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une 16, 2006

  • 得閒飲茶 - 港女vs港男

    方力申是贛直青年,Viann是典型港女(註: 字義見下文),一個廿幾歲人但十七歲情懷,一個找人來涉時間。[電影宣傳片段]

    「拖下手又男朋友,食下飯又男朋友,咁我咪好唔得閒?」說明了全片主旨。

    戲中使用了CG和超現實手法表達主角心境,例如失意時的枯葉、失戀時的監獄、作為心魔的劉德華、春情勃發時見到的雜技表演等等,玩得不過火位,做到了其喜劇效果....

    算罷啦,分析拍攝手法沒有意思,還是說港女和港男好了。

    港女

    根據香港網絡大辭典(多謝史兄提供資料),「港女」一詞是現今香港的其中一個虛詞。「港女」者,表面上是泛指香港的女人,然而當中又暗指「擁有某種不良特質」的香港女人(全文)。

    劇中的Viann就是一個類似上述港女的人,有點物質主義、喜歡找男人當觀音兵、喜歡,而最重要的,是她覺得自己應該找到好條件的男人,於是看不起其他普通一點的男人。

    不過,劇中的Viann有一個痛處,就是她快將三十。開始擔心自己會就此不再精彩。

    於是,她會考慮方力申,她未必存心當他水泡,只是人也會有軟弱的時候,有時候,要將就一下。

    不少人對所謂的港女嗤之以鼻,網上批鬥港女的貼文和blog不計其數,一些人會狠批港女的缺點,一些人會為香港男少女多而大呼痛快,而且抵毀毒辣字眼無所不用。這就是網絡,而不是森美小儀的架勢堂,不需要政治正確,不喜勿入。

    為什麼一些人會如此痛恨港女?相信是受過港女氣、或者被港女嫌棄過的人吧。

    其實港女已經是一個頗為中性的字眼了,以前這類女性會被指「扮上菜」。扮者,即是假裝;上菜,即是內外條件兼備也。也許有人是「扮」的,但網上貼文最痛恨的,是「以為」自己內外條件兼備,而且可以對追求者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我的生活圈子裡沒有港女。沒有調查,便沒有發言權。我不知道「港女現象」有多普遍,只能說罵港女的現象在網上很普遍。他們為什麼這麼痛恨港女呢?正所謂「牛唔飲水」....

    港男

    至於得閒飲茶裡面的港男,如片中林家棟所講:

    「開心好容易,有工返,有朋友,有酒飲就得」

    Viann問他:

    「咁愛情呢?」

    其實林家棟這種港男,真的頗為常見,有工返,有朋友,有酒飲,有波睇,有波踢,就行了。

    如果加上小龍那一句

    「女呀!!!!!!!!!!!!!!」

    就是港男了。

    不過,港男是否一定要被港女玩?不是吧,有腦的男人不會被人玩的,除非他們享受被玩,甚至玩返轉頭。

    其實電影中段方力申被傷害之後認識的女友,才是最恐怖.... 為免朋友被文字獄所累,暫且不談了。我的好朋友,你要的話我借給你看,但不要跟阿嫂一起看。

    好了,阿根廷之後又有荷蘭,往酒吧會港男了。

    延伸閱讀:史兄的<得閒,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