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one

  • Google+能夠挑戰Facebook嗎?

     

    前言:這是8月時刊登於《e-zone》的舊文,當時google+還未正式開放給公眾登記,大家對這個google版facebook的前景還是眾說紛云。當時我的看法是google+要成功,必要條件是(1)攻佔女性市場,即是連OL都喜歡上;(2)吸引到第三方開發商加入提供遊戲和apps。結果,google+正式開放給公眾用戶之後,成績似乎有點隱憂(可參考winmac.com報導: Google+正式推出後的人流大跌60%)。個人觀察是它做不到(1),而因為成績一般,就連(2)也做不到。結果現在的Google+還是個geek、文化人和政治異見人士的世界。

    看來Google要在social media市場分一杯羹,真的要加把勁。

     

    ======正=====文========

    最近Google+成了網上熱門話題。它開始測試的那星期,人人都要找邀請,當不少人收到邀請之後,大家就開始討論Google+Facebook的優劣。

    其實Google+是什麼?很多人說它是GoogleFacebook,依筆者的觀察,這個說法雖不中亦不遠,因為只要用過Facebook的人,都會看得出那處是相當於Facebook的哪一部份,例如Stream即是FacebookNews Feed,而Profile就是Profile等等。總而言之,Google+的整體的佈局和操作跟Facebook是十分相似的。

    既然Google+Facebook十分相似,為什麼大家還要去開Google+帳戶呢?這就好像有email帳戶的人,還是多開了一個Gmail戶口一樣。那是因為Google本身有其技術優勢,讓用戶覺得他們提供的新服務比其他同類服務更好用。另外,Google本身的搜尋器和各種服務令全球網民每天也要去一去,這個壟斷性的優勢也讓人們更容易試用其新服務。跟Gmail一樣,Google+在初推出時立即累積了大批用戶,造成了一個「好多人用」的印象,令未登記的人覺得不用便落伍。

    不過,Google單是利用其本身的人流量優勢不足以挑戰Facebook,先前的GoogleTwitter (Google Buzz)和元祖版的GoogleFacebook (Orkut)都沒有成功,那很大程度上因為這兩個服務的上手容易程度和可玩性都不及其抄考對象TwitterFacebook。這次Google+出場的聲勢算是不錯,最近在網上看到的評價幾乎是一面倒的好。那些正評主要是說Google+管理朋友的「圈子(Circle)」功能比Facebook完善,讓用戶可以更方便向不同的圈子發送資訊。雖然Facebook也有Friend list功能,但似乎就是沒Circle那麼方便。另外,把Google系的不同服務整合至社交網站的可能性也是頗吸引的。

    雖然正評不絕,但Google+還是有幾個地方必須處理好才有希望挑戰Facebook

    第一,女性市場。科技產品和服務,得女性市場才可得天下。如果OL們覺得一個產品難用或者不好玩,那產品肯定不能成功,iPhoneFacebook就是得女性市場得天下的最佳例子。根據外國網站估算,現在Google+的用戶78成是男性(1),要令Google+不會淪為技術先決型男性用戶(又稱geek)的專屬平台,一定要想方法吸引女性用戶。

    第二,開放性。Facebook之所以跑贏舊式社交網站,是因為它有足夠多的開發者參與,於是不同的應用程式和online games百花齊放,令用戶覺得好玩,才會每天流連忘返(當然,Facebook規定遊戲平台要使用其虛擬貨幣並抽佣)。最近Google嘗試以較低的抽佣比例來吸引遊戲商開發Google+遊戲,不過其規模最終能否與Facebook平分春色,還是要看上一點,社交平台是西瓜靠大邊的,多人使用的平台才吸引到遊戲商,多遊戲才能吸引用戶,兩者相輔相成。

    有競爭才有進步,有了Google+挑戰Facebook,不論成功與否,至少會給Facebook造成壓力,迫使它改善服務,。最終得益的還是我們用戶。

    我的Google+登記電郵是kursk1943@gmail.com,歡迎大家來「圈」我。

    1: Google+ Users Are Nearly All Male (http://mashable.com/2011/07/14/google-plus-male/)

  • Facebook Group - 社運動員新基地


    (《e-zone》09年11月11日文章,經編輯同意轉載,下文為未修改版本)
     

    早陣子Facebook出現了一個「倒曾」的群組,這個群組號召網民到禮賓府示威表達對政府施政不滿。這個群組有超過700個成員,如果當中有幾百人真的參與示威的話,也不算一個小數目。
      
    到了預定的日子,大批警察把禮賓府周邊的街道都封鎖了,由於示威是自發性質的,不少參與者在步行往禮賓府途中已被警察截停和打發掉,結果是能夠突破封鎖走到禮賓府門外的只有十數人,不肯離開的另外幾十人則聚集在離禮賓府一段距離的地方。
      
    這次遊行的發起人不是社運人士,而參與示威的不少是年輕網民,他們代表的不是主流的中產階級或者基層,而是一群對前景感到失望的年輕人。這種在網上自發組織的社會運動,沒有統一的指揮,缺乏資源和經驗,所以面對警察的封鎖便聚集不成。於是乎有論指這群年輕人只是烏合之眾,難以發動大型抗議行動,這種所謂「網絡動員」難成氣候。
      
    不過也有評論認為這種沒有統一指揮的自發抗議,反而更值得政府擔憂,因為政府面對無名(anonymous)的網民,根本沒有接頭和談判的對象,一旦不滿情緒在網上累積和蔓延,要擺平便很困難。這次的意義不在人數多少,而在於「三唔識七」的網民也敢走出來到禮賓府這個高度設防的地方示威,那怕只是一百幾十人,也足夠當權者反思。例如是次示威行動,警方如臨大敵,動用大量警員封路,任何年輕一點的人想過馬路便會被警員包圍,可見政府對於這種「看不見的敵人」的緊張。
      
    網上自發的抗議行動不是新鮮事,早前抗議個別基督教組織、抗議警方處理「鍾亦天案」的手法,以及反對「好戲量」劇團使用旺角行人專用區的手法的行動,皆是由網民發動的。這些抗議行動參與人數不少,但秩序井然,亦收到了引起公眾關注相關議題的效果。
      
    在香港以外的地區,也有新媒體動員抗爭的成功例子,例如中國廈門的「PX事件」,事件中民眾利用網誌、QQ和手機短訊,成功動員了過萬人上街反對一項化工廠項目(內地以「散步」為暗語代表遊行);另外,伊朗大選後大批民眾認為選舉出現舞弊,他們就是透過Twitter突破官方消息封鎖,對內對外發佈最新消息。
      
    就我的觀察, 香港的網絡動員行動通常有以下特色:
      
    • 由醞釀到行動的時間短:對於引發年輕網民不滿的事件,最初在網上討論區出現,同時有人在Facebook建立群組聚集意見相近的網民,對事件的情緒醞釀到某個程度,有的會轉化成真實的行動。
    • 由下而上:在醞釀行動的過程中,網民通常會對於當中的理念和實際安排有不少討論甚至爭論,然後才正式行動,所以很多時候行動的目的、口號、具體安排,由醞釀到行動時都會有不少修正。
    • 難以預測:很多參與這類抗議的人都是自發的,而不是透過個別政黨和團體組織,所以不論對於號召者和政府而言,參與的人數和取態都較難預測(所以申請不反對通知書時要填寫參與人數會有點困難)。
    • 配合新媒體發佈消息:不少例子顯示,在抗議行動醞釀期間,互聯網上會出現好些議題有關的youtube短片、文章和圖片,因為能引發共嗚,而在web 2.0平台如Facebook、網誌、Twitter等廣泛流傳,加速有關行動的消息傳遞。而行動之後,往往會有參與者把行動過程上載,以突破主流媒體對行動的不利報導 (例如今次示威後有人把警察不讓疑似示威者過馬路的短片上載到youtube)。
      
    雖然這種新型式的動員社會運動的力量暫時未必及得上傳統方式(政黨、民間組織加上主流媒體),但其意義不容忽視──這種新興的網絡動員,可以讓傳統的民間團體更有效動員公眾,也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發動抗爭,這一點,相信政府也感覺到其可能的威脅,否則怎會動員數以百計警察把禮賓府周圍封鎖?對於政府來說,早前的網民「倒曾」示威可能是一個開始,其成功與否,見仁見智,不過這事件所反映的網上流傳的民意,政府肯定不應視而不見。
     

    **********************
     
    昨天(9/12/09)e-zone文章出街了,題目是《擁抱自由主義的第四代港人》。因為捨不得cut字數,令編輯排版困難,被迫排得比較密,而且要把幾段縮為三段,真的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