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December 2006

  • 2006結算

    2006年的最後一個entry,又是時候翻一翻賬簿,結算得失。

    總括而言,2006得失又打個平手。

    由合約轉長工,這個知遇之恩,一定記住。

    工作上的責任心和要負的責任增加了不少,世事很奇怪,越想做好,便越感到不足。不過,整體上工作表現仍是進步了。

    今年大量單身朋友消失,連續兩個月每個週末都去飲,對生活造成了一些影響.... anyway,一世人一次的喜慶事,財政和時間如何緊張都要到。見證最好的朋友們的人生新階段,也不是沒有感動的。

    人長大了,多了自己的想法,朋友亦然,當你的想法跟朋友不同的時候,有人選擇善意但強硬批判,也有人接受分歧,也有人齊物達觀。一年終結之時,真的很想告訴幾位最好的朋友,我就是這樣,道不同也可成為朋友吧。

    今年又開始讀書,上課的日子真的有點睏,不過,既然是公費保送的,也不能有辱單位聲譽。

    個人方面,這裡不寫了,反正寫什麼也會被認定為偽善。我只想說,我在這裡寫什麼是我的自由,我不需要把在酒吧或餐桌跟密友傾談的事在這裡寫,不寫不代表隱瞞,我為什麼要向世界幾億網民公開私生活?

    來年我只想做到四件事:

    改善理財

    讀書

    生活愉快

    工作或個人興趣方面做到至少一件代表作

    祝大家2007健康愉快!

  • 多了生活

    聖誕過後,網絡變得平靜。一些習慣了要上的網站變了Error 404,節省了好些時間,執拾房子,回校工作,重開Civilization IV。後來,還買了一部二手電視。

    少上了網,少了聯繫,卻多了生活。

    07將至,又是決算的時候。

  • 重見天日

    xanga終於重見天日了!

    之前只有這裡可以寫blog...

  • 聖誕節的Deadweight Loss

    體現愛情溫情不計「無謂損失」林行止專欄 (22/12/2006) 
     

     
     把親情和感情成分撇除,送禮在經濟學家眼底成為一門大學問。經濟學家何以要「自找麻煩」,對其來有自、古已有之的送禮活動進行理性冷靜的剖析,皆因逢年
    過節消費者在送禮上花費甚巨,若用不得其所,會造成驚人浪費。以消費大國美國為例,二十一世紀以來,其人民每年在「送禮季節」(感恩節至元旦)的消費達一
    千五百多億(美元.下同),由於經濟持續興旺,美國零售業總會預估今年每名美國人平均在買禮物上用去「近千元」,如此說來,今年的禮物市場消費額豈非近三
    千億!生意這麼大,經濟學家插上一
    手,希望提高送禮的「效率」,便是理所當然了。

      經濟學家對送禮有二點值得大家深思的結論。

     
     其一是,刊於十二月號《消費者研究學報》(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的〈為
    什麼很難猜中受禮對象的偏好〉(意譯,原題太長,讀者可從www.econ.kweuren.ac.be
    網址下載;作者為D. Lerouge及L.
    Warlop),它指出即使送禮者自認對受禮者─論文把禮物授受雙方「濃縮」至家庭成員─的生活習尚及品味十分了解,也會經常買錯禮物,所以如此,主因是
    送禮者購物時受「購物前的成見」(Pre-stored
    information)誤導。換句話說,送禮者對受禮者喜愛什麼,過度自信,結果買下的是送禮者所喜歡而非受禮者鍾意的禮物─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在給小輩
    購買禮物上,你憑自己的喜惡購買,受禮者基於禮貌「笑納」後棄而不用,是很普及可說人人都有的經驗。

     
     其一是,經濟學家早已注意到禮物在受禮者心目中的價值遠遠低於禮物的價格。這即是說,送禮者如用一千元買一件恤衫作禮物,但受禮者認為是充其量值八百元
    ─如他自己購物,最多會出這個價錢,這便形成了所謂「無謂損失」(見華爾頓商學院教授華特傅格爾的〈聖誕節的無謂損失〉〔J. Waldfogel :
    The Deadweight Loss of
    Christmas〕,刊九三年第五期的《美國經濟評論》),根據作者的實證研究,聖誕禮物的平均「無謂損失」為百分之十六?。當然,若加上愛心和親
    情,情況便徹底改觀;事實上,把禮物「金錢化」已不符「送禮禮儀」;通常的情況是,送禮者把禮物的價格標籤清除後才送出,說明了價錢在送禮過程中並不重要
    ─心意才重要。

     對理性人來說,「折現」(送現
    金)最理想;但理性人有人性的一面,而這傾向接受加上感情成分的禮物。送現金對授受雙方效益最大,前者可憑此購買最需要(最喜好)的東西,後者省去行街購
    買的機會成本。可是,這種送禮方法失去節日互贈禮物的意義,因此,在業商的鼓勵下,「禮券」已日漸流行,美國零售業總會估計今年消費者一共購進值二百五十
    億的「禮券」(約為買禮物總消費的十分之一)。送「禮券」對有關各方都有利,授受雙方皆大歡喜,零售商亦得其所哉,因為很多「禮券」持有者遲用,等於發行
    者有利息收益;而由於不能兌現亦不能找回零錢,「禮券」持有者通常會加錢購買價格大於「禮券」面值的東西。「禮券」流行肯定會提高營業額的。 

     大部分人在送禮上用「情」,其效益是無價的;但它造成的「無謂損失」是「有數可計」的。

    ======================================================================

    如題。The damn deadweight loss in my case is nearly 90%, plus 30% negative externality. 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
    Damn
    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
    Damn
    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
    Damn
    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Damn

  • 朋友們,不論你信還是不信耶穌基督,總之聖誕快樂。趁這個長得很的假期,關心你身邊的人。

    Merry Christmas!

  • 從觀塘碼頭到北角碼頭

     
    原來觀塘碼頭仍有街渡前往北角。

    還可以自己走出碼頭外面拍照和釣魚。
    原來兒時人來人往的觀塘碼頭仍可玩味。

     

     
  • 無間傷城

    mov
    (溫馨提示:有少許劇情,不過沒有太大關係)

    傷城擺明車馬不是一套懸疑片,也不是一套雙雄鬥志片,而是一套劇情片。

    傷城一開始便告訴大家兇手是誰,然後再告訴大家犯案手法和動機是什麼。那麼,看什麼好?看的就是一個要欺騙全世界,包括身邊最親和最聰明的人,還有無限的矛盾和內疚。

    喂,乜咁似「無間道」既?

    係呀,說故事手法和拍攝手法都係「無間道」。

    不過,似「無間道」也未必是壞事,至少拍得出「無間道」的功架。

    不過,似乎它做不到「無間道」由頭貫徹到尾的張力(無間道也是一早知道誰是真兇),到了大約70%時間,便要呆看文戲,看基度山(梁朝偉)如何對著爛攤子內心掙扎,等大偵探金田一(城武)走出來告訴大家一早已知的真相,的確有點悶。

    如果是無間fans,也可一看的,畢竟它是聖誕節唯一一套正式的港產片。

  • 網摘 ~ 22-12-06

    關於web

    Gen-X Bloggers (餘弦棧) - 七八十年代出生的bloggers有什麼共通點?

    Page View 將死? (Library Hard) - Page View計算愈來愈不可靠? 怪不得我的sitemeter讀數愈來愈低, 而xanga footprint讀數愈來愈高。

    不要再說RSS (MK) - RSS真的普及了嗎?

    關於世局

    末日誘惑 (張翠容) - 「為甚麼全世界基督徒都在關心中東局勢」

    關於節目

    灣仔光影傳奇 - 利東街(喜帖街)戶外跨媒體投射展覽, 12月13日至1月2日。夜晚6點之後先好去。(見下圖)

    東宮西宮5《2097 Back to the清朝》- 「進念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第一炮」, 1月20至22日、26及27日


    (圖片來源: 自己)

  • 防治醉酒出事須知

    紅酒混拔蘭地 戥穿石頂酒昏迷

    http://hk.news.yahoo.com/061219/12/1yk1v.html

    防治醉酒出事須知:

    切忌空肚飲酒

    切忌溝酒吹,尤其餐酒溝烈酒或有氣酒(包括啤酒)

    當開始覺得個胃頂住的時候,一定要停

    當開始覺得d酒好難入口的時候,都一定要停

    以數量計,不應飲多過兩杯威士忌或一打啤酒

    (資料提供:庫斯克)

  • 徐子淇.謝安琪

    無法顯示錯誤的圖片「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images/20050805-ul-36.jpg」

    很多年前,當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因為太無聊,和妹妹去旺角某間up dup戲院看一套沒太大期望的戲,戲名是「誤人子弟」。

    也許因為沒有期望,所以喜出望外。套戲講一個混咢年青阿Sir、一個老油條同一個勁得代課Miss的故事,攪笑得不落俗套,愛情線又難得令人窩心。

    那個勁得代課Miss就是初出道的徐子淇。差不多十年前,她只是十五歲(!),飾演一個廿歲女教師,得到無話可說。真係好得。好得。

    誤人子弟 (1997) Teaching Sucks! (1997)

    n年後,我做了阿Sir,妹妹做了Miss。「誤人子弟」中關於教書生涯的情節,至今仍是我倆的話題。

    徐子淇,仍然好得。

    p.s.  感謝Alvin_lau提供youtube片段連結及指正

    {}{}{}{}{}{}{}{}{}{}{}{}{}{}{}{}{}{}{}{}{}{}{}{}{}{}{}{}{}{}{}{}{}

    http://www.vv69.com/photos/pic_060545_8.jpg

    年多前,一個叫謝安琪的新人出道,有讀過書(u-grad,好難得),有文化氣息。出道時sell另類形象,頗受自認有口味的bloggers歡迎。

    早陣子,佢有左,爸爸是不紅不黑的張繼聰。然後光明正大地結婚。

    謝安琪有首歌叫「喪婆」,她真的實踐了歌詞,表裡如一,有性格。抵bloggers那麼喜歡她。

    從前阿婆咁樣講過
    踏實正途只得一種咁多
    日後咪行歪走錯 唔係你實捱餓

    入學要做攞獎嗰個
    做事要做大o既公司
    談情要同公子噃 仲要身家夠多

    太過老套實在咪搞我
    要我咁樣過有冇搞錯

    天生我係喪婆 風格太自我
    飄忽本性專搞爆破
    跟感覺做嘢多 方向冇定過
    花款多變冇辦法揣摩
    總之咁大個好清楚 乜叫啱與錯
    會收會放 無謂咁嚕嗦
    好醜我負責孭起所有後果

    延伸閱讀:

    報紙話「兩成(少女)受訪者擔心發生性行為後會懷孕,15%在發生性行為後感到後悔。若意外懷孕,最多受訪者選擇以墮胎解決。

    有BB,成年人還可以「孭起所有後果」,小妹妹們,還是小心一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