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7, 2006

  • 竟然去了新光看大戲

    前天看<萬曆十五年>中的崑曲,好像發現了新大陸,碰巧昨天在NOW 39台看了<虎度門>,又窺看了多一點新大陸,於是把心一橫,直接向新大陸出發--新光戲院是也。

    做了近卅年人,丁點兒粵曲知識也沒有,今次去看,因為好奇。

    新光戲院,傳說中的粵曲殿堂,也是老人家的樂園。今次看的是<白蛇傳>,買票之後,特地回家把Wikipedia中關於粵曲和白蛇傳的資料下載到Palm中,邊走邊惡補。

    演出於7:30開始,我於7:31進場時,演出已經開始,而且相信開始了不只一分鐘.....我還以為會好像話劇般等十五分鐘,然後才「奉政府諭,乜乜物物」的。

    新光戲院相信是絕無僅有的有閣樓的大戲院,幾百個位座無虛席,場內所見,百分之九十七觀眾都已年過半百,不過還有八九個少女,一定是陪公公婆婆來的,樣子和心地一樣好呢。

    今晚第一件令小弟吃驚的事,是演出期間,場內觀眾照樣談話,聲浪比得上茶樓。不過,這令我想起Wikipedia說本來粵曲就是在簡陋的戲棚,讓草根百姓咬著蔗蹲著看的,那麼,有一點人聲才是正常,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文化傳承。

    細心聽周圍的叔叔嬸嬸邊看邊說的話,其實全都是評論是次演出的。不要小看這些評論,因為那些叔叔嬸嬸大部份都已看過n個戲班做這個劇目,他們會比較這次的白素貞和方艷芬演的有什麼不同,也會評論演員們的做手唱腔,更會指出故事有什麼改動。對於我這個菜鳥,可說是全天候導賞。老實說,這些討論不算什麼滋擾,反而平添了庶民戲棚的風味。

    說回是次演出,戲班是一個內地的「青年劇團」,所以包括導演在內的所有人
    都很年輕,不知是不是因為這個緣故,有一些動作輕微失手。不過,根據周圍的「導賞」,以主角們的年紀,功力已算很不錯。作為菜鳥的小弟,未懂分好與不好的唱功做手。

    新光和現代的劇院一樣,有字幕設備,方便我這些仍未看到識背台詞的菜鳥。字體比藝術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小,而且是綠色的,這一點KO了藝術中心和文化中心。不過,收音系統明顯不及藝術中心和文化中心,還出了幾次明顯的雜聲。

    故事嘛,其實係中國人都說得出大半,不過結局因為不同年代和省分的印行本而不同。不過今次的結局似乎太偏離主流,就是白素貞被鎮於雷峰塔後,小青苦修十年火系魔法(本來她兩姐妹是水系的,所以有水淹金山寺一節),打倒了法海,破塔放人(蛇)!!

    還有一件令小弟吃驚的事,是半場的附加節目,大家猜一猜是什麼?

    待續,明天開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