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1, 2006
-
網絡維權 vs 網絡侵權
(以後怎麼辦?)
先前兩篇網文(網絡-學生維權的起步點及網絡維權 vs 網絡侵權 - 狗屎女、巴士阿伯、香島)帶出了不少討論,討論內容主要集中在「暴絡暴民現象」是好是壞。
誰有權力?
「網絡暴民」不是指有名的本地blogger網絡暴民,而是指對某些事件反應激烈的網民。近日的例子有巴士阿伯事件中大攪二次創作的網民,以及天水圍香島事件中抱不平的網民。
前文以提過網絡令不少以往處於弱勢的人得以把違反公義的事件公開,接受陽光測試。一如Alvin Toffler於16年前,還未有internet的時代寫的"Powershift : Knowledge, Wealth, and Power at the Edge of the 21st Century"所言,權力不再由武力和天然資源決定,而是由掌握資訊的人決定。不過,那時候世人都擔心權力最後會落在跨國媒體企業之手,因為那時候根本未有internet,更沒有bloggers。
現在誰掌握了資訊?就是像我們這些上網的人。「我們」可以是一個在社區中心用公家電腦的清潔女工,也可以是一個隱閉青年,可是是吳康民,也可以是陳方安生。
好了,現在人人都上網,那麼網上誰人權力大一些?
肯定是最懂得引爆輿論的人,也正正是梁錦松的愛書The Tipping Point所說那些足以「引爆趨勢」的人。誰人懂得引爆輿論?我想大概是以下三樣東西的結合:
1. 能夠發掘議題
2. 有良好的表達能力,這可以是文字或者是影像方面的能力
3. 本身的網絡,也是其影響力的距離關於第一點,其實只要事情本身夠刺激,便會在網上不踁而走,就像巴士阿伯和多次的欺凌事件。不過,一些本身不太刺激的東西,被擅長「惡攪」的網民發掘出來,也會成為網摘頭條,最好的例子是內地的「一個饅頭引發的命案」。
而第二點也許比第一點更重要,現在一個初中生的合成和剪接技術隨時比一個電腦系學生強,做得夠吸引或者夠煽動性的話,把足夠數量的網民引來起哄,便會一發不可收拾。
第三點其實是指一些較受歡迎的資訊集散地,例如高登和獨立媒體,尤其是前者,影響力至少抵得上香港排名尾五份報紙。
網上文革
不少人形容近日一些網絡起哄事件為「文革」,彷彿人人都可以不負責任、不理性地把受批鬥的人摧殘至身敗名列為止。事實是否如此?
如 果我們仔細檢視這些事件,不難發現其實絕大部份人的角色是把三幾樣資訊傳播開去,如果以文革為比喻,就是群眾不停把一兩份大字報抄寫派發,可是他們連喊半 句口號也沒有,只是傳來傳去。於是走來走去,最多聲氣的,大概只是幾個最有名的討論區裡面的三幾十人,其餘的幾十萬網民,不過是在分享資訊。
林尚義怎麼辦?
以 巴士阿伯為例,本來是一段片,因為夠震撼,引來了網民的「二次創作」,最後的版本大約有七個,即是只有七個「創作單位」,之後便是各個討論區和blogs 的討論和評議,起了哄。那位窮兇極惡的阿伯,以及那位呆若木雞的少年,大概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阿叔林尚義,那些把他的影像與巴士阿伯合 成的影片,大概構成了誹謗的民事責任。(參考:「巴士判官」的啟示)
如果九鐵鬼廣告再出現
看 似不可收拾,但是實情未必如此。還記得香港幾次的「不可思議事件」,如銅鑼灣狐仙、女主播林美香出差喪命、九鐵廣告鬧鬼等等,都是以訛傳訛,根本沒有人見 過真相。我想如果那時候有internet,實實在在的材料可以廣傳的話,事情未必會愈傳愈離譜。以林尚義為例,那一段片,看過的人大都會認為那不是他本 人,謠言便會止於有正常智商者。然後,大家都認定不是他,如果我是林尚義,我反而希望那條片愈來愈多人看,那正正是最強的宣傳。
林尚義是傳媒中人,也許真的比較看得開。那麼被欺凌的香島女學生怎麼辦?
香島女同學怎麼辦?
大 家一邊傳播那段片,一邊有不少有心人說那對她傷害更大。設身處地想,如果我是那位女同學,我未必想那段片公開。本來那段片應該只給學校訓導主任看,然後嚴 懲欺凌她的人便算。這又回到internet的光明面和黑暗面問題。如果訓導主任處罰了那幾個男生,而大部份人也不知發生過什麼事的話,那麼這女學生再次 被欺凌的機會非常之大,現在那幾個施虐的人被全世界「點相」,換句話說,是每天受到全校學生的專意,如果再次撒野,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被拍下公諸於世。這 也許反過來制裁到他們又保護了女學生。是好是壞難於一口咬定。
你看老大哥,老大哥看你
不只是欺凌同學的壞份子會被監視。社會上任何一個人也開始被監視,例如買四仔的教師、偷情的有婦之夫、一腳踏兩船的人、瀆職的公職人員,以致前言不對後語的政客,全都受著無數潛在的鏡頭監視。經典小說《1984》中的「老大哥正在看著你」其實已經成為現實,不過老大哥是你,你也被老大哥看著。這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大家可能會認為我是過份樂觀,其實我始終相信只要人數夠多,資訊流動完全不受阻礙,大眾仍有分辦是非的能力和動力。坐在房間裡不用真名所申張的正義幾乎是不需要成本的,既然申張正義那麼容易,我們為什麼一定認為這些坐在房間中的人一定會不負責任地說話,而不是主持公道?
最後怎麼辦?
最 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其實網民都是受著社會禮教影響的人,當我們懂得為著一些事義憤填膺,把不順眼的資訊廣傳的時候,證明我們是有良知,有路見不平拔刀 相助的氣度。可是再推遠一點,還有一些「資訊操守」需要花時間建立。所謂「資訊操守」,應該類似新聞工作者處理資訊的基本操守。這應該是由學校開始教育 吧。(參考: 維權還是公審(二)---權力以外的世界)
延伸閱讀:
- Stand Alone Complex 的迷思 (註:網絡暴民兄竟然能用超難明的「攻殼機動隊」電視版故事來解釋網絡起哄現象,真的是必看奇文)
- 「巴士判官」的啟示
- 維權還是公審(二)---權力以外的世界
- 唱反調(註:教主一針見血的反調)
Comments (8)
很好的文章,立論嚴謹,用詞準確,引經有據,小弟不及。
令我懷疑我是否還寫一篇文章有關網絡暴民問題。
我反而沒有你那麼樂觀,匿名的審判可以後不負責任。
不是對錯的問題,是尺度的問題。
我冇你咁落觀,我仍然認為係網上面0既以訛傳訛有機會會傷害到當事人:
1 有甚麼證據去知悉片段冇影響到兩位當事人呢?如果佢地被人指指點點一兩日,又是否被影響了呢?更進一步0既問題係:我地點解要將一件本來可以平息0既小事再撩大佢,再令兩位當事人0既面目多次地係網上重複出現,再畀唔認識0既人當笑話去笑?
2 「走來走去,最多聲氣的,大概只是幾個最有名的討論區裡面的三幾十人,其餘的幾十萬網民,不過是在分享資訊。」
=> 一0的討論區之外0既人,會唔會因一時之快而係片段中加鹽加醋?又或者縱使係分享資訊,會唔會侵犯到當事人0既私隱?會唔會令當事人產生壓力?依一0的資訊可是其他人0既私事,縱使發生係公共場合,亦都唔代表我地有權將佢地上網。
3 「我想如果那時候有internet,實實在在的材料可以廣傳的話,事情未必會愈傳愈離譜。」
=> 由巴士片段一例,可能真係會有謠言止於智者0既作用,因為有埋當時人0既樣,人地一睇已經知道0個一位唔係阿叔。但對其他野梨講,我就覺得事情未必會咁簡單,譬如一0的淨係有文字或聲音0既謠言?我地如何去立刻知道真相?我地如何去判斷一0的網上材料0既真偽?材料多與準確與否沒有一個必然0既關係,同時我地接收到0既,多數都唔係一手材料,但唔少人往往就會依賴二手材料就下判斷了。文革不是流傳好多資料嗎?當時不少人都當係真咁信。
4 「如果訓導主任處罰了那幾個男生,而大部份人也不知發生過什麼事的話,那麼這女學生再次被欺凌的機會非常之大,現在那幾個施虐的人被全世界「點相」,換句話說,是每天受到全校學生的注意,如果再次撒野,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被拍下公諸於世。」
=> 你背後0既assumption就係佢地有機會重犯,因此就有需要繼續監管佢地。問題就係,0個一0的學生受注意0既程度會唔會太過廣泛?我地如何去決定佢地要受到何種程度0既監管?將佢地0既日記同樣貌公開係監管0既一種嗎?除左警方、校方、家長有監管權之外,全校學生,甚至係一0的完全唔關事0既人都有監管權嗎?如果要畀犯人改過自新0既話,將片段上網0既人有畀機會畀做錯事0既學生改過自新嗎?我唔係話因此而要將事件隱瞞,而係覺得應該要交由一個固有0既機制(警方、校方、家長)去懲處,因為佢地起碼會有量刑0既標準。網民有共同0既量刑標準嗎?
5 「坐在房間裡不用真名所申張的正義幾乎是不需要成本的,既然申張正義那麼容易,我們為什麼一定認為這些坐在房間中的人一定會不負責任地說話,而不是主持公道?」
=> 問題就係每一個人對「正義/錯誤」有不同0既標準,以往我地除左gossip之外,好難將自己0既「正義」伸張,但一上到網就恍惚有左一個渠道將自己0既標準表現出來,而且網絡比gossip威力更大,影響力更無遠弗屆。網民以自己0既標準「負責任地說話,主持公道」,但依一種「負責任、公道」係社會認可0既嗎?有統一0既量刑標準嗎?係「狗屎女」事件中,網民起初都係將自己0既正義伸張,不過事情發展成點呢?
「其實網民都是受著社會禮教影響的人,當我們懂得為著一些事義憤填膺,把不順眼的資訊廣傳的時候,證明我們是有良知,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氣度。 可是再推遠一點,還有一些「資訊操守」需要花時間建立。所謂「資訊操守」,應該類似新聞工作者處理資訊的基本操守。」
對不起, 不敢苟同. 在 X 周刊當道的年代, 傳媒操守備受質疑之際, 不見得網民會超凡脫俗, 比其他人有良知.
至少, 賊喊捉賊的情況, 每天都在網上見到…
工作繁重,給些少時間小弟消化。
整篇文章大抵同意,除了結尾。
「坐在房間裡不用真名所申張的正義幾乎是不需要成本的,既然申張正義那麼容易,我們為什麼一定認為這些坐在房間中的人一定會不負責任地說話,而不是主持公道?」
人是有光明面,也有陰暗面的。既然申張正義不需成本,作惡也一樣。人可以利用網絡主持公道,也可以作惡。
更大的盲點是,主持公道,也可以變成壞事,例如獵巫。
資訊流通,有助於阻止謠言,我不反對。但當人人都相信自己希望見到的東西時,絕對有能力「自我應驗」,我不樂觀。
很高興你來留言 =)
一直有間中看你xanga~ 好像很久了~ 覺得你很實在地存在著一個空間...internet真的很奇妙, 把很多人連在一起
這兩年自己不想再寫什麼. 有點累. 就讓生活流走. 不想讓自己想太多
我現在在等放榜~ 考得不好心裡有數~ 2al+2as都應該係c/d~ 有點惆悵. 也不知道自己想讀什麼想做什麼. 爸媽也不明白我在做什麼. 媽想我出去工作因為家庭經濟面臨困境. 爸想我讀一些起薪點較高的科~ 相對地也比較收得高~ 自己恐怕成績...
每次做決定都好煩惱...
唔知點解講左而樣~哈~
btw, 有無睇過今年al econ macro, 好難~ 我真係唔識~好似無讀過macro咁~唉~
很好的文章, 可以轉載嗎?
想回應一下上一篇entry...我弟也是christian, 但他也看李天命的哲道行者. 心堅, 一切資訊只作參考或思考對象. ^^
to starry:
你說「不知道自己想讀什麼想做什麼」, 橫豎jupas的科已選了, 即管看成績如何再決定。大學讀什麼未必是最重要, 除非你好想入某個專業。
btw, AL Macro Econ, 絕大部份人考完都係R頭, 算罷啦六師弟, 拉curve 0者。
to Elizazaza:
當然沒問題。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