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4, 2007
-
百佳, Shame on You!
百佳超級市場網站這樣介紹自己:
百佳為首間超級市場連鎖店推出「新鮮衛生檢定」行動和「至抵精明眼」的「至抵價」保證,一方面確保各類新鮮食品符合至高的衛生安全標準,另一方面則保證所有黃牌貨品都是同區至抵。以「百佳令你‧日日稱心」為企業理念,百佳更為顧客帶來至多驚喜的貨品選擇與及優質顧客服務。
明報24/12/07報導:
報導一百佳強調,在事件上絕無誤導顧客之意,他們正檢討內部程序,確保顧客得到充足產品資訊以作出適當選擇。超級市場百佳發言人表示,已停售有問題的油魚,有市民今早查詢退貨的安排,但暫沒有人要求賠償。
食物安全中心和海關正調查百佳在油魚上的標籤有否誤導或觸犯商品說明條例,不排除作出檢控。
有市民打電話到電台表示,早在去年購買油魚進食後出現腹瀉,曾向百佳投訴;而食環署於上周六才通知百佳收起貨品。
報導二百佳晚上舉行記者會,(食品監控部總經理)張思定出示來自印尼政府的衛生證明,他澄清被指以油魚充當作鱈魚出售的事件,張思定再度致歉,但強調沒有誤導也無意誤誤導市場和消費者。
屈臣士集團發言人在記者會上說,供應商來自印尼,有當地政府的衛生證明文件;使用名稱(鱈魚;codfish)是根據印尼的檢定,而入口證明書是列明是急凍魚扒;印尼政府的檢定證明是表明適宜食用;該證明也獲國際認可;在港發售的油魚也有供應其他市場和超市。
張思定表示,codfish和oilfish(油魚)沒有一致的名稱,當他們知道進一步的資料之後,便在包裝上附上油魚,若只用一個名字,例如油魚,便會和衛生證明書列明的有不同,所以沒有單獨寫上油魚 。
[新聞焦點連結]
厚顏無恥!即使是印尼這個發展中國家存心欺騙,當百佳知道那是油魚而不是鱈魚的時候,只是在包裝袋後面,對,是後面加了「又稱油魚」的字眼,但包裝面仍然大大隻字寫「鱈魚柳 Cod Fillet」,這不是誤導是什麼?
如果Codfish和Oilfish真的那麼難分,那麼生物學那些水蛇春般長的學名起了有何用?百佳的是那門子「至高的衛生安全標準」?
鱈魚:Cod is the common name for the genus Gadus of fish,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Gadidae, and is also used in the common name of a variety of other fishes (根據wikipedia,Oilfish, Ruvettus pretiosus,不是其中之一). [See wikipedia]油魚:The oilfish, Ruvettus pretiosus, is a snake mackerel, the only species in the genus Ruvettus. [See wikipedia]
更多資料可參考fishbase.org,Cod和Oilfish很明顯是兩種不同的魚,百佳的食物專家在哪裡?
更厚顏無恥的是上年有顧客投訴食後不適之後,百佳有沒有立即研究問題出在哪裡?
如 果有,為什麼仍然出售這種會令人不適的魚肉?印尼政府的衛生證明說是鱈魚(Cod),而他們知道那其實是油魚(Oilfish),明知錯誤仍然標示為鱈魚 柳出售?還要厚顏無恥地宣稱只是照跟印尼政府的衛生證明標籤,這不是存心誤導是什麼?還睜著眼說什麼「無意誤誤導」的廢話?
Comments (11)
家住港島(燈)供長實樓, 電視機電腦係豐澤買, 衛生用品屈臣氏, 手機固網寬頻不出和記電盈(反正父子) 其他日用消耗靠百佳, 如果再係以上各集團打工, 就perfect了
醫(!)食住(not行yet)李嘉誠, 冇得你怨
捐款給hku遭非議, 壟斷公用事業, 貴樓價, 都仲有得開脫
但是賣爛樓賣垃圾魚, 有良心的人斷不會容忍如此魚目混珠的經營手法, 因為誠信是營商的基礎; 可惜百佳到今天仍然想盡辦法詭辯, 是否代表了這間超級市場甚至長和系早已敗絮其中, 爛到入心?
如果話自己一時不慎,誤把馮京作馬涼,將印尼既文件照抄一次黎賣,仲可以被原諒。
明知衰左,仲講咁多野做乜﹖同D學生死唔認錯一模一樣。
不過,話說回來,油魚並非不可吃,而是多吃了會出問題。所以嚴格來說也不算「衛生安全」問題,而是標籤不實、欺騙的問題。
(如果寫明油魚,就不可能賣得貴了)
should be *shame on you
thx jam! 好明顯的typo mistake...
方兄, 佢響記招仲係揸住張印尼文件... 欺騙比不夠安全更大問題,那是涉及誠信的問題。
bigbrother & jactkwn, 我一直冇提個它闆名。我假設呢個係百佳管理層既責任。
逢商必奸
管理層向股東負責...
我是寧願花多點時間和錢去幫襯下面的街市也不想幫襯那個superstore. 等街市關門了, 李嘉誠把報紙也買下來, 百佳的管理層就連解釋也不需要了
見到此事, 要珍惜傳媒, 人家廣州說是食物安全是傳媒誇大引起恐慌的. 你看, 近來正是其一.
看見他祭個西人張思定出來,直覺覺得是想運用香港人潛意識裡的「西人=公平公正公開=誠信專業」的謬論來讓自己的謬論成立。
要是此事在內地發生,便會因「要建設和諧社會」而給壓下反對聲音了。
這裡用了老師的文章作延伸閱讀:《百佳犯錯瞞天過海,市民無辜備受誤導》
過去有市政局, 還有幾個議員去追究
現在是食環署, "扮聽唔到"
終於體會當年為什麼要殺局了
我家人沒有中招,但百佳今次真係衰到同大陸同胞售賣劣等產品沒有多大分別.........真係無品!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