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而大商場也成了故事主角們避難和補給的地方;至於《喪屍出籠》和《28日後》,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文明崩潰的問題。

    不論想諷刺什麼問題都好,其實絕大部份喪屍片的主旨,都是描繪現今社會對某個階層或者族群的恐懼,通常在喪屍故事裡面,社會大眾(包括主要角色)最初都以為喪屍是行動不便的老人、流浪漢、病人、吸毒者、精神病人、暴力罪犯等處於社會邊緣位置的人,當他們突然發難襲擊人類的時候,便會造成死傷和感染。最經典的例子是《活死人之夜》裡面,女主角Brabara的哥哥見到有個精神恍惚的老人行近的時候,還戲弄她說「他們要來抓你了!」( “They’re coming to get you, Barbara!” ),原來那老人就是喪屍!

    另外,幾乎在大部份的喪屍片裡,都會出現對喪屍憐憫而出現的死傷。這種情節的含義是喪屍代表了一種心懷不軌的族群,他們雖然有人的樣子,但會突然間對人類社會安全造成威脅,對他們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喪屍、他者與身份認同

    喪屍片的出現,有說是越戰及後越戰時代,美國社會對於所謂文明社會的信任帶來的安全感有所動搖的反應,也有說是反映了對於邊緣化族群(例如有色人種、弱勢社群、潛在罪犯、吸毒者等)壯大的恐懼。這種有人的外表卻威脅社會安全的「東西」,也就是主流社會恐懼的「他者」。喪屍彷彿成了一種沒太大罪惡感、比較政治正確的投射,讓社會主流集體發泄恐懼。製造「他者」的理論,同學可能在身份認同部份有所涉獵,對於美國人來說,他們恐懼的他者就是共產黨和某些少數族裔;對於70至90年代的香港人來說,那就是新移民和「省港旗兵」(內地來港犯案的悍匪)。

    至於今時今日的香港,被恐懼的他者又是哪些族群呢?這是值得同學們深思的。


    (1968年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令喪屍片正式成為一個獨有的恐怖片種。)


    (改篇自同名漫畫的The Walking Dead是首部以喪屍為主題的電視劇。因為市場反應佳,現正指攝第三季。)


    (喪屍電影流行,令喪屍文化滲入電子遊戲世界。當中以Biohazard系列最為成功。日本原作稱為Biohazard,在美國因為此名字已布樂隊註冊,所以命名為Resident Evil。)

     


    1蘋果日報7/8/2011報導:《道友露宿 烏煙瘴氣 冇人敢行 浪費二千萬 喪屍隧道》

    3Youtube上有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的合法高清足本,是黑白及沒有字幕的。請留意,影片屬美國的家長指引級別。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85C2JnZOY4k

     

    (原文刊登於香港電台通識網。本文圖片為筆者所加)

     

    延伸節目:

    三師會 - 英雄電影和喪屍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