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23, 2013

  • 從國殤之柱說起

     

    校門外的對峙

    1997年6月4日晚,我跟同房一同參加主權移交前的最後一次燭光晚會。晚會結束時,港大學生會幹事會在台上宣佈,會把無處容身的國殤之柱運到由學生會管理的黃克競平台,但校方似乎不准許,所以呼籲與會者到港大支持他們的行動。身為港大學生,怎能袖手旁觀?

    上千學生和市民趕到校園聲援,載著國殤之柱的貨車到了校長住所旁的校園入口,校園保安不容許貨車進入,學生會跟校方理論不果,聲援的人士便堅持留守閘門的位置,要求校方放行。後來,校方報警,大批警察機動部隊(藍帽子)到場,在校園外築起人鍊,不讓聲援人士給貨車開路,期間聲援人士也築成人鍊,試圖迫退警察,但不成功,於是雙方身貼身的僵持至凌晨兩三點鐘。最後校方放行,容許國殤之柱進入港大,The rest is history。

     

    港大的良知與悲哀

    國殤之柱進入港大,見證著主權移交這15年的風風雨雨,它也成為港大的其中一個標記。還記得當時我的一些同學質疑參與的學生是否「太邀進」、「受人利用」,也有人質疑國殤之柱放在港大究竟有什麼意義。15年過去了,今時今日再沒有人質疑這些問題,國殤之柱已成了港大的一部份,就好像太古橋標語一樣,象徵著港大人的良知和承擔。

    國殤之柱進入港大的時候,警察沒有進入校園,只是在閘門外進行封鎖,那時候,警察不得進入大學校園干預學生運動是常識,而警察在大學校園對學生施以暴力更是難以想像的事。可恨的是,在2011年8.18事件中,警察在堂堂港大校園粗暴對付抗議學生,又把請願的隊伍封鎖在完全荒謬的距離。這種不尊重大學傳統、不尊重表達意見權利的做法,校方沒有捍衛港大尊嚴,固然難辭其咎,更大的問題是,香港特區政府的思維大陸化,為了領導面子,什麼禮數、人權、法治精神也可丟掉。應該感到悲哀的不只是港大人,而是整個香港。

    89年太古橋標語年年重髹、97年國殤之柱在港大豎立、08年響應國殤之柱作者高智活呼籲,把國殤之柱塗上橙色油漆以表達對奧運前後中國打壓人權的抗議、11年8.18事件,代表著不同世代的港大人對公義、人權、自由的堅持。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當有人把大學廟堂變成討好中央領導的工具、有人把學生會選舉弄得污煙瘴氣,或者有人以學生會之名發表維穩謬論的時候,不同世代的港大人會感到忿怒,齊聲聲討。

     

    堅持到臨界點

    24年了,也許我們好像未能帶來什麼改變,也許我們的堅持好像很傻,但請不要放棄。資訊愈來愈發達,再強的封鎖也擋不住消息傳播,香港人對追究屠殺責任、尋求公義的堅持,還有多年來大大小小的抗爭行動,事實上正在感染愈來愈多的內地人。這種良知的感染,沒有人說得準會在什麼時候到達爆發的臨界點。

    六四屠殺的兇手一天未受到法律制裁、慘案的死者一天未討回公道、中國大地一天未實行真正的民主制度、十三億人一天未真正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我們還要堅持下去,為了公義、為了自由、為了明天。

     

    [原文載於港大文學院學生會六四特刊2013]

     


    (圖片: 市民及學生護送國殤之柱進入港大。來源: 港大文學院學生會六四特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