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March 2006

  • 中五last day


    今天是中五的last day,離開了這個門口,6月尾才會再見。早前tommy兄用了劉美君的<最後一夜>中的「以後未來像個迷」送給他的中七子弟。那麼我送陳潔儀的<心痛>中的幾句給我的中五:


    想著你 還是想到心痛
    期待我做的 將來你都會懂
    有一天 真如果有一天
    但願我還在你記憶中


    最後一天,大家都很聽教,我多想早點完成最後一課來跟你們聊天。

  • 又害怕又渴望

    自小喜歡畫畫。小二那年,花了不少心機畫一條龍船,貼了堂。班中有一位畫畫比我好的同學,他畫的龍船也貼了堂。老師讚賞了我而不是他的畫,我感到不開心,因為我覺得我被讚賞是因為當年我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他畫的比我好卻沒有得到讚賞是因為他不得老師歡心。

    每次被讚賞都覺得不自然,很害怕讚美話是客套話,也害怕是讚賞者的眼光不夠好。

    小六那年,情況倒轉了。我覺得我的畫和作文最好,卻因為我不得老師歡心而被冷待。那時候反而感覺沒什麼,反正那個時候我覺得是他們沒有眼光。那一年,竟然在青年學藝比賽得了作文冠軍,嘩,不得了,是全港冠軍,可是只得到老師一句「好彩」。那時候也沒有什麼不好的感覺,因為我不介意被眼光不夠的人看輕。

    我想我這叫做孤芳自賞吧。

    往後的日子,進了很好的中學和大學,比自己棒的人多的是,得到讚賞的機會很少很少。偶爾得到讚賞,還是感覺怪怪的。

    後來,鬧著玩的寫了和拍了些東西,得到認同,還無厘頭地可以在電視說了十多分鐘瘋話。後來無厘頭地參加文學節,得了個邊緣小獎項。這些跟工作前途無關的東西,某程度上鼓勵了本我的膨脹,原來我是在意讚賞的。

    對於一個辦公室混的公務員來說,那些所謂創意,不是資產而是負累,後來教書,我那些在朋友眼中看來騎尼的興趣和能耐,反而有用。在工作位置,做早會和週會的分享得到讚賞,那些讚賞,我很害怕是出於鼓勵,反而會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說得不夠好,我真的能說出觸動人心的演講嗎?我真的如他們說的嗎?心裡又不安起來。在工作岡位上,我想到的好東西總是在開會以外,上課前一天才無端「標」出來,所以以會議紀錄量度,我應該是個白痴。不過有時無端憑感覺造出來的東西,得到欣賞,又會覺得難為情,覺得自己平日貢獻不太多,而且沒有什麼內涵,沒有資格受讚。

    上課時,由第一年失魂失手失望,到第二年有好的feedback,進入無我狀態的光明頂,練到在自己教會的團契帶查經時大家識笑(當然屬靈的修為仍是膚淺得可怕),我想,稱教書為表演藝術不過份吧。

    由十年前Frontpage寫html上載至Geocities,到現在寫Blog,最初被認為是白痴無聊人,變成通街都係的所謂blogger,還不時得到支持,有時害怕讚賞說話是「禮尚往來」的留言,也害怕只是小圈子圍威喂自己應覺良好,有很多東西害怕。不過,得到一些心裡拜服的大大認同,感覺還是很好。

    寫到這裡,已開始語無倫次。我想,其實我還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吧,對於認同,又害怕又渴望。

    寫在續約又心情愉快的一天。

  • 獨家試愛

    mov

    因為史兄的悲嗚,去了看獨家試愛。

    總括來說,是值得入場看的,如果:

    • 當天是星期二。
    • 你喜歡看Stephy和Pace、
    • 你認為愛情是一鑊粥,或者喜歡看到別人的愛情是一鑊粥、或
    • 你認識史兄。

    總括來說,雖然拍得不夠紮實熟練,不過還是有觸動心靈的地方,尤其看著這一對小夫妻的好日子的時候。不過,這段婚姻好像太過脆弱了,脆弱得令你覺得變成一鑊粥是在所難免的。

    以下人士不應入場觀看:

    • 三十歲以下已婚人士
    • 將會結婚人士
    • 帶著女友的人士
    • 史兄

    對不起,史兄,看到Stephy偷看方力申sms那一段,我真的想起你。

  • 3月24日.晴



    不少學生看過你的書。


    晴朗的一天。


    我會努力工作。


    好好的工作。

  • R.I.P.

    雖然從未見過面,但互相出現在對方的subscription list中,互相留言鼓勵的,就是朋友吧。

    主內的弟兄加同工,主懷安息。

    ==============================================================

    多謝tammylau提點:

    「你們真的不相識嗎?你們都是讀QC, 不是嗎?


    我有問過嘉榆,他也說不認識你,但覺得你寫的東西很好看,所以subscribe了你。

    前陣子,我有print你的xanga給他看。他應該看了。不過,不知會否太長,叫他愈看愈睏?」

    我真的是一個白痴。今天才知道,原來Fisher是我的中學同學,因為沒有看過相,也不知道他的中文姓氏,所以一直當他是網友,我相信他從我的假名也未必想到我是誰。我真的是一個白痴,一個不可救藥的白痴。對不起。

  • 睡至中午十二時,翻熱雪櫃中的東西吃,看了一會書,再睡,睡了一整天,晚上醒來,11個missed calls,餓,煮了麵吃。吃時才想起中午吃的是醉雞,還吃了很多。怪不得那麼睏。一整天不用外出、不用說話、不用思想,幸福的週末。

  • 終於星期五

    終於星期五,今個星期做了以下事情:

    給科主任觀課,為了打開當年實習觀課失手的心結,用同一個課題,同一個極高風險的活動,頭50分鐘也不錯,算是雪了前恥。不過尾20分鐘的精神力量用完了,坐在科主任旁的衰仔玩發呆,事情便有了進步的空間。

    在TVB攝影機前教一課,從未如此緊張過。相信只會出街三兩秒甚至零秒。

    入分入到嘔血,中途發生失卷驚魂,幸好冇事。

    找來一班有趣的學生做展板,做了幾天。

    開會準備下星期的週會。

    開科會研究同學們的考試表現。

    改好所有mock卷,還要祈禱他們正式會考不要一模一樣表現。

    去中學同學的飲宴,一張圓桌,一個記者、一個藍帽子、一個老闆、一個證監會、三個教師、兩個行政人員,當中有七個人已經或即將結婚,還有三個已為人父。餘下兩個單身物體,只有說一句「我去了斷背山」。

    精神瀕臨崩潰的一星期完了。感謝主。

  • 我們跟屍虫有什麼分別?

    【明報專訊】亞洲電視昨日公布,周六晚上7時半將推出特備節目《徐步高事件實錄》,屆時會播放徐步高生前參加問答遊戲節目《百萬富翁》的片段,以及邀請心理專家分析他的人格及心理。有警察組織對亞視做法感憤怒,直斥「有如在傷口上灑鹽、灑毒鹽」。

    播《百萬富翁》片 分析人格心理

    該節目並非新聞部節目,而是由綜藝及資訊科製作,由陳啟泰等主持。亞視副總裁洪璇璇稱,節目中會重播9分鐘《百萬富翁》的片段,除了徐步高外,其妻及在場家人的樣貌均會特別處理。她強調,會「中立報道」,不會加入個人評論。

    洪璇璇解釋,這個構思主要基於事件全城關注,市民有知情權,而剛巧該台亦有一段片。節目中將會重新整理案件資料,加入新聞片段,類似以往SARS等事件的處理。亞視昨日已收到一封觀眾來信表示反對,洪否認節目是欲「發死人財、提高收視及爭取廣告」。

    學者︰滿足公眾興趣而非利益

    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助理教授馮應謙指出,亞視的做法處於「灰色地帶」,以綜藝節目而非新聞節目處理,相信是欲提高收視率。馮說,此案的案情相對清 楚,而當事人(徐)已死,有關節目不會對他造成傷害,因此很難說違反了新聞道德。不過在人情上看,似乎並無考慮到尊重疑犯的問題,而為大眾提供娛樂的題材 還有很多,他質疑是否有這個必要。

    馮認為,亞視的做法是滿足「公眾興趣」(Interest of the public)而非「公眾利益」(Public interest)。不過,亞視作為商業機構,提高收視率亦無可厚非。

  • 好累

  • 估劇情遊戲-真係開估!


    上帝之手

    今次真的開估了。上文講到黑社會大佬殺掉牧師女兒之後,在失敗的縱火案中害死老婆和頭馬,自己也幾乎死掉。到了這個人生交叉位,我想是時候傳福音了。

    縱火的蠱惑仔哭著說自己害死兄弟和很多無辜的人,大佬「鼓勵」他說,不用哭,「傻仔,經過呢單野,你咪有"朵"囉,以後你出黎行就有朵喇」,那位哭哭鬧鬧的蠱惑仔頓時被"empowered"。

    畫面轉到黑社會的大本營,當一班蠱惑仔和一班大佬大吃大喝之際.....

    牧師拿著牛肉刀殺出,一個打十個,斬死大量蠱惑仔!十足野獸刑警中的黃秋生。不是我文字工夫差到沒有在上文交代為何他會這樣做,而是劇中真的沒有交代.....

    後來牧師開始出不敵眾人,他的好兄弟陳惠敏突然殺出,幫手又斬死大量蠱惑仔,讓牧師有機會找黑社會大佬報仇。負傷的牧師當然不夠大佬打,不過卒之還是「邪不能勝正」,死在牧師刀下。

    這時,陳惠敏走出來說替牧師頂包,牧師逃走了.....

    結局字幕說陳慧敏坐n年監,牧師自首,也是坐n年監。

    完。

    這不是一套福音電影。原來是陳慧敏投資的電影(是真的)。

    為了讓大家冷靜地思考一暫時不作評論。我唯一想到的是<買兇拍人>中飾演投資者的陳惠敏亂改戲那一幕。本來可能真的是福音電影,但拍了八成,覺得還是要向野獸刑警致敬,所以改了劇本.....

    連結: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