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19, 2013

  • 香港電台作為社會公器

    原文載於香港電台通識網,原題為《香港電台作為社會公器》。專欄大方向是以通識學習討論為主,所以這一篇主要是討論香港電台作為社會公器的重要性,以及其面對的危機。本篇內容曾作修改,圖片註(3)為本blog所加。

     


     

    政治氣候寒暑表 

    當我還是中學生的時候,已經是《鏗鏘集》、《城市論壇》和《頭條新聞》的長期觀眾,這些時事節目成了我認識社會和世界的重要途徑,讓我對社會時事有了不同角度的、更深入的認識。 

    1997主權移交之後,政治氣氛有所轉變,香港電台(下稱港台)節目也成了言論自由的寒暑表--如果那些風格尖銳的節目的台前幕後員工遇到什麼壓力的話,便代表了市民擔心的政治高氣壓終於來臨了。 

    自1997至今,好幾個港台節目經常受到建制派的攻擊,甚至連前行政長官董建華也曾批評過《頭條新聞》。有論指港台花的是公帑,就應該作政府的喉舌,不應容許有批評政府施政的聲音在節目中出現。不過,因為社會輿論一直都支持港台編輯自主,所以港台還沒有在政治壓力下變成政府喉舌。
     

    BBC模式與港台約章 

    港台成立至今,一直以英國廣播公司(BBC)為楷模,英國廣播公司本來是英國的國營電台,其大部份經費來自公帑,自2007年起由獨立於政府的基金會管理,以確保其獨立性,不為個別執政黨服務。BBC以其節目水準見稱,雖然近年受幾宗醜聞困擾,但在英國和世界各地仍享有良好聲譽。(註1) 

    社會有呼聲要求港台以BBC模式運作,獨立於政府行政機關指揮,以確保其能夠做到真正的編輯自主,發揮第四權的作用。不過,在多年討論之後,政府決定維持港台政府部門的地位不變,不過為了令公眾釋疑,所以簽署了《香港電台約章》(註2),保證港台編輯自主。根據約章,港台需要恪守以下編輯方針: 

    (a) 發放準確並具權威性的資訊;

    (b) 持平地反映意見,並公平地對待有意在公共廣播平台上發表意見的所有人士;

    (c) 不受商業、政治及/或其他方面的影響;以及

    (d) 秉持最高的新聞專業標準。

    這個模式跟BBC模式的分別是,港台仍然是政府部門,即是政府在人事任命方面有絕對權力。因此,雖然有了約章,但社會對於港台的獨立性仍有懷疑,因為只要掌握了人事任命權,政府便能安排政治意識形態上緊跟政府的人做領導層,從而指揮港台的編輯方向。


    港台風波的成因

    政府委派政務官(AO)當香港電台台長(廣播處長),因為沒有傳媒工作經驗,結果在編輯問題上很容易與從事傳媒多年的港台員工出現矛盾。同時,因為政務官慣於服從指示完成政策任務的傳統,令空降的政務官處長,很容易令人懷疑其指令帶有政治動機。

    最近的港台風波,源於早前有港台高層指港台人員感受到來自高層的不同形式的政治壓力,影響到港台編輯自主。這事件的矛頭直指現任廣播處長,他在立法會的會議上回應議員質詢時,被認為對員工作了不實指控(註3),導致港台員工發動員工大會抗議,迫使廣播處長公開道歉。

    事件至今仍未告一段落。因為如果有港台高層因為政治原因向下屬施壓,那是違反了《香港電台約章》,屬於涉及公眾利益的嚴重事件,有可能足以讓立法會運用特權法進行聆訊。(註4)


    風波的啟示

    這一連串的事件說明了什麼?

    首先,在一個未有民主選舉的社會,以公帑支持運作的媒體很容易會受到欠缺民意授權的政府的干預。因為如果政府是民選的話,政黨輪替的可能性會令公共廣播機構較傾向不偏袒任何一方,而且有充分民意授權的政府也會傾向尊重公共廣播機構的自主權,以免破壞政黨形象。香港並不是一個民主社會,港台要維持其編輯自主並非易事。

    其次,港台沒有像BBC一樣成為一個獨立於政府控制的真正公營廣播機構,即使有一紙約章,但始終難以擺脫政治壓力。

    另外,港台多年來一直肩負起為市民提供新聞報道、資訊、觀點及分析的角色,在提升公民意識和促進政府問責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港台多年來累積的聲譽,已成了香港社會所餘無幾的珍貴資產。這份資產如果要被侵蝕的話,必然會招來社會輿論的反彈。不過,輿論反彈往往不足以抗衡政府的權力,在現在的政治氣候之下,港台的自主性有如風中之燭,不容樂觀。

    港台風波,跟通識有什麼關係?港台作為一個公營廣播機構,其節目對社會影響不輕,那包括提升公民意識、文化水平、市民對政府的問責,以至人權法治的保障等──那正正是課程中的生活素質、政治參與、法治的課題了。

    港台是社會公器,不是政府喉舌。能夠憑良知發聲的社會公器,絕對值得我們去守護。為這一點挺身而出的港台員工,絕對值得支持。

     



    (圖:香港電台員工大會。圖片來源:NOW新聞 2013-3-15

     

    註:

    (1)維基條目(英文) :BBC  

    http://en.wikipedia.org/wiki/BBC

    (2)香港電台約章

    http://rthk.hk/about/pdf/charter_chi.pdf

    (3) 信報: 鄧忍光閹港台再添一罪 滅空凳涉篡改會議紀錄 (2013-03-13)

    (4) 蘋果日報:施永遠呼籲特權法徹查 (2013-03-16)

Comments (1)

  • 因為如果政府是民選的話,政黨輪替的可能性會令公共廣播機構較傾向不偏袒任何一方,而且有充分民意授權的政府也會傾向尊重公共廣播機構的自主權,以免破壞政黨形象。---------->其實也未必,民主政府也可以是民粹的。這就是英國BBC也需要制度保護的道理。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