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知我「冇得揀」,我知曾氏一定「有得做呢份工」。不過我還是跑回家看特首選舉答問大會。
這是香港的第一次,我們明知這是死馬,但大家至少有一隻死馬當作活馬醫。今次醫不好,至少有了第一次經驗。有了第一次,便有要第二次的主觀願望。
我不是說有了這個辯論,香港將來一定民主自由人人平等。事實上,這個答問大會形式不倫不類、發問者不知所云、時間短得離譜、候選人沒有辯論的時間,根本是一場A貨答問大會。不過,這始終是第一次全港市民在電視看到特首候選人回答治港理念方針問題。有了第一次,我們便有理由爭取下一次有一隻更像活馬的馬,一場像樣的辯論,一場真正的選舉。
說回那個所謂的答問大會,兩個候選人表現都不太好,面容緊張,偶爾失言,說明了香港還未出現高段數政客。不過,我們根本沒有訓練高段數政客的政治環境。
梁家傑多次挑戰曾蔭權在普選方面的立場,曾氏用軟皮蛇式回應,一副不用理你的姿態。說來說去都是說會跟中央傾,完全沒有個人立場。看在市民眼裡,他成了一個完全沒有腰骨的行政官,只是中央駐港總督一名。
至於梁家傑說經濟議題的時候,顯得有點空洞,不過那不是他的campaign重點。他根本不是來執政的,作為突顯制度荒謬性的唐吉訶德,梁已做得差不多了。
梁的左傾政綱,的確未必完全是香港人那杯茶。不過,他說到香港政策的確正在向某財團傾斜,又的確是大家心目的那隻鬼。看到曾蔭權,想到我們不斷消失的社區經濟、地方特色、小本經營、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科幻片式的財團包辦衣食住行的倒模城市,心寒了一寒。
梁的最後一番說話完成了他的唐吉訶德角色。他說「黃大仙張伯的故事」--當他探張伯時,張伯希望有生之年可投他一票,他將會爭取2012年普選。
梁的眼神表情語氣,的確觸動人心。作為唐吉訶德,他勝出了,他在電視上對普幾百萬市民說明了他們在看選舉馬騮戲的可悲事實,挑起了香港嚮往民主選舉的人的悲情。香港人會記得那一刻。
曾蔭權說會在下一任期內「解決」「普選問題」,他祝我們好運。我們不要祝自己好運,我們要自己爭取命運。
後記:梁的那句「有得揀,先至係老闆。香港人要做老闆,就一定要有得揀」有點像一個爛gag。幸好他後面說的話說得像樣。
technorati tag: hongkong | 特首選舉 | 梁家傑 | 曾蔭權 | 香港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