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rch 24, 2004

  • 請勿無「性」不歡

    有些人以為有創意就行,文筆並不重要。我卻信兩者同樣重要,文筆是表達內容、發揮創意的工具,文句有語病,不單不合文法,更會窒息內容和創意的表達。

    學生作文常見的毛病之一,是「的了性地」:

    • 胡亂在任何詞語後面加上「地」,以為這等同英文中含有ly的副詞(Adverb):
      反面教材:同樣地(similarly)、幸運地(luckily)、明顯地(obviously)、心有靈犀地、間中地(occasionally)、男人地、女人地、後現代地、王家衛地、欲哭無淚地……

    • 胡亂在任何詞語後面加上「性」,以為這等同英文中含有ing或nal的形容詞(Adjective),或是名詞:
      反面教材:教育性(educational)、音樂性(musical)、娛樂性(entertaining)、綜合性、經常性、突發性、重要性(importance)、安全性(safety)、分享性、使用性、可靠性(reliability)……

    試看看這段文字:
    今天,天氣突然地(suddenly)轉壞,原來颱風襲港。港島區發生山泥傾瀉,危害一幢戰前樓宇的安全性和結構性。這是一個活生生的教育性個案,可以警愓環保署的警覺性。神奇地(magically),天公作美,颱風戲劇性地(dramatically)扭轉方向,終於在下午六時遠離香港。這種經常性天氣轉變,印證了香港的海洋性氣候,希望日後天文台能夠提高天氣預告的準確性(accuracy)和可靠性(reliability)。

    天啊!性性性性性,難道真是無「性」不歡?上文不少「性」字其實可以刪掉。更關鍵的是,使用中文表達某些意思,造句方式根本無可能與英文句式形成「對偶」似的對照。「希望天文台能夠提高天氣預告的準確性(accuracy)和可靠性(reliability)」一句,改寫為「希望日後天文台的天氣預告更加準確和可靠」,不是順耳得多嗎?

    你說,「王子和公主快樂地生活」卻沒問題啊!這種形容詞的基本用法,當然正確。不對的,是隨便濫用「地」字。問題的根源,是我們往往不自覺的把英文文法的一套照搬到中文,其實兩種語言各有長短,根本不可以隨便把一方的句法照單全收「直譯」到另一方。中文正因為博大精深,行文造句手法千變萬化,不似英文語法有板有眼,因此亦及不上英文簡潔,不似英文能夠躋身國際語言。

    至於何者是對,何者是錯,很難亦不必列舉一些規條要大家死背。如何判斷,很依靠每個人對文字的敏感程度和語文根基。然而,我有兩個大原則可供大家參考:

    一、 每次想使用「地」和「性」,請三思而後行,問問自己是否非用不可。行文簡潔是永恆的真理,凡是累贅的字(包括「的」「了」),可免則免,能刪則刪。

    二、 如果完成一個句子,發現它很容易就能「直譯」成英文,或者覺得它讀來有點怪怪的,那它可能已經犯上濫用「性」、「地」的毛病。請拋開英文思維,重新造句。

    但願今後大家寫作時,勿要無「性」不歡,不自覺神游這個度假「性地」!

    hkedcity (12-3-2004)
    文:黃擎天  編輯: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