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October 2005



  • L 和 D,生日快樂。

    中華民國國慶和重陽,都是大日子呢。

    秋高氣爽,沒有煙霧(smog),真的是一個好日子,大家都好好享受吧。在這種日子肚子痛,算是亂吃東西的一點天譴了。

  • Currently Watching (3) - 樓市怪談

    link

    Xan民評價一般,也許正是如此,無心地做了expectation management,喜出望外,比起「東宮西宮-西九龍皇帝」好得多。

    不用猜,也知道是批判香港地產怪現象。當中有很多東西都令人拍案叫絕,我有想過是不是因為我以前是做房地產,所以才懂笑。不過,當johncoal也說掂的時候,我放心了。

    除了詐騙廣告、浮誇命名、虛偽agent、升市幻覺等等,最深印象的應該是「結婚還結婚,買樓還買樓」的問題。

    當然,還有批判巨型商場加住宅形式規劃,和專殺特色社區的市區重建的部份。胡恩威說建築和規劃,你也猜到會說什麼。當中,當然滲透著我們的urban studies聖經《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

  • Currently Watching (2) - 愛的力量

    三十歲的OL深津繪里(即是我最喜愛的跳躍大搜查線的女主角)工作和感情都一片空白,了無生氣,最大興趣是飲酒和看電視,還買滿了一屋郵購減肥用品。

    在第二集,她說她的沉淪是在三十歲生日那天開始。那天她患了重感冒,整天躺在床上,當她把一大舊紙巾投進垃圾桶時,把垃圾桶打翻,垃圾一地都是。自那一刻起,她放棄了把人生打點得妥妥當當。

    好悲....

    當然,這套劇的主題就是說深津如何在事業和愛情上遇上轉機。基本上自第一集起已猜到大半個故事,不過,單是看深津如何演出這個日本版Bridget Jones已夠好看。

  • Currently Watching (1) - 阿飛正傳

    終於看了,不明白為什麼會劣評如潮。

    老實說,拍攝、美術、表達技巧、演員表現,全都應該收貨,相信1990年的時候,它的風格是劃時代的。

    人們一直都拿「無腳雀仔」來開玩笑,其實故事中的「無腳雀仔」可憐得很。而無腳雀仔,不正是香港嗎?

    唯一不明白的地方是,梁潮偉在幹什麼?或者是,找梁潮偉來幹什麼?

  • 本日問題:阿Sir串錯字

    昨天上中五經濟課時學生舉手說:「阿Sir你串錯字,少左個" L " 。」

    究竟他以為我串錯什麼字?猜中有獎。

  • 童夢奇緣


    因為Sunba介紹而看。

    我想Sunba推介的原因不是劇情或劉華,而是裡面食煙飲酒的教師。林家棟和黃日華兩個教師,放學後會去機鋪打機食煙,為的都是暫時遠離工作和自己的女人。

    他們在逃避嗎?不是。每個人也需要一個洞去休養生息。

    林家棟說:「黎呢度就係唔想有學生見到」。教師的洞無疑要比一般人密實,當然,在酒吧攪攪震被學生見到實在不幸。

    話說回來,這套戲其實不錯,劇情在想像之中,但不失感人之處。人生不能重來,所以更不應拖泥帶水。

  • 又說教

    昨晚喝得多了點,回家倒頭便睡,忘了今早要在早會短講... 卒之臨場用xanga寫過的東西隨意發揮,再套用在學習態度上。bingo,同事們說完全不像爆肚之作。

    ....

    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放工回家會累得進入假死狀態。原來是因為每一節課都是一場表演,踏進課室的虎度門,便要完全忘我,每一句台詞都要充滿信心,三分鐘一小gag,十分鐘大gag,才可保持小孩們對你的興趣,當然,還要有內心戲,一個表情令壞份子知衰。不知為何,真的進了虎度門,心理狀態怎差也會忘我的表演。

    累還累,還是高興。

    ....

    腦裡面和AIA贈品記事簿中要記的東西實在overload了,所以才會忘記早會要短講。今天,星期五,尾二的一節課,竟因為看錯時間表忘了上....

    ....

    花了好些時間,做了些好看好玩的活動教材,為的不只是科主任的欣賞,中間玩過的美工設計、天馬行空,跟打 xanga一樣過癮。信不信由你。

    ....

    繼續和初中生天天光明頂,每一個人文課題也可天南地北,初中真好,沒有公開試壓力。但願他們到了高中還有那份好奇心。

    ....

    下一單job是性教育.... 還要是初中生的兩性相處態度。我棄權了,照搬突破的教材就算。

     

  • 酒佬日記

    HKUGA(港大同學會)攪了個試酒班,我從來未參加過HKUGA的活動,今次純粹因為一個「酒」字,吹雞召集一眾中學同學參加。

    因為johncoal有事要辦,找了tommy,久仰大名,終有機會見面。

    到達會場,一眾人士都是中年人士,沒有什麼social的興趣,跟身旁的唯一一位年輕人士交談,原來在HKU畢業之前是在Cambridge的,竟然還有印上Cambridge logo的個人卡片,好炫!你夠不夠膽印HKU logo在卡片上?

    順帶一提,一位同行的大哥,跟女士握手時「縮都縮唔切」,然後不作聲,果然是好事近,心思行為也保持好事狀態。

    講課的仁兄是中廚的chief instructor,來頭可不小。

    先前看過講酒的書,只是一知半解,人飲我又飲。今次終於有機會有系統地聽書,雖然還是有大量的字不曉得唸,但也算有所得著。

    最開心的時候,當然是試酒環節,sight, smell, tasting,不奕樂乎。三十多人,一人一小口,不知不覺已試了n支酒。

    接近尾聲,今次負責的vice-president先生說我很面善,原來我們是同系畢業的。真巧。

    完場前,收到電話,那是另一個故事。

  • 行山事故有感

     

    如果小弟觀點對任何人有冒犯之處,請指點。

    通常行山出事的人可分為兩類,一是不懂行山的人,二是認為自己行山很棒的人。前者多因經驗不足、裝備不良或不知危險而鑄成大錯;後者多因呈強或自信太強,例如獨自闖險而出事。

    當然有第三類,那是意外,是不幸,不是任何人的問題。

    早前AYP金章出事的男子,究竟因什麼而出事,仍未知道真相,所以只能說句不幸(註1)。不過,以後相信不再有學員夠膽留下隊員休息了,我想,死者的隊員是第一類人吧(金章,唉)。

    行山時遇上有人不適,不可能由他自己顧自己,這是常識,因為不適可以是脫水、中暑、心臟病發的先兆。

    早前失蹤的警察,應該是第二類人吧。兄弟姐妹們,千萬不要獨自行山,山上除了山賊,還有蛇、狗和野豬(註2)。

    有議員說,郊外有手提電話盲點,要電訊公司跟進。唔好玩啦,以前沒有手提的年代,行山的人都死光了嗎?導師有沒有教大家哨子一定要跟身?

    掃除手提電話盲點,除了不合成本效益,浪費用戶金錢,應該還會增加不帶地圖的迷路人士「使用」飛行服務隊的機會。

     

    註1: 童軍墮坡裁死於意外 手機盲點失救 官促增發射站 

    註2: 行山網發消息山友組隊搜索

     

    2013年4月8日後記:

    有老師和他的太太行山時採集野菌,食後出現肝衰竭。希望兩位事主大步檻過。不以隨便食用野生菌類是行山常識ABC,希望這次事件之後,不會再發生同樣悲劇。

    遊郊野公園 採摘小托柄鵝膏菌 吃野菇中毒教師夫婦須換肝

     

  • 還是勿語

    算吧。還是不行了。我投降了。

    已經沒有什麼話說了。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