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 中共換屆,領導世界

    嘩!好勁呀!領導世界呀!

    終極自瀆/舔鞋。

     

  • 喜迎十八大,我們最幸福 :0)

    早陣子國教問題升溫的時候,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意識形態教育、什麼是政治灌輸--看了這些圖片,應該會明白。

    轉自微博: http://weibo.com/2785998592/z2Kr6p5D0

  • 政府製造衝突危機,其心可誅


    (新聞圖片來源:明報;設計圖片: kurskhk.net時事台 )

     

    政府安排10月17日支持國教和反國教的集會在同一場地舉行,中間只靠鐵馬分隔。在文明社會裡,通常警察會把對立而且有可能出現衝突的大規模示威群眾安排在不同的區域,嚴禁雙方在對方的近距離出現,以免演變成流血衝突。

    根據支持和反對國教的團體的申請,政府總部外至少會有幾千人聚集,以國際標準來說,這已經屬於大規模集會,任何混亂場面都可能造成傷亡。當場地聚集了幾千人,而雙方之間只有鐵馬間隔出三幾千闊的無人地帶的話,兩邊的發言聲浪肯定會互相騷擾,令群眾情緒升溫。鐵馬兩邊的群眾很可能會出現對罵和互相挑釁,接著便是投擲水樽雜物,最壞的情況便是直接衝突,流血收場,然後警察出動鎮壓。

    上次新界東北諮詢會,政府利用一片大草地讓支持和反對雙方對峙,令場面出現混亂,然後縱容原居民動手,製造「衝突」場面。這次政府的安排明顯是想照辨煮碗,以支持國教的一方壓制反國教集會的聲勢,同時令很多家長因為害怕出現危險情況而卻步。對政府來說,可能最理想的情況是有人製造混亂,讓主流媒體全力抹黑反國教集會和其他民間組織。雖然反國教集會的支持者不斷呼籲參與人士到時必須冷靜,但這種場地安排,群眾想冷靜是不可能的。況且,如果有人存心製造混亂,只需少量打手混入對方人群中便能成事。

    政府的責任是保障市民集會的權利和集會期間的安全。香港警察這樣安排,罔顧市民安全,必須予以譴責。本人懇請警務署長立即更改集會安排,安排人數較少的一方往添馬公園進行集會,讓雙方集會不會互相干擾,製造不必要的危機。萬一真的出現什麼人命傷亡意外,警務署長曾偉雄即使下台,也不能彌補過失!

     

  • 雙十國慶。民主中國

    今天是雙十國慶,網上很多人在貼中華民國旗,也有些人不以為然。

    其實大家仰望中華民國的原因當然不是早年的貪污腐敗,更不是白色恐怖,而是現在這個「中國」是一個有真正民主選舉、政府受國民監督的華人國家。

    法統上中華民國仍然存在,我們當然有權去喜歡這個民主中國。

    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這是官方國民教育不敢提的事實。

     

  • 國教擱置之後的持久戰

    擱置還是撤回?

    10月8日,政府公開宣佈「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官方課程指引,理論上擱置的確不等於撤回,不過即使梁振英政府真的宣佈撤回,也沒有人會相信那是真的撤回。其實不論擱置還是撤回,遲早一日都可能會再推,跟擱置沒有分別。

    現在的情況有點像當年反對23條立法,政府在巨大民意壓力之下收回,之後政府高層和建制派不時會提一提,放風說會在所謂有共識的時候立法一樣。對於香港人來說,不論是23條還是國教問題,雖然好像是被打低了,但總是好像幽靈一樣無處不在。這種陰森感,不論23條和國教科是擱置還是撤回,也是存在的。

    從實際情況來看,特區政府當初擺出強硬姿態,似乎是受了政治壓力不能讓步,直到民意反彈近乎爆炸,迫出史無前例的政總外長期大規模集會,才被迫「擱置」,那其實已經等於大敗而回。這算不算勝利也許見仁見智,但肯定是梁振英政府的嚴重挫敗。

    對抗暗渡陳倉的持久戰

    其實多年來政府和親共組織一直暗渡陳倉,以國情教育之名大攪紅色交流團、國民教育中心和國民小先鋒,還有大量透過小學中文、常識、音樂和普通話科滲透的意識形態,這些東西根本在強推國民教育科之前已經存在多年,政府擱置國教科課程之後,還原基本步,本來會攪國民/國情教育的學校會繼續攪,本來已經受統戰的學校會繼續受統戰。

    反對強推國民教育科的成果是,那些引發公眾反感的課程指引不會強迫全港中小學推行,這已經等如把政府推回進攻的起點,而且有了一個很重要的額外收獲,那就是引發了公眾對於政治灌輸教育(坊間稱為洗腦教育)的戒心。紅色交流團、國民小先鋒、國民教育服務中心這些東西不是今天才有的,要不是政府強推國教科,加上親共團體肆無忌憚,公眾根本不會留意。大家不要忘記,國民小先鋒、某些內容偏頗的國情教材,甚至「唱紅歌」活動,連不少天主教小學也有了。這次風潮,至少提醒了好些辦學團體和學校管理層,他們將來與政治意識形態有關的教育活動,很可能會受到家長和傳媒的關注。

    另外,經過幾個月的討論,公眾對於公民與國民之別、國族身份認同、政治灌輸等問題的認識比以前多了(至少不再是零),對於參與教育議題的充權感也增強了,這對於日後社會監察與政治有關的教育政策肯定有幫助。

    課程擱置了,連帶那個出版荒謬教材引發公眾反感的國民教育服務中心也不獲續約,而政府甚至取消上載學生參與國情活動紀錄的要求。這些都是值得欣慰的。不過,社會不可能因此而鬆懈,上述大量已經存在的意識形態滲透仍然要被放到陽光下讓公眾監察--尤其是在網絡和傳媒平台上,讓重視收生的學校有所顧忌。這有賴家長、校友、教育界、學術界和傳媒保持警覺性,畢竟政府一天不是真正得到選民授權執政,這就是一場持久戰,絕對不能鬆懈。

    梁班子將遇更多民意大象

    從公共行政角度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自2011年開始諮詢,社會上一直反對聲音不絕。在2012年7月份民意開始急速發酵,管治班子不但沒有疏導市民情緒,反而再三刺激市民,引來近十萬人遊行反對課程。到了這個地步,政府仍擺出強硬姿態,卒之民意在8月底學民思潮成員進行絕食後再次升溫,造成了前所未見的抗議場面--連續一個多星期每日都有數千至過萬人到政府總部外集會。到了9月上旬,在民間團體威脅將行動升級的一刻,政府才開始讓步。梁振英政府不斷漠視民意、以極左言論刺激市民情緒、玩弄文字遊戲,只會令這屆政府不能取信於民。民無信不立,在可見的將來,反國教模式將成為市民對抗違反民意的政策的模式,大規模抗爭動員只會愈來愈常見,在將來的政改問題、23條問題和深港同城化問題上,政府很快又會見到民意大象。

     


    (圖:10月8日梁振英宣佈擱置國教科課程指引。[爽報圖片])


    (圖: 政府高層言論)

  • 世界在變

     

    十年前,我還未加入教育界,那一年剛剛發生了七.一大遊行。這十年來,一直留意社會上大大小小的變化。近幾年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年輕人對社會問題愈來愈關注,政治充權感(empowerment)愈來強。

    印象中,這幾年會主動找老師討論時事的學生愈來愈多,那是在新高中實行之前很少見的。另外,會主動參與社會服務、社運、助選的年輕人也愈來愈多。最近的感動過不少成年人的學民思潮,更是當中的佼佼者。他們都只是高中生,但做事不亢不卑,應對有道,比起很多成年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些變化從何而來?我的答案是這幾年才普及的兩個東西──通識轉為必修科和web 2.0的普及。

    觀察通識學生的學習過程,我看到兩個現象--

    第一是多了學生問"What"和"Why"。很多以前連大學畢業生也不聞不問的議題,現在成了課程的一部份,學生自然會問What和Why,例如他們會問「為什麼會有人指香港有地產霸權?」、「為什麼李旺陽?」、「為什麼要推行國民教育?」等問題。

    問這些問題的學生,不限於平日已經是名列前矛的學生,很多在舊高中制度未必是大贏家的學生,也會問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這種由課程帶來的醒覺,是個好的開始--至少學生多了動機和空間去問問題。

    第二是學生開始「學以致用」。他們開始嘗試以所學的跟現今社會比較--不論是需要層次理論、三權分立、民約論、法治精神、社教化、財富再分配等,都成了他們對照校政、成長經歷、中港政治、流行文化的分析工具。

    至於web 2.0的普及,包括社交網絡如facebook、用戶產生內容的youtube、blog和維基百科等,令年輕一代互通消息、組織同道者、掌握資訊和發表意見更容易。web 2.0的充權效果,由北非茉莉花革命到香港反國民教育運動,都充分展示了出來。

    通識教育成了必修科加上web 2.0的興起,令這一代學生的眼界和想像空間以上一代難以想像的速度擴闊。這種民智覺醒是不會走回頭路的。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通識版]

     

  • 蒼井空。娜烏西卡。林明美

    蒼井空竟然出現在The Economist,報導的題目是"Can't we all just get it on? A Japanese actress reminds her Chinese fans how conflicted they are"。早前她接受《朝日新聞》訪問,呼籲中日友好,片段在網上廣傳。她還在微博貼出了「日中/中日友好」的書法,說希望人與人之間有好的關係,她跟粉絲都是一樣的人,感到傷心(從文法看,似乎是用軟件翻譯成中文的)。 

    風之谷的娜烏西卡!那個傳說原來是真的!

    在風之谷的動畫和原著漫畫中,兩個民族開戰,無數王蟲被其中一方煽動狗衝,而娜烏西卡犧牲了自己來消除王蟲的怒火,化解了兩個民族之間的衝突,應驗了穿藍衣的聖者踏在金色大地上拯救世界的預言傳說。

    也有網友說是這超時空要塞現實版。超時空要塞裡面的經典場面是中日混血兒林明美,用歌聲化解了外星文明對地球人的攻擊。

    蒼井空就是林明美,用藝術來化解兩個種族的仇恨。

    [認真mode] 其實蒼井空作為進軍大陸的AV女優,她的做法是出自真心還是基於市場考慮,人們自會有各自的解讀。不過,就算是假,都比起大陸那些煽動搶掠暴亂的便衣公安真,也比那些憤青暴徒可愛。

     
    (The Economist的報導)


    (蒼井空微博截圖:來源網站)

     
    (超時空要塞劇場版經典場面:可曾記起愛)


    (蒼井空接受朝日新聞訪問的片段,中文字幕)

     

  • 踩十步,退四步的國民教育

     

    政府讓步的含義

    9月8日星期六下午,梁振英政府宣佈國民教育課程取消三年限期,讓學校自行決定是否推行,但不撤回課程。

    這個讓步的含義是:

    1. 推行國民教育的53萬元津貼仍然生效,那等於一個全職教師加一個教學助理的工資,不少學校會接受這種引誘。

    2. 官校本身就是教育局控制的,即是官校很大機會會「自行決定」推行。

    3. 除了天主教會(補充:天主教修會學校並不是直接由教區管理)、聖公會和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大部份辦學團體應該會樂意合作,須知道很多辦學團體跟政府、建制、西環關係密切,如果不是反國教民情高脹,這些辦學團體一早已經做了。如無意外,當民情冷卻下來,類似呂小和基灣的「識做」學校會愈來愈多,到時候香港就會出現有國民教育和沒有國民教育兩種學校,這算不算是讓家長有選擇權?那就未必。情況就等於宗教學校一樣,很多家長報讀是因為其Banding,而不是希望子女每天祈禱唱詩。當愈來愈多名校加入國民教育行列的時候,家長其實不會因為它有國民教育而不報讀。

    4. 政府疑似讓步,對反國教陣營造成麻痺及分化作用。

    其實那些有問題的感動教材、紅色旅行團、國民小先鋒存在已久。很多小學宣稱不會正式推行國民教育,但實際上,愛國主義意識形態早已滲透在小學的不同科目當中,尤其是中文和常識科。不是這次政府強推國教,社會也不會留意到問題有多嚴重。梁振英政府讓步,事情有可能回復到未推出課程之前--識做的學校依然識做,依然攪愛國主義教育,分別是多了53萬獎勵。

     

    算不算是勝利?

    這算不算是反國民教育陣營的勝利?現在的情況就好像政府先無聲無色地增撥資源大攪國情教育,等於躡足向前踩過界五步,然後上年突然向前再大踏五步,民間反對聲音才會愈來愈多,政府不只寸步不讓,反而講盡侮辱民意的鬼話,直至反抗升級至茉莉花邊緣,令梁振英連APEC也去不成,才後退四步,接近最初的起點。這不能說是勝利,而只是打成平手而已。

    如果積極點看,這次事件還有有正面意義的。至少事年令大眾開始留意到土共教育團體一直在暗渡陳倉,利用公帑大攪他們心目中那一套中共式國民教育,結果政治壓力迫使政府殺了一個由土共控制的國民教育服務中心。此外,運動還引發了公眾對防不勝防的意識形態滲透的提防,開啟了「網絡+校友+傳媒」監察意識形態教育的先例。半年前沒有人會想到這些事會發生的。

    大聯盟結束佔領政總,最好的結果是公眾對意識形態教育的敏感度大為提高,而政總抗爭的精神能夠由廣場帶回學生、家長、教師、校友的社群,監察不同學校的取態和教材等等,就好像2003年七。一遊行之後,廿三條立法變成了禁忌,政府不敢隨意提及。

     

    佔領急煞車的影響

    可是,大聯盟在政府讓步之後的深夜突然宣佈撤出政總,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們收貨了,因為一旦聲勢處於高鋒的抗議集會解散,政治壓力下降,政府再作大幅度讓步的可能性便很細。對於很多普通市民來說,那也代表運動告一段落。

    從大聯盟的角度看,也許是他們評估形勢之後,還是覺得在政府作出讓步之後,運動將無以為繼,所以不得不撤退吧。雖然我尊重大聯盟的撤退決定,不過在未能進一步迫使政府承諾進行談判之前,在深夜突然宣佈撤退,很容易令到公眾有被擺弄或者草草收場的錯覺。如果參與者知道那是最後一晚,大概會留到最後,甚至能鼓動更多人來一次最後show hand。結果是集會在現場和網上一片爭議聲中解散了。這次突然的急煞車,對於曾經參與運動的很多市民來說,感覺是負面的,這對於反國教運動的延續和日後抗爭運動或多或少會造成影響。

     

    抽起「當代國情」凸顯課程邏輯問題

    9月11日,亦即是大專發起大罷課之日,政府突然宣佈把課程指引中的「當代國情」部份抽起。根據可靠消息,這不是兩方談判的結果,而是政府單方面做法。表面上是政府進一步讓步降溫的做法,但同時也顯出課程本身的學術邏輯問題1

    所謂「當代國情」,是課程架構中的「國家範疇」的一部份(這範疇還包括自然中國、文化和歷史國情),講的主要是近年中國發展好厲害、發展遇到一些問題和挑戰的那部份。以課程理論來說,一個小一至高中的課程,不可能無端抽走一部份而不會破壞課程的進路和結構。如果可以無端抽起的話,代表課程設計本身是「攞你命3000」,是可以隨時抽走一部份的廢物。

    政府與其突然抽走課程一部份,更合理的做法是整個課程收回再寫,才能在學理上更完備和中肯。若收回再寫,就絕對不能閉門造車,必須有一個有足夠公信力和專業能力的小組主導,加上充分的公眾討論才能服眾。不過以現在政府的公信力,以及與主流民意的意識形態差距,這幾乎是緣木求魚。

  • "愛國家。愛上帝"的小學

    又一間"識做"嘅小學。基灣比起呂明才更識做,直情將上帝同愛國主義捆綁。

    條Banner仲要有個士兵,後面有著基灣校服嘅學生敬禮,唔只政教合一,而且係軍政教合一,先軍政治嘅北韓都比下去。

    政府如果繼續統戰到類似呂小同基灣呢啲名校加入國教行列,家長仍然係會報讀。國教科全面實施之後,呢種識做學校會愈來愈多。

    尊重學校自主,不代表愛國主義教育不會臨到你的子女身上。


    (圖片來源:黃偉國)

     

    延伸閱讀:

    呂小的啟示

  • 溫水煮蛙的「同城化」

    為什麼決定來港自由行人數增加幾倍的,會是公安部而不是香港特區政府?其實自由行政策不可能沒有經過兩地部門商討的,換句話說,是特區政府也同意這個數字的。

    其實這種做法,是先造成既定事實,不久將來關閘爆棚,就可以順理成章放寬甚至改為象徵式的過境手續,那就可以做到「同城化」了。這才是最危險的地方。

    擴自由行 多千萬同胞可來港 深圳增410萬一簽多行 業界憂港配套崩潰(明報 25-8-2012)
    「深圳可享「一簽多行」來港的人數會由268萬大增1.5倍至681萬人。另外,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及廣州5個城市打工或讀書的非戶籍人士,亦可免卻回鄉申請來港旅遊簽證的限制,估計受惠人數逾千萬人。


    (圖片來源: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1148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