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10, 2007

  • xanga中的青少年次文化

    上一篇提到xanga是青少年最常用的網上交流平台。根據平日和學生接觸和大量閱讀不同學校學生的xanga所知,幾乎每個中學生也有xanga戶口,而不少人每天也有在xanga寫字的習慣。

    因為幾十萬學生幾乎每天都在寫xanga,xanga其實儲藏了大量有關青少年日常生活、流行用語、潮流、見解的資料,可說是研究青少年次文化的寶庫。


    什麼是青少年次文化?

    簡單而言,次文化是因階級、信仰、方言群、年齡群不同使思想和行為產生差異的結果,不同族群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念、道德標準、行為習慣、應用技術等,從而成某個小圈子特有的生活方式,產生了不同群體的「次文化」。(鄭之灝,2005)

    青少年次文化就是青少年圈子形成的獨特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種獨特性是相對於社會主流而言的。

    Sebald(1984)對青少年次文化提出八項重要內涵:
    1.獨特之價值與規範。認同於成人又不同於成人及兒童。
    2.特殊之暗語。
    3.易受大眾傳播之影響。
    4.注重流行風尚。
    5.重視同儕歸屬。
    6.特定身分標準,不同於社會之標準。
    7.同儕支持。
    8.滿足特殊需求,如犯罪或脫序次文化。( 曾慶玉、黃正瑋、潘盈達、陳為謙,2004)

    本文將以Sebald的八項內涵為框架,引用xanga作材料,檢視香港的青少年次文化。


    兩個例子

    我找來了兩個較為典型(就本人觀察而言)的香港青少年xanga,取自xanga首頁顯示的最多人回應(comment)的兩篇中文xanga文章,節錄如下。

    第一篇:

    treetrunk_64

    7點3起左身.整野8點出門口.去搵莉莉.有點不偷快的事情發生了.
    不過吾堅要嚕.有我最親愛既莉莉系度^3^2日冇見.掛死你拉!
    then陪我去左seven買野食sin.買左香口膠sin.驚一陣搭吾到車.
    返到學校.去返我最愛既2c班.大家h0.haha橙橙大聲問我仲有冇事.
    haha有^3^甘會點sin?xd then就同莉莉傾計.同左佢坐拉!
    又同卡軒同埋毛毛一齊傾計!睇d [xhuhjkhjknk]既野.兒童不宜naaa'}
    xd then傾左某某某某某某xd' 呵呵=] 8點9出左去搭車.上車同莉莉傾計.

    第二篇:

    raymond11018

    開心的1天xDD

    遲左起身呢今日="=...

    上堂...無聊+悶.....

    等左好耐終於放lunch xDDD...

    LUNCH完左上電腦跟住放學*V*...

    正式入左足球校隊*v*.....今日要練波..

    練得唔錯..有人練到個頸爆=.="...6點鐘番屋企...

    冇咩嘢好打/-...

    p.s:::留cm喔*333*

    p.s.s:::星期5又黎喇*V*

    p.s.s.s我要增高!!!!!

    p.s.s.s.s:::路過,,,唔介意既,,join呢個blogring丫=]

                         ***wE ♥LoVE♥ 腥架

                  http://www.xanga.com/groups/group.aspx?id=2430974

    兩篇文字都有一些共通點,例如:

    • 使用口語
    • 使用非正統用字或暗語
    • 使用符號及圖案
    • 內容圍繞校園生活及朋友,以及個人感受
    • 有大量留言(第一篇:47個,,第二篇:85個留言),不少留言是打招呼和問候

    而第二篇加入了自動播放的背景音樂。

    如果用Sebald的青少年次文化內涵分析這兩篇xanga,不難發現其吻合之處。


    歸屬感 vs 不滿

    青少年xanga中不難發現青少年的獨特價值與規範,可能既認同於成人,例如上文中學生對班級和校隊的歸屬感。不過,青少年的價值與規範,不會完全跟學校一致,不少青少年會在其xanga中咒罵教師,或者表達對課程、校規、教師做法的不滿。


    火星文及偶像相片

    青少年的xanga多含有大量暗語及有特別意思的符號(在香港和台灣被稱為火星文),例如第一篇中的「[xhuhjkhjknk]既野」。不少青少年xanga使用偶像歌手相片作為profile圖片和背景圖片,同時,而背景音樂亦為流行曲。可見大眾傳播之影響,以及青少年對流行風尚的注重。

    不過,根據觀察,越高年級的學生,越少使用火星文而多用語體文。內容方面,會傾向多談日常生活以外的事情。可以說作者年紀越大,內容越像成年人的blog。

    建立圈子

    青少年極重視同儕歸屬,因為不少學校皆會對xanga中的偏激言論作出干預,青少年越來越傾向利用xanga中的friend lock、protected post功能建立私密圈子,不受外界,尤其是校方騷擾。另外,xanga的blogring功能,令青少年能夠建立以學校、班別、課外活動等為單位的較開放圈子,這些開放式的圈子內部,通常有頻繁交流。

    雙面人

    不少學生在學校的形象跟其在xanga中的相片形象完全不同,而其xanga內容也跟平日的表達方式大相徑庭,他們在xanga上表現特定身分標準,不同於社會(學校理想)之標準。

    留CM俾我

    同儕支持--相信這是青少年使用xanga的最重要原因。青少年在xanga表達個人感受的時候,往往得到朋友的留言鼓勵,這為作者帶來了充權作用(empowerment),有助他們面對問題。當然,在某些情況下,大量支持留言可能令作者更固執於負面思想或對某事情的誤解。

    自由空間 vs 脫序

    對於不少青少年來說,能夠不受校方管控的封閉或xanga圈子是一個完全自由的表達空間,他們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個人感受,也能夠與友儕交流,得到充權。這無疑是對抒解抑鬱和壓力有幫助。正因為這個空間不受成人世界約束,又能極之有效地促進交流,他們的次文化能夠不受干擾地反映在xanga世界。

    不過,xanga世界是否不受成年人世界干擾?我們在xanga見到的,是不會被校方「注意」的青少年次文化。至於罵教師、學校、同學的,只會出現在密封的圈子內,是我們看不到的。這也是次文化內涵的最後一項--脫序次文化。反叛權威、愈禁愈講的脫序次文化,已在網上形成,其影響力比以往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相對於其他在現實世界的脫序次文化如自殘、濫藥、沉迷打機等,其實並不會帶來嚴重後果。

    總結:不要妖魔化

    成年人世界通常對於青少年次文化持反對態度,更甚者更會將青少年次文化的表現妖魔化,xanga便是一個名顯例子--一些學校會因為學生在xanga的言論向學生施加壓力。我不反對學校處理學生網上的攻擊性或冒犯言論,不過若果學校對網上言論過於敏感而作出不合理管制的時候,只會令學生把所有言論收藏到protected posts裡面,斷絕了教師了解學生想法和與學生溝通的機會。早前有學校禁止學生寫xanga,更是因噎廢食,本末倒置的做法。

    社會大眾其實跟學校一樣,把xanga或blog當作外星文明,持輕蔑、獵奇或敵視態度面對的話,例如早前報紙把十二歲女孩在xanga說要殺死父親的新聞大加炒作,只會加深與青少年的距離,也加強了本來能夠在網上透過寫作宣洩的負面情緒加劇,無助解決問題。

    青少年有青少年的次文化,成人有成人以族群、信仰、階級劃分的次文化,研究青少年次文化的目的不是獵奇或找碴,而是了解他們的需要,幫助他們成長。在xanga看到的青少年次文化如喜歡互相留言支持、喜歡偶像、寫火星文、議論學校、訴說愛情煩惱,其實是正常不過的生活內容,我們無須大驚小怪。

    青少年因xanga而多了寫作,更是值得鼓勵,問題是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是否只滿足於淺薄的表達手法,能否進步至能夠用較佳的寫作技巧表達想法。這相信是教育界和家長應該思考的問題。

    最後,我不是說青少年在xanga做什麼也可以,例如語言暴力、誹謗、歧視等問題,是必須正視的,不過校方和家長在處理的時候必須小心分辨什麼是一定不能接受的,什麼屬於言論自由。舉個例子,如果學生不滿某某教師的表現,在xanga批評他的教學,當中不涉及人身攻擊,學校應該如何處理(或者是應不應該處理)?


    參考:


    青少年心理學小組報告--青少年次文化 (曾慶玉、黃正瑋、潘盈達、陳為謙)
    http://green.lins.fju.edu.tw/~st487213/asc.htm#_ftn1

    青少年次文化與潮流 (鄭之)
    http://www.hkcss.org.hk/cy/3A-2.pdf

    [聲明:本人已得到上述兩篇xanga文章的作者同意轉載。為尊重作者同意轉載的心意,請不要在comment批判兩位青少年的xanga內容。]

    technorati tag: | | |

Comments (14)

  • 『我們在xanga見到的,是不會被校方「注意」的青少年次文化。』

    我校同學的xanga並非完全『無王管』的,因為學校訓導組的老師會瀏覽我們的xanga。曾經一次有同學在xanga用粗口『問候』某訓導老師,大數其不是。該訓導老師發現後便『送』了他一個缺點。

    『火星文』一族
    cham

  • 此外,我發現不少青少年xanga不希望公開發放圖片到Photo xanga中,通常十分喜歡採用其他「模組」,例如silde功能。相反很少人採用flickr及Photo xanga功能(不知道他們是否不知道有xanga uploader此功能),反映青少年xanga基本上好少善用xanga資源,只是依靠某個xanga教學網站得知。

    (即使該教學網站實際上只是教users如何「扮靚」xanga)

  • 回應championcat:那位訓導老師沒有給予你們網上應有的自由,其因您的同學在xanga用粗口鬧他而記那同學缺點的行為亦不恰當,換著是我,我亦不會退讓地寫自己的文章。但我亦希望透過您提醒那同學,不要胡亂用粗口問候老師,除非訓導主任做過一些罪不容恕的事,不然,這其實是有違尊師重道的,您認同嗎?

  • [轉:朋友xanga內容]

    ***

    觀察xanga了一陣子, 十居其九的日誌都差不多, 離不開一定的格式, 試偽造一篇.

    今日上中史堂時好眼訓呀, 不過亞sir話下星期要測, 唯有死頂, 唉... 多數都肥!
    同路比, lemon去旺角食飯, kit去左拍拖唔join我地, 嬲呀~ 有異性冇人性, 哈哈, 講笑咋.....
    多謝肥華送我地...
    亞爸o係大陸返左黎, 唔食飯要去開會, 又嘈... 唉, 好煩呀!!!
    訓覺!!! (好彩仲有bb陪我~ 開心)

    (2分03秒完成)

  • 學校好像一直有瀏覽join了學校blogring的xg,所以很多人都quit了

  • To kursk:

    在我中二的時候(就是當年icq大熱的時候),已經有學校干涉學生的網上言論。

    To cynicle:

    只要不用真名,學校可以怎麼辦?就算用真名,跟學校說有人嫁禍就可以,反正學校沒有能力證明誰是blog主

    To bigbrother1984:

    你朋友寫得真傳神 ^_^

  • talking about how schools see this online community... when i was in form 7, the IT department suddenly decided to block xanga but unblock msn. we boarders were very confused about why they made such a move, because we've been using xanga for years and msn's always been blocked as people spend too much time on it during school time. we only got an explanation for blocking xanga months later, saying it contains too much pornography and there's been death threats. we were furious because we seldom came across such material and we certainly werent one of those people who publish offensive stuff. about sixty of us raised our concerns but the headmaster did nothing apart from promising he'd look into it. i just think the more they suppressed us and delayed talking about the issue, the greater the misunderstanding would be...

  • Re cebi:

    最近本人就讀的學校也有干涉學生的網上瀏覽,例如禁止學生瀏覽Youtube及flickr,在Yahoo Search也全面禁止搜索xanga一詞,可見xanga給人感覺十分負面。

  • 扂眕?綎婓怢ㄛ?笢汜枅掝鋒勘湖ㄛ??翋奻鎚?online game?請華殿ㄛ磐彆?翋?ㄗ?ㄘ褒伎掀笢珨?汜侚﹝殿善苺摽ㄛ饒?汜掩??賸珨?湮綎ㄛ埻秪☆鋒奻侚?翋★ㄝㄝㄝㄝ

    肮斕琌xanga燊ㄛ硐?晞up狟ㄝㄝㄝ慇慇慇

  • kursk兄寫得好。呢篇文可以用來做pop cult的optional readings haha~~~

    subculture總是很難逃過被妖魔化的命運......不過妖魔化後所帶來的social control是比妖魔化本身更嚴重的問題
    (雖然xanga未必有這種問題)

  • 當blogger大力抨擊xanga,使用它的青少年根本從沒有理會過甚麼是真正的blog,對於他們,xanga只是流水式的日記,並沒有其他。他們甚至不知道甚麼是flickr,不會知道bloggers愛用甚麼tools,只知道甚麼是slide甚麼是photobucket,因為他們大多數頂多只會讀自己偶像的blog。但看看現在流行的名人blog,尤其是歌星的blog,很多時都一樣只採用了流水記帳式的寫日記形式寫作。

    其實青少年小圈子形式使用xanga的原因只是想保護自己而已。因為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曾被盜用身份、相片,被冒充的感覺並不好受。而且就是因為xanga在於我們來說是日記,對象只是朋友,所以才用上了xanga lock, vistor trackbacker,就像為家中那本日記簿子上鎖一樣。當然有些同學是為了避開老師的瀏覽。

    也許大肆抨擊的blogger是介懷xanga以weblog自居,但我們用xanga跟一眾blogger的性質迴異,所以個人愚見認為根本無需比較。正如爬格子的與畫漫畫的多年來也可以河水井水不相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iNG_1990
    在我看來,我的朋友們多數是使用slide放在header作為相片展示,內文則多用xanga的uploader。
    不過對於我瀏覽過的XANGA,在版面安排上最令人咋舌的是把大量的Aviator 放到HEADER和SIDEBAR,加上大量的JAVA SCRIPT,加重了網頁下載的負荷也不方面閱讀。幸好這些問題已經減輕了,因為很多XANGA USER都希望自己的xanga可以load得快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rianlu1026
    謝謝你的提醒。我也十分認同尊師重道的觀念,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討厭別人說粗言穢語,師妹們也不會在我面前說(當然我希望她們能完全戒掉)可惜那個同學我並不認識,我也只是透過其他師妹的轉述才得知。
    至於對『網上應有的自由』,就涉及了自由的背後的義務及責任。正如有言論自由不代表可以作出誹謗,要得到人生自由就先要守法一樣。而且我深信學校瀏覽同學的xanga,出發點也是為了學生。我校的其中一個師妹把失戀的傷痛寫在xanga,班主任看到,得知其近日無心向學的原因,便對她加以輔導及鼓勵,所以老師的瀏覽未必一定的負面的,反而可以拉近師生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ursk:
    在你的xanga留了很長的言,希望你不要介意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nowrap>
    <TBODY>
    <TR style="FONT-SIZE: smaller">
    <TD noWrap>::: CHAM :::
    <TD noWrap> 

  • 「也許大肆抨擊的blogger是介懷xanga以weblog自居,但我們用xanga跟一眾blogger的性質迴異,所以個人愚見認為根本無需比較。正如爬格子的與畫漫畫的多年來也可以河水井水不相犯。」

    Championcat,這一點我不能認同,因為這又跌入了「BSP(Blog Service Provider)先決」的Blog Definition窠臼之中。

    另外,就算學生在網上對某些老師、學校人事表示不滿,也不代表學校應該採取甚麼措施。就那件訓導老師事件來說,如果我是那名當事老師,我只會找那位同學出來私底下跟他談,讓他知道隨意以粗口辱罵別人是很不禮貌的做法──除非老師本身做了很不合理的行為。否則在社會層面上看這也不犯法,為甚麼在學校倒犯法了?除非證明該學生的言論可以構成誹謗,到時才記他缺點不遲。

    而校方瀏覽學生的Xanga,出發點如果是真的想拉近師生關係,又何苦使用學校的權力機制製造階級矛盾?道德的標準是一個目標和一個參考,一種思考的規矩和道義,而不是州官放火式的管制。

  • hystericireul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想說的,是很多青少年並沒有把自己的xanga當作是blog……
    讓我舉一個例子表明我的意思吧:
    藝術用品的產商可以把出品的畫筆標榜成為高級的藝術用品,但他不能確保所有的購買者都是真正懂得藝術的。即使購買者大多只是懂胡亂塗鴉的人,產商也不能禁止他們購買,而且即使產商去迎合大眾的口味改良產品也是無可厚非的。其他的藝術家不會、也不必僅僅因為大多數購買者是胡亂塗鴉而排斥該產品,或抨擊胡亂塗鴉者的作品,因為那些人並沒有想過要跟藝術作品比較,他們只是在市面上選擇了一種自己偏好的工具,做他們喜歡作的事。

    『否則在社會層面上看這也不犯法,為甚麼在學校倒犯法了?除非證明該學生的言論可以構成誹謗,到時才記他缺點不遲。』
    我跟你的看法不一樣,很多時,學校的規則都跟法律不同,就我校來說,在校內說粗口本身也是犯了規。至於當老師能證明該學生的言論可以構成誹謗,老師可以作的就不只是記缺點了。(當然,那並不代表我主張因而告上法庭。)
    合法不代表合禮。學校從來除了教育學生書本上的知識,也重視道德教育。雖然道德沒有名確的標準,但若果連學校都不規範學生的行為,學生跳到社會的大染缸後就更沒可能進行道德教育了。況且,教育本身不就是理想化的追求嗎?
    我深信那學生應該不只一次在xanga上寫上粗言穢。語面對不當的行為,對於不同的老師,處理手法也自然有所不同,『記缺點』這個結果到底是那個老師的個人決定,還是整個訓導組的相討成果,沒有學生知道。而且我們知道的是這個殺一警百的行動的確奏效。當然也不能排除有人陽奉陰違,因為所有的政策也存在灰色地帶。

    另外,我只是說老師的瀏覽有些時候能拉近師生關係,並不是指這個是他們瀏覽的出發點。也許是我思想簡單吧,我認為老師瀏覽學生的xanga,未必出於拉近師生關係,但也未必出於監察學生的網上行為,反而只是出於好奇心。甚麼懲罰、問候等等,都只是作為『老師』看到學生所寫的『特別』內容而作出的本能反應而已。正如很多老師看到學生在街上行為不檢,不論他是否身穿校服,也會上前指正、甚至訓斥。而看見學生身穿校服在機舖內,也會訓話甚至予以懲罰。難道這些行動又是不當的嗎?也許是『網絡』給人的感覺是自由的空間,但面對它,跟面對真實世界所應有的義務與責任根本沒有分別。自律是任何人都應該知道的。

  • <a href="http://hk.jijija.com/discussion/4cb5450c-c74b-

    4b7e-9517-5129ec797577.html" target="_blank">hi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