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 Mobile isn't the trend. It's a new era.

     

    (Facebook唸唸碎系列

     

    「流動通訊不是新趨勢,這是一個新時代」

    唔駛講野,自己睇片。

    (http://youtu.be/9GalBu_cEkM)

     

  • 你點樣用你部手提電話?

     

    早陣子看到Tech Crunch一篇文章,討論Nielsen的一份報告[因為有版權的關係,數據和圖表請click去自己睇],裡面指出相比起09年,今年美國電話用戶減少了使用文字訊息,減少了使用通話功能 (除了55歲以上的組別之外)。而最名顯出現這個改變的,是13-17和18-24歲兩個組別。此外,"young adults(年輕成年人,即18-24歲)"組別使用流動數據的人所佔的百分率有顯著增長。

    這些趨勢告訴我們什麼?除了大家可以少些擔心生腦癌之外,我想到幾個「阿媽係女人」的方向:

     

    1. 中低階智能手機市場潛力很大,iPhone對於13-24歲的朋友來說,實在是有點貴。

    2. 和desktop的世界一樣,誰能爭取大眾用戶一開機便上,然後會reload的平台,誰就得天下。在desktop世界,以前是Yahoo!和不同的email平台,最近當然是Facebook了。

    3. 誰能推出smartphone-friendly的操作模式(不論是apps或者是web base介面),誰才能發大嚟攪。

    4. 寫apps成為一個新興產業(這一點其實是阿媽係女人)。

    5. 西瓜靠大邊--消費者只會靠攏多apps的OS,愈多人用的OS就會愈多apps。而且,結果只有三兩隻OS會形成寡頭壟斷。

    6. 智能手機能夠做的東西愈來愈多,包括用手機收聽網上廣播可以取代收音機、手機買戲票、手機睇地圖及生活資訊等。「傳統電話服務」如長途電話、SMS、MMS也會被使用流動數據的服務如Skype和Pingchat等取代,又或者愈來愈平。

    7. 訊息「碎片化」--「碎片化」一字來自三聯生活週刊,講的是因為手機上網的用量和人數愈來愈多,人們愈來愈習慣閱讀短的文字訊息,所以不論報紙、blogs、專題網站也可能要作出調整。

    8. GPS和QR Code應用,對於商業推廣愈來愈重要。

    9. 文字溝通,不論SMS、FB、Twitter和email,將會愈來愈流行。其實不是人人都喜歡常常拿著電話講嘢的(推銷員例外)。

     

    根據小弟日常觀察("裝"人部機做緊咩),Facebook似乎有食正條水的可能--就是它變成了人們使用智能手機時的「次OS」(sub-OS,這個字是我作的),即是人們一開機便會上的東西,在裡面可以做到大部份通訊功能,人們會常常reload的。不信的話,大家多點"裝"人部機看看吧。

     

    最近,手機的神臺老叔父Nokia和智能手機的過氣大佬Microsoft似乎終於醒覺自己在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失去影響力,他們各自推出了新形號機種,想奪回一部份市場咁。市場已經是後起之秀Jimmy仔和樂少的世界了,過氣大佬和叔父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但要加緊努力了。

    相關文章:

    RSS訂閱已死,Facebook資訊興起

     

  • RSS訂閱已死,Facebook資訊興起

     

    什麼是RSS?以下是維基條目的介紹: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簡易資訊聚合)是一種消息來源格式規範,用以發佈經常更新資料的網站,例如部落格文章、新聞、音訊或視訊的網摘。RSS文件(或稱做摘要、網絡摘要、或頻更新,提供到頻道)包含了全文或是節錄的文字,再加上發用者所訂閱之網摘佈資料和授權的元數據。網絡摘要專業層面能夠者自和閱讀網摘的使動地發佈他們的資料,同時也使讀者能更夠定期更新他們喜歡的網站或是聚合不同網站的網摘。RSS摘要可以藉由RSS閱讀器、feed reader或是aggregator等網頁或以桌面為架構的軟件來閱讀。標準的XML檔式可允許資訊在一次發佈後透過不同的程式閱覽。使用者藉由將網摘輸入RSS閱讀器或是用滑鼠點取瀏覽器上指向訂閱程序的RSS小圖示之URI(非通常稱為URL)來訂閱網摘。RSS閱讀器定期檢閱使是否有更新,然後下載給監看用者介面。[全文連結]

    其實睇唔明是正常的。簡單來說,RSS就是一種格式,方便不同的程式或閱讀器抽取文字及圖片資訊。市面上比較多人用的RSS閱讀器是Google Reader,又或者一般瀏覽器附設的閱讀器,即是這個icon:

    RSS雖然叫做"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但其使用者方面的應用一點也不Simple。要把報紙、blogs、網站內容以RSS格式訂閱,要click的制不少,對於一般用戶來說,要click三個制以上,又沒有統一易記得介面和步驟的東西,一定紅不起,頂多只能在熟練的網絡用戶群之間流行起來。你問問身邊常閱讀RSS的人,如無意外應該都是I.T.方面比較熟練的人。

    雖然RSS在用戶端流行不起來,但在content providers(例如bloggers和寫稿人)一方則仍然是一個很好用的技術,事關當他們刊登文章的地方已經不再局限於一個blog,而是會好幾個不同的地方(例如Google Pages, Twitter, 微博, 甚至iPhone/Android/Symbian的apps)同步出現,RSS就是最容易在不同渠道同步發放資訊的技術。

    咪住,唔知什麼是Google Reader?那很正常,因為事實上「最多人用」的閱讀器Google Reader,其實也不是很多人用。早陣子,Google Reader的師父Bloglines結束,就是標誌著RSS訂閱模式之死。有人說這是blogging文化之死,其實不然。死的只是技術和平台,但blogs仍然有生存空間,不過運作模式必須跟隨社交網絡轉變。

    我的結論是,RSS未死,不過它只能在content providers一方繼續發揮功用。以前我們曾經寄予厚望的RSS訂閱模式,已被Facebook的「喜歡(Like)」「分享(Share)」和「動態消息(News Feed)」功能取代,現在最多人用的模式(不是指少數的網絡達人或geek界朋友),就是:

    開電腦-->開Facebook-->睇動態消息(News Feed)-->有過癮或有意思的內容就"Like"或者"Share",讓它出現在朋友的News Feed裡面

    這個”Feed-Like-Share”的過程,簡單容易,只要click兩click便行,不用記什麼RSS訂閱的規則,電腦技術最普通的用戶也做得到。在這種新資訊流通模式下,作為content providers的bloggers朋友/公關公司/NGOs/企業marketing單位,想要得到Facebook網民的注意,就要在這模式上多做功課了。

    Bloggers依舊在,只是平台和技術幾度夕陽紅而已。

     

    相關文章:

    你點樣用你部手提電話?

     

  • iPhone經濟學

     

    在經濟堂教幾個概念,都可用上iPhone4的例子。

     

    交易理論

    所謂的交易,就是不同人心目中某樣物品的價值不同的結果,如果一個人持有一件貨物,有人比他心目中高的價格來買,他們便會成交,而貨物就會由認為那件貨物價值的賣家轉移到認為價值較高的買家手上,這便會為社會創造了福利。就好像以下的例子:

    持有貨物的A君認為貨物值$5

    沒有貨物的B君認為貨物值$10

    假如他們議價後,以$8成交,結果A君得益$3,B君得益$2,社會整體得益$5。

     

    有個朋友早陣子和PXXW的agent傾續約,才知道出一部iPhone 4的月費,比帶機續約的月費平四十元一個月,而且那個iPhone轉手是未必會蝕錢的。於是他用比Apple原價更平的價格出了機($4480, 16GB價),出機之後,四處格價之後,便在先達把它賣了,成交價($5820)。

    為什麼會有這樣便宜的事?這一定要感謝國家了。事緣香港是全球其中一個最早開售iPhone的地方。內地因為審批程序之類比較繁複,所以比香港遲了兩個多月才開售。就在那個內地沒有iPhone出售的真空期,香港的iPhone 4 16G現貨據說炒至上近9000元一部,到了九月尾,內地正式開始發售iPhone,香港收機價便應聲下跌,到了十月,內地iPhone缺貨,加上Apple嚴格限制每人出機的數量,香港的回收價便出現反彈(見圖)。當朋友賣機的時候,就是在這個時候,證明香港的iPhone4仍然有價有市。

     

    需求與供稱分析

    簡單來說價格是由需求與供應決定的,需求增加,會推高價格,供應減少,也會推高價格,反之亦然。這是一般主婦也明白的道理。如果以需求及供應解釋上述的價格變動,學財經演員般事後孔明不是難事:

    • 自八月開始,價格一直下跌,是因為先前訂了機的人陸續出到機再轉手,供應一直增加,於是價格一直下跌。
    • 到了九月初,市面傳出內地即將發售,於是價格應聲下跌,這很可能是因為買方和賣方都預期價格會下跌,於是有機的減價出貨(供應增加),部份潛在買家則持觀望態度(需求減少)。
    • 十月初,Apple收緊每人訂購限制,這令那些傳說中用n張信月卡出n部機的炒家(內地稱為黃牛)入貨困難了(供應減少),而內地銷售網絡缺貨,因為香港的iPhone和內地的iPhone是代替品關係,內地買不到機的消費者又轉向香港市場(需求增加),機價上升,令先達的舖頭願意提高收機價。

    當然,上述都是事後孔明的估計。我曾經跟先達的人傾過計,才知原來回收價每天的升降還會受很多因素左右,例如豐X和百X匯等連鎖店當日有沒有貨。這些資訊,還是只有那些專門做收機的人才會知道,他們從收機賺取利潤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是這些資訊了(有關資訊成本,見「資訊成本」部份)。

     


    (圖:iPhone 4 16GB和32GB的回收價分析,資料來源:iphone4hongkong.blogspot.com)

     

    我到price.com.hk看過,現在香港iPhone4現貨大約賣$6100+,內地消費者來香港買,便是付這個價錢。理論上,如果兩個地方的同一件貨物價格不同,人們便會在低價的地方買入,在高價的地方出售,長遠來說,便會把兩地的價格差異拉平。即是說,中港兩地的iPhone價格應該會愈來愈接近(當然,我指的是市面上炒賣中的價格,而不是Apple官方訂價)。

    不過,為什麼香港的商戶不是直接把一箱又一箱的iPhone運上內地出售?那是因為內地對於水貨電子產品仍然要抽重稅,所以商人不能大批大批的把貨運回內地,只是賺取內地人跑來香港買貴機的利潤。

     

    資訊成本

    好了,既然那麼好賺,為什麼香港人不直接站在先達門口或者上淘寶網,把他們的iPhone以$6100+的價錢賣給內地人?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一般市民找買家不像先達那些舖頭般容易。一個內地消費者來香港買機,會去舖頭還是去讓你找到?讓舖頭賺的$6100-$5800=$300的差價,分分鐘你自己找買家所花的時間成本也補償不了--那是交易成本中的資訊成本(information cost)。而舖頭花錢交租,天天守候買家,那$300就是他們的回報了。

     

    利息

    另外,所謂的利息,其實就是提早消費的代價。什麼是提早消費的代價?舉個例子,如果你想早點買一件貨品但不夠錢,你便要向銀行借錢,而代價就係利息。至於iPhone的例子,可以這樣理解,內地iPhone4正價是$4999,但那是訂購價,一等可能等幾星期。如果要來香港買現貨的話,就要付$6100+,那約$1100的差價便是他們提早幾星期得到現貨的代價,這可以理解為利息--提早消費的代價。

    (網上資料指,內地的iPhone4黃牛價是$5600至$5800,似乎「香港」商店的可靠性仍是值錢的。)

     

    零機價上台的奧秘

    至於為什麼PXXW這些電訊商會咁平的賣機給客戶,而不是把機全數送到先達圖利?

    那是因為手機商為了爭取市場佔有率,會用優惠價向電訊商供應手機,而根據協議,手機商當然是不能把優惠價手機拿去轉售。實際上,世上沒有免費午餐,羊毛當然出自羊身上。手機商以優惠價甚至零機價讓客戶出機上台,當然是計算過每月月費能夠賺取利潤--因為建設電訊網絡早已付出很大筆的固定成本,只要通訊容量未overload,每多一個客上台的邊際成本其實很有限,電訊商當然認為愈多新客愈好,給你一個優惠價出機又何妨?(參考:《大杯星巴克比較划算》吉本佳生)

     

    機會成本

    好了,講完經濟學。你們大概會問,那位朋友把iPhone4賣了,他用什麼呢?

    答案好簡單,他把iPhone賣了,轉用一部平價機就是了。最後,出一條機會成本題:

    第一段說過,假設A君以$4480買了一部iPhone,在他心目中那只值$4000,而市面上的收購價是$5800,假設他沒有能力繞過先達把那機以$6100賣出的話,請問他保留這iPhone的成本是多少?

     

     

     

    後記:

    上述只是一些實證經濟分析。這些日子一直留意著iPhone的「行情」,好地地一部電話,竟然會像股票一樣變成「投資工具」,不得不說是一種有點脫離常識的現象。說到尾,iPhone有得炒,還是多得Apple近乎宗教的魔力,還有一大班一擲千金的信眾,當然,還有內地和香港的電訊及關稅制度差異。

    感謝國家。感謝Steve Jobs。

     

    其實iPhone如此,香港的樓宇也是一樣,在量化寬鬆的情況下,貴一貴都有人落黎買,可是香港的土地不像iPhone,有Apple保證有固定供應。況且,iPhone不像住屋,它不是必須品...

     

     

    延伸閱讀:

    Price.com.hk的iPhone 4報價

    三裏屯店iPhone 4缺貨 中關村水貨趁機漲價 (和訊科技)


  • iPhone4不是我杯茶

    以下內容,可能政治不正確,也可能引起相關系統支持者反感,敬請留意。

     

    是咁的,話說我替miss出了部iPhone。與此同時,我也出了一部,不過是因為知道把機賣掉應該不會蝕錢,可以得到比正常平四十元一個月的出機月費優惠。不過iPhone開盒的同一天,手上的Acer壞了(上兩個月跌過三次,現在才壞是好彩了...)。於是這兩天我可以很專心地替miss攪開機和customize事宜。

    兩天的iPhone使用經驗告訴我,家中那未開箱的iPhone我應該賣了。

    無可否認,iPhone的硬件是state of the art,而其外型設計、市場推廣,甚至用戶群的身份認同建構都做得非常之好,而它的操作介面也是很易上手的。對於女士來說,iPhone是個恩物--外型靚、容易上手、市面上有無數的殼可以買來換、可以很容易地上facebook、有很多得得意意的apps,這些因素成功開發了smartphone的女士藍海市場。

    儘管如此,這兩天的用戶體驗告訴我,iPhone (嚴格來說是iOS)不是我杯茶。我用過Palm OS、Windows Mobile和Android,用iOS感覺不很舒暢。和推友和朋友們討論這種感覺,結論是因為我慣了把Smartphone當電腦來舞,iPhone的設計根本就是要容易上手,而不是給我這種人用的。

    也有朋友說要像我說的那種用法,就要jail break (jb),原來iPhone有很多東西是lock了的,為的是不讓大家「鍾意裝乜就裝乜」,以保護知識版權的角度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就令customize系統的可能性大大減低。不過,這種「可能性」對於很多用戶來說是個負擔。如果我用的是Android,根本就沒有每次有新版iOS就要jb一輪的煩惱。(Android的「root機」跟jb不盡相同,Android的設定自由度大得多了,雖然我也是不亦樂乎地root機的那種人)

    其實我一直都不集慣用Apple的東西,很多年前開始用信用卡送的iPod shuffle,那個iTunes.... 六年來我也覺得很麻煩。我想大概是我的思想一直沒有被Apple教化吧。用慣了Palm、Windows Mobile和Android的我,覺得iOS用得不爽的原因大概跟我不喜歡iTunes的原因一樣吧。

     

    研究了那iPhone兩日,我開始懷念正在修理中既Android機.... 雖然它的硬件不及iPhone,但它只是iPhone的一半價錢,而且操作感覺更良好。公道點說,iPhone俾miss用非常適合,只是那不是我杯茶而已。

    剛剛聽說Android在美國市場的出機市佔率已超越iOS,似乎Android平貴機都殺的「機海戰術」開始奏效(會不會重演PC殺退Apple II的歷史仍有待觀察)。上星期Android market的付費系統開始在香港運作,以後Android用戶也可以像iPhone用戶一樣買apps,這是個令人高興的消息,畢竟有競爭才有進步。

     

     

    後話:經過我循循善誘,miss在很短時間內已經拿握了那東西的大部份功能和一些流動通訊的基本概念,現在她常常拿著那東西查經、睇報紙和FB。忽然間,我覺得自己好似門徙裡面的古天樂...

     

  • Smartphone的真正問題是什麼?

     

     

    當我撰文回應Henry兄的文章的時候,已有切磋的準備,也很高興有切磋的機會,也很高興Henry兄手下留情地寫了這一篇來回應小弟。寫Blog最好玩的莫過於此。

    關於Smartphone的問題,有幾點還是要回應一下。

     

    1. 有關飯煲

    究竟smartphone是飯煲還是快思邏輯飯煲的比喻,我不反對Henry兄的說法。Smartphone有多smart,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是不同的。對於Henry兄口中那些已經能把手機功能用到盡的人(我自己對號入座),Smartphone和一般手機的分別實在大得有如飯煲和瓦煲的分別。這不是對瓦煲使用者不敬,瓦煲煲飯可以很好食。這種比喻對於Henry兄可能太粗淺,不過我始終認為Smartphone增加的功能,肯定不是快思邏輯那種fancy賣點,而是帶來更大方便的真實強項。

    Henry兄和我這邊留言的yychan指的「多餘」功能,多餘與否,那是觀點與角度問題,in the long run,時間會證明一切。


    2. 關於成本

    其實關於電話的問題,在很久之前當我們還是用call機的年代,手機是窮奢極侈的東西。為什麼現在連Henry兄也會用手機呢?原因是手機和其網絡的成本已經大為降低。我不是食米唔知價的消費者,我說Smartphone值得一試,是因為電話本身和流動上網不一定是奢侈品。口講無憑,數據可說明一切。

    首先,Smartphone不等如iPhone,所謂的Smartphone,是包括內地的華為那種定價千幾蚊的手機,那跟一般的Nokia手機其實差不多。Smartphone這東西的市場光譜闊得很,不一定是$5K的奢侈品。

    至於月費問題,現在500MB一個月的數據月費只是$140至$170左右。那只是比起無數據計劃月費貴兩三本雜誌的價錢,假設消費者會因為多了使用手機上網而少看了實物報章雜誌的話,我不認為這是過份的洗費。(如果不是高用量用戶,200MB的計劃也可以,不過差價很少)

    如果要更平的流動上網服務,中移動的$98無限上網(學生$68)plan,雖然是用比3G慢的2.5G網絡,但我用過是可以接受的。那從什麼角度看也不是奢侈品吧?

    我同意Henry兄的地方是有些用戶連自己打算點用、需要點用也未攪消楚,便簽了高用量兼高收費的plan,還買了最貴的型號(即是iPhone),那的確是浪費。這也是我再三指出加入流動上網世界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的需要的原因。


    3. 關於方便

    是否需要方便,我長氣都要講一句是見仁見智。推特上面hkxforce兄說「讓用家不用出門前準備行程,不用帶報紙與書本在身邊等,都是不必需的方便。我雖然不認同 smartphone 是必需品,但我認同它帶來的方便,而且是一種不必要及高消費的方便。」, 觀乎我在上一節的資料,其實那可以不是「高消費的方便」。

    至於Henry兄說那些方便是不是用戶自己「合理化」的問題。我會說,資訊科技的進步,帶來的多方便是不用夾硬合理化,當成本低至可以接受的程度,社會也會很快接受的。在沒有上網的年代,我們找個很簡單的資料也要跑到圖書館查,或者落街買份報紙來看。有了互聯網,我們都上網了,那是不用合理化也看得出的方便。至於流動上網,那只是把在上網變得更方便而已。如果這也算是「自製」需求(自己說服自己有需要)的話,那真的有點兒石丹理了。


    4. Smartphone的真正問題所在

    hkxforce兄說Smartphone令人變懶,我想說其實哪一種帶來方便的新科技不是令人變「懶」的?

    多年間使用流動上網的經驗告訴我,Smartphone的普及和變得愈來愈affordable,真正的魔鬼不是令人變懶,而是會改變我們的認知行為模式。因為Smartphone的普及,我們的生活出現以下的問題:

    • 資訊成癮+資訊超載:由一日check兩次email和FB,每次睇30個訊息,變成一日check15次email和FB,每次睇5個訊息,我們很容易會接收和發放過量資訊
    • 資訊碎片化:因為硬件所限,我們在手機上能夠看的東西不出二三百字,所以所有能夠流行的訊息都要斬件,變得碎片化,結果令需要長篇幅才能解釋得完滿的邏輯和概念變得不受注意,這很有可能會改變我們的閱讀和思維習慣(像我和Henry兄這種切磋,已經會被人覺得是傻的)
    • 專注力衰退:因為上述的閱讀和思維習慣改變,我們愈來愈難安定專注地做一件事,這也許不是由手機開始的,而是從一般辦公室可以上網開始的。不過,手機上網會令這問題高速惡化
    • 替代效應,劣幣驅逐良幣:因為我們多花了時間在手機上那些碎片資訊,能夠或有興趣花在更值得閱讀的書本上的時間便會少了,這種替代效應正在腐蝕學生和大人的閱讀習慣。(當然,如果平時已經不看書,只看八掛雜誌的朋友不會有什麼分別)
     
    因為這種問題,我其實是會安排自己每天都有接觸不到電腦和手機的時間去工作和看書的。我反對把課本完全電子化,就是基於上述原因(加上電子課本不能jot notes劃花這個問題)。
     
     
    總括來說,我想我和Henry兄的分歧只是在於我們心目中的Smartphone的成本和需要。成本方面,我已提供了資料,至於需要方面,in the long run大家可以再討論。
     
     

     

    (Henry兄那邊的阿虫留言說盲目追求Smartphone和各種電器的新款式,對環境會有很大影響。這點我是同意的,不過如果把這問題指向我的道德感和學養,我是隨時ready跟他再詳細討論的。)

     

    延伸閱讀:

    Henry兄:Smart Phone Not Just a Phone:自製需求的消費文化

    我的回應:發現需求?滿足需求? 飯煲 vs Smartphone

     

  • 發現需求?滿足需求? 飯煲 vs Smartphone

     
    1998                                                    2010

    讀無神論者的巴別塔《Smart Phone Not Just a Phone:自製需求的消費文化》有感,所以回應一下。
    .
    「發現需求」的意思是消費者本來有這個需求,而企業發現並生產商品來滿足他們。
     
    「製造需求」的意思是消費者本來沒有這個需求,而企業「說服」他們覺得自己有這個需要。
     
    Smartphone興起,究竟是手機商「發現需求」還是「製造需求」?
     
     
    這只是個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就好像四十年前信興引入樂聲電飯煲一樣,當時人人都是用瓦煲煮飯的,沒有人覺得有「需要」用電飯煲,信興集團用了很久時間來做推廣,令消費者接受用電而不是用火來煲飯。究竟消費者本來有沒有真正的需要由瓦煲轉用電飯煲?
     
    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要問電飯煲滿足了什麼需要?我想那是煲飯不用睇火、不用擔心煲燶的方便。對於以前的主婦來說,睇火和控制火候是她們的天職,買個電飯煲回家是不必要的奢侈品。可是在六七十年代,愈來愈多婦女外出工作,於是一個不用睇火、不用擔心煲燶的電飯煲刪是放工回家快速煮好一餐飯的需要便出現了,她們甚至可以在預備好一碟肉餅,叫家中的阿仔到時到候洗米、放碟肉餅落飯煲、然後「手禁」制,於是阿媽回到家中便已煮好一飯一「食送」。
     
    其實一樣新的科技產品出現(例如當年的電飯煲、今日的smartphone),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必須品還是奢侈品,那是看你是否真的有那種需要。Smartphone和一般電話不同之處,主要是其更強的軟件和硬件,方便使用者上網、處理個人事務和打機。最初的Smartphone是怎樣來的?那是由Palm和電話混合而成的,因為科技進步,人們不用再一手拿電話、一手拿Palm,而且能夠把Palm的功能結合流動通訊(現在的說法是雲端應用)。
     
    這Palm+電話的功能究竟有沒有需要?這個真的見仁見智,我認識有些人用實物的記事本用得很好,有些人用手機上Google Calendar得心應手。
     
    至於上網,那視乎你覺得在屋企和公司以外上網是否帶來更大的方便了。我認識有人是在家中用56K上網的,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比許多人優勝得多;也認識有人是流動辦公達人,他們上網日理萬機,而流動上網的方便,令他們更加貼市,與不上網的人的數碼鴻溝愈來愈大。
     
    至於是否真正需要?(1) 在香港不是人人都住得接近工作處,他們動輒要花兩小時上落班,有部機可以打、可以上網睇新聞check email和FB、可以聽歌或者網台節目,那似乎是件好事;(2) 愈來愈多服務是跟Smartphone而不是跟大電腦的,例如check上畫電影資訊、買戲飛、找食肆,甚至查地圖,這種方便不是出到街賣一本《飲食男女》可以取代的。
     
    如果要有結論的話,我會說是否需要真的見仁見智。最重要的是決定買什麼手機之前,好好想清楚自己需要買那部東東來做什麼、是否負擔得來、有沒有做到同樣功能的更經濟的選擇(不論是手機本身和用量月費)。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流動上網是需要的,上落班時看信報(這個要付三百幾蚊一年,不過至少比買報紙平)明報和蘋果、看New York Times、看中港兩地有文有路的blogs,是興趣也是工作需要,而check email、和FB,是日常社交一部份,至於打機(那些一次玩五至十分鐘的輕鬆games)就真的是為了辛勞工作後輕鬆一下的,出街的時候查食肆和電影,那是節省了不少功夫和時間的功能。至於打電話,我每個月只用三幾百分鐘,算是超低用量,所以Smartphone對我來說不是電話,而是mobile device。
     
    當然,我的例子只適用於自己,純粹供大家參考而已。關於上網,我有一點是要提醒自己的--就是書還是要看,電子書市場仍未普及到可以取代真書的程度(在中文世界簡直是未起步),所以我還是會特別定下一些「無Smartphone」時間,好好閱讀真實的書籍。
     
     
    後記:
    自從Palm Pilot時代,我已經開始用黑白的Palm連住部手機個紅外線上網,不過連線速度太慢所以冇再用。後來到Nokia的non-touch screen的電話上網,到後來的Dopod機,見證住smartphone既普及,其實感覺非常美好。我自認我可能是文中提及的Geek用戶。
     
    延伸閱讀:
    .
  • 社交媒體興起, Bloggers如何定位?

    曾幾何時寫blog是個流行玩意。流行了好幾年之後,似乎寫的人少了,傳統媒體也少了提blog這個字。有人會擔心blogging會像很多網上曾經流行過的東西一樣,流行過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的而且確,寫blog的人是少了,不過仍有不少有心人繼續寫。大家寫blog少了風花雪月(轉了在Twitter、微博和Facebook風花雪月),不過在blog上寫的東西更加專門和認真。

    既然blog少了人寫,那麼bloggers還有沒有存在價值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雖然寫blog的人少了,但blog界以外另一個更大的宇宙正在形成,那就是社交媒體(social media,也有人稱為社會媒體),那是一個包括blog、Facebook、Twitter、微博等等平台的新興媒體概念。在社交媒體規模愈來愈大,滲透率愈來愈高的趨勢之下,bloggers能發揮的空間並沒有縮小,而是愈來愈大,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社交網絡的用戶是會把有意思的內容經Facebook和Twitter轉載開去的,而bloggers正正扮演了提供內容給人們去轉載的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的角色。舉個例子,近年不同的社會事件中(例如高鐵事件),bloggers也扮演了很活躍的角色。

    第二個原因,是很多一直默默耕耘的bloggers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形象,而且在在不同的社交媒體都建立了網絡。他們在網上世界就自己專長的領域而言是有一定的讀者群的,例如美容、親子、I.T.、政治、教育、媒體、藝術等。他們很有可能在各自的社群成為潮流「感染者」,即是有使社群內的人接受某種概念、觀點或產品的能力的人。在前web 2.0時代,社交網絡流行前的暢銷書《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分析過幾個出乎意料的潮流大爆發,指出這種「感染者」正是引爆的重要元素之一,這個理論應用在社交媒體合適不過,而bloggers就是書中提及的「感染者」。

    近年不少品牌和NGOs都會做社交媒體推廣(social media marketing)工作,而作為「感染者」的bloggers就是他們的推廣對象之一,沒有靠品牌開飯包袱的bloggers,隨自己的喜好寫的試用感想,公信力往往比傳統傳媒更好。忽然有個奇想,就是特區政府會否考慮找bloggers做社交媒體推廣呢?不過這個大前提是bloggers真的buy政府想推廣的那一套政策。

    總括而言,雖然bloggers人數似乎少了,但他們其實升了呢,成了社交媒體的資訊提供者,而且影響力隨著社交媒體的成長而擴大。最後,總結一下bloggers升呢的幾個重要元素:

    • 專門化:在專長的範疇繼續認真寫作,建立形象(當然還可以風花說月,不用為專而專)。
    • 建立網絡:在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建立網絡,擴大接觸面,利用RSS把文章在不同的平台自動同步,而且要讓網民能夠把內容分享(share)開去。
    • 誠信:即使接受邀請參與推廣活動,也要做到客觀中肯。

     

    (圖: 平台技術改變,提供資訊的模式也要變。不變的是寫作喜趣的重要性)

     

    [原文刊登於630期《e-zone》,經編輯同意刊登。本文題目及內容略作修改,並加上圖片。]

      

    ********************************************

    後記:

    上文沒有提及的是手機。急速增長的iPhone和Android手機市場,改變了上網的定義。我十分肯定,往後的一兩年內,手機上網的讀者網絡將會愈來愈重要,而能夠做到smartphone-friendly的社交網絡平台則會跑出,以現在的情況來看,Facebook、Twitter和「山寨Twitter」微博會是很強的增長點。作為content provider的bloggers,要做的就是留意那些平台能夠匯集人流,隨時作出相應的變陣。畢竟網上世界,一天都嫌太長。

    不過,還是那一句吧,喜歡寫,便應該繼續寫。選擇平台只是選擇「器具」,真正的內容還是要用心寫的。

  • 手機版Kursk's Bed起動

     

    智能手機愈來愈多人用,而xanga卻完全不smartphone-friendly。於是,我建立了一個專門給智能手機看的版本,裡面有kursk's bed的mobile版、我的Facebook page和Twitter update,右下角的"share"制可把文章share到你的facebook或twitter。大家可以隨時用iPhone或者Android機向小弟指教了。

    手機版網址是:

    http://m.wbx.me/kursk

    在手機browser click這個"http://m.wbx.me/kursk"連結就會見到以下的畫面

     

  • Acer Liquid失敗,香港代理難辭其咎

    09年的時候去過Acer Liquid手機的發佈會,覺得這個產品的硬件規格很不錯,一年前行 768MHz處理器 (以1GHz降頻至768MHz) 的Android機算是很高規格的,而且它的螢幕是480 x 800,也是很高的規格(是HTC主打高級機款Desire的解像度)。當時Acer的標價是三千多元,以當時HTC類似型號要賣四千幾來說,Acer Liquid的價格性能比例是超值的了。

    那時候我想,Acer這樣賣大飽加入Android機的戰場是好事,至少對於其他Android機的品牌造成一點競爭的壓力。事隔大半年,Acer Liquid的規格仍然比得上很多貴價的Android機,但在市場號召力而言,似乎已經人間蒸發。到了六七月的時候,它的標價已經是$2580,那是一個難以想像的低價,仍然沒有什麼人留意到。二千五百元是一個怎樣的價格?現在HTC的入門低價機種 HTC Wildfire,以及PCCW常常想游說客人出機的低階大陸機種華為U Android,硬件規格跟Acer Liquid相距甚遠,但還可以標價三千幾,可見Acer的二千五百是一個如何耐人尋味的低價。

    這個二千幾蚊買回來的Acer Liquid,用了兩個月,感覺不錯,以性能價格比例而言,應該是市面上最優異的。出機時的OS是Android 1.6,後來我刷機升級了2.1,改良了好些bug位,感覺不錯。

    我不是寫鱔稿(那是真金白銀在街舖買回來的),我想寫的,是探討為什麼這樣的一部性能價格比超班的手機不能引市場注意呢?

    我想第一個要負責的,是Acer Hong Kong,他們最初推出這型號的時候,讓CSL One2Free獨家銷售,還要是要上台出機那種。大家都知道One2Free有多受歡迎,讓一間這樣不入流的網絡商綑綁合約銷售,而其他市場佔有率更高的網絡商則完全沒有它的身影,Acer Liquid想好賣都難。後來,它開始在電器零售店出售,可是沒有各大網絡商的綑綁式銷售,它仍然沒有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此外,Acer在市場推廣方面,可說是乏善可陳。我一直也有留意不同智能手機的廣告,但自從去過Acer Liquid的發佈會之後,就幾乎完全沒見過它在任何地方賣過廣告,相比起其他大品牌,這樣的零推廣策略可說是未打先輸。

    另外,Android機最重要的是upgrade,Android用戶都知道Android時不時就會出一次新版本,Acer官方網頁也會推出Liquid專屬的新版本ROM給用戶下載更新。當台灣、歐美、新加坡的Acer官網都推出了更新版本的ROM,偏偏香港Acer就是沒有或者遲到冇人有才推出。而香港的用戶用的是CSL版本的ROM,是不能正常的下載台灣版的ROM來更新的,要更新的話,就要強行執行Admin權限來「刷機」,那對於一般用戶來說,是很麻煩而且有風險火箭科技!

    舉個例說,本來的Acer Liqid 的Android 1.6是有幾個頗嚴重的bug的,後來各地的Acer都推出了更正的ROM,偏偏香港的Acer沒有。之後全世界的Acer都推出了Android 2.1的ROM,而香港Acer則足足慢了兩個月,令香港用戶在討論區上怨聲載道!差劣的口碑一旦形成,在網上找資料的潛在消費者還敢買你的產品嗎?

    總括而言,就算得罪他們也要說,性能不俗的Acer Liquid慘淡收場,是原於Acer Hong Kong錯誤的銷售策略,加上他們不負責任的售後服務造成網上的惡劣口碑。這樣的結局Acer Hong Kong難辭其疚!

    Liquid的後繼機種Liquid E快將推出市場(雖然只是在原有硬體上加了RAM,但規格仍是有不俗的),如果Acer Hong Kong繼續他們原有的做法,我可以肯定Liquid E又會成為電器店的倉底貨。希望他們好好反省。

    參考資料-Acer Liquid規格:

    ‧Qualcomm Snapdragon 8250 768 MHz 處理器
    ‧512 MB ROM / 256 MB RAM
    ‧3.5 吋 26 萬色 TFT 螢幕,480 x 800 pixels
    ‧內建光源感應器
    ‧500 萬像素相機,自動對焦

    (關於Liquid刷機的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內地的討論區,或者在這裡留言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