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11, 2004

  • 新聞一則

    ====================================

      羅范椒芬...發表公開信,就前日與傑出學生以「思考方法」為題的對話,「因用辭不當,引起不少爭議」,向同學們致歉,並希望把發言的上文下理交代。

      羅范椒芬在信中指,她向同學們分析透徹學習的基本要素,除了能解釋事物表象,還要理解背後深層意義,獨立思考和從多角度分析問題。

      她表示,在談到「易地而處」時特別強調,請同學們多運用獨立思考分析問題,不要單看問題表面,而是要探究背後原因。

      她當時舉例指,作為決策者,其實要面對很多困難和種種限制,當時用了「least qualified」(最無資格)來表達同學們不應過分隨意批評特首,而未有從特首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用辭確有不恰當地方」。

      她強調,其用意是希望年輕人能事事多包容、多體諒,以和平方式表達意見,「絕對無意阻止年輕人議事論事」,相反,她當時向傑青指,相信香港年輕人都是理性,亦期望與傑青們保持溝通。

    ======================================

    中一學生也學過的教訓:慎言!不過我想 "least qualified" 這兩字或多或少反映了他的心聲。公民教育呀!公民教育...

    我還記得兩星期前才教學生無論老師、校長或者特首都不一定是對的,要以批判思維去判斷。以後批判思維那部份課程可以刪除了。

Comments (4)

  • she's so shameful.......it's not her first time to speak "carelessly" (according to her own interpretation).

  • 以事論事, 學生尚在汲取人生經驗階段, 易受一小撮聲大夾惡的人蒙蔽 (雖然不少香港人亦然).  羅太只是說出心聲, 只怪這等言論不容於現時香港.  如果出現於人民日報之評論員之口, 則沒有問題.

    特首不一定是對, 民建聯亦然, 民主黨亦然.

  • 在 商 業 電 台 節 目 《 風 波 裡 的 茶 杯 》 中 , 聽 眾 陳 先 生 指 羅 太 才 是 特 區 政 府 下 最 大 的 得 益 者 , 她 反 問 : 「 個 仔 如 果 叫 我 唔 好 食 煙 , 話 對 身 體 唔 好 , 我 鬧 番 佢 轉 頭 , 話 我 畀 飯 你 食 , 你 唔 好 批 評 我 , 咁 得 唔 得 呀 ? 」 中 五 學 生 譚 小 姐 說 , 學 生 接 受 教 育 而 獲 益 , 是 自 己 的 努 力 所 致 , 「 同 董 建 華 畀 幾 多 數 我 無 關 係 。 」

    「 教 育 唔 係 恩 賜 」

    昨 日 外 遊 返 港 的 教 協 會 長 張 文 光 , 批 評 羅 范 椒 芬 所 言 是 反 公 民 教 育 和 反 人 權 , 「 教 育 唔 係 恩 賜 , 係 社 會 責 任 , 唔 可 以 因 此 而 剝 奪 學 生 批 評 政 府 權 利 。 佢 好 似 返 回 封 建 時 代 , 將 教 育 當 作 皇 恩 浩 蕩 。 」

  • 這不是一個交易 - 政府資助教育, 不是用以換取學生們不批評. 羅太好像是對著一班中六七學生的, 不是強迫教育; 否則他對著一班小一至中三的, 他們一句: 政府強迫我接迫教育, 我是不想拿政府資助的. 羅太又可以怎樣了? 我也不明白, 為何中國及香港的官員還以為自是古代的父母官, 只許周官放火, 不許百姓點燈? 我們不是你的奴隸, 是我們付鈔讓你有糧出. 你受薪讓我們批評, 這才是一樁交易.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