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准我說「有壓力」和「未解決」?
一些學校不准學生說「有壓力」和「未解決」等巴士系用字。為什麼呢?
嘗試從校方角度出發的話,可能有以下理由。
- 學生模仿巴士阿叔說話,即使沒有粗言,形象好像太粗魯,有失斯文。
- 學生一聽到「壓力」、「挑釁」、「解決」等普通不過的中文字,也許大笑一餐,影響學習。
- 「巴士系詞語」太受歡迎,可能令學生無論遇到什麼事也用「巴士字」表達,影響語文水平。
可是那些校「禁言」之前,有沒有考慮過學生說巴士系詞語背後的意義?
我 們必須攪清楚學生說巴士字,是因為他們崇拜巴士阿叔,還是他們覺得巴士阿叔的行為很好笑?當然是後者。學生覺得他在全世界面前出醜得夠「騎呢」,夠好笑, 所以才會模仿,作為平淡校園生活的笑料。情況就好像學生喜歡模仿一些較為「特別」的老師說話,他們也是出於無聊,絕對不是因為他們要向那位老師學習。
他們模仿的,不是他的思考模式,更不是他的行為模式,而是他的語氣而已,純屬說笑,何必太認真?
純粹因為巴士阿叔行為用字太粗俗,而把沒有問題的中性用字也禁絕,很難說得通。更何況,學生每天仍在正經得很的政經時事節目中聽到這些用字,校方又如何解釋電視和電台主持人的說話有問題?
青少年次文化,你越禁,他們說得越開心。要禁,可以考慮像V-煞中的政府,在校園的大小角落安裝收音器,由訓導組12小時監控。
延伸閱讀:
巴士阿叔之通識教育(by 網絡暴民jack)
相關文章:
網絡維權 vs 網絡侵權 - 狗屎女、巴士阿伯、香島
巴士阿叔事件的未解決話題(1)-何時玩完?
巴士阿叔事件的未解決話題(2)-傳統傳媒和網絡民間新聞的關係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