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30, 2006

  • 見報

    「巴士阿叔」為何如此哄動  

    A22 經濟日報 2006-05-29  

    「巴士阿叔」熱潮從香港擴散至國際,觸發空前回響,網民一舉帶動潮流,「巴士阿叔」成了社會探討香港人潛藏性格的材料,也成為香港網絡文化的研究對象,「阿叔」為何有如此力量呢?

    短片反映港人典型性格

    香港著名博客「網絡暴民」向本報說,「巴士阿叔」引起哄動,或許是片中人反映一種香港人的典型性格,不少人對有關行為早已看不過眼,不滿之情在網上
    爆發,碰巧影片有足夠長度,內容豐富,容許「再創作」空間,「我們依靠法律來維持公道,但在網上就衍生出另類維持公道的方式。」

    類似的網絡現象,近年在世界各地出現,套用網絡用語,這件Internet Meme(網絡文化現象),可能只是一場「惡搞」(網絡惡作劇),但這股新興力量,卻令人憂心。

    恐暴民在網絡集結力量

    香港博客「庫斯克」(Kursk)在其網頁批評,網絡興起時,不少人樂觀相信世界從此不一樣;但同時,也有人擔心網絡讓暴民出現前所未有的結集力量,歪理也可大行其道,創造奇異怪象(見表)。

    日本動畫片《攻殼機動隊》中,有名為「Stand Alone
    Complex」(SAC)的概念,指不同人做出近似、看來有組織的活動,這一概念近日由「網絡暴民」再次引述,引起不少討論。「網絡暴民」說,網絡令消
    息能在短時間傳播、聚集民眾力量,每一個「Stand
    Alone」的人連接起來,成為「Complex」。在該套動畫中,這情況更走向偏鋒,網民利用SAC審判企業,並透過綁架及黑客活動達到目的,這會否是
    真實的未來?且拭目以待!

    ﹏﹏﹏﹏﹏﹏﹏﹏﹏﹏﹏﹏﹏﹏﹏﹏﹏﹏

    網絡Meme(文化現象)經典例子 (按:刪除了詳細介紹)

     1. 星戰男孩(Star Wars Kid)

     2. 後舍男生

     3. 孔慶翔(William Hung)

     4. 他約我去迪士尼

     資料來源:本報資料室

    ==================================

    我什麼時候有「批評」過??根本「批評」二字,在那一段報導中是完全不配合的。如果他說是「指出」,文句便會通順得多。

    第二,我沒說過「歪理也可大行其道」或類似言論。

    不過以Kursk的身份見報還是第一次,高興也來不及。少許斷章取義由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