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找到這一篇網誌。
階段之間轉換所需的時間不一定,因人而易。
第一個階段:共存。
這是熱戀時期,情人不論何時何地總希望能膩在一起。
第二個階段:反依賴。
等到情感穩定後, 至少會有一方想要有多一點自己的時間作自己想做的事,這時另一方就會感到被冷落。
第三個階段:獨立。
這是第二個階段的延續,要求更多獨立自主的時間。
第四個階段:共生。
這時新的相處之道已經成形,你(妳)的他(她)已經成為你(妳)最親的人。你們在一起相互扶持、一起開創屬於你們自己的人生。你們在一起不會互相牽,而會互相成長。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通不過第二或第三階段
以上係我手多多咁copy左某位msn 朋友的網誌内容,準得恐怖!因為對拍拖者而言,一定不謀而合的。
對我而言第一個階段好像没有怎樣發生過,可能他是一個十分理智同超忙的人吧!我一跳就係反依頼的階段,希望可以多少少時間見面、結果當然慘遭拒絶啦!而他的歩伐比我更快、一去就獨立階段,我對他開始摸不透加點陌生。。。。。。
大概可以用「男女大不同」五字總結。
問十個曾經談戀愛的人,九個半也會說同意上述的四個階段。
不過,如果把回答的人以性別劃分,問他們認為自己正處於哪一階段,相信男人多會說自己在第三或者第四階段。而女人多會說自己在第二階段。
當然,如果回答的是剛開始半年內的男女,他們的答案大概會是第一階段。
為什麼男人「一去就獨立階段」?女人就停留在「反依賴階段」?坊間有數十本暢銷書解釋過這現象,大約都是那樣說:
男人較理性,女人較感性
男人可以把愛情和工作、生活、朋友分開處理,女人把愛情取代了工作、生活、朋友
男人著重解決問題,女人著重感情支持
諸如此類,下刪一千字。
作為結論,我嘗試代入上文的女人和她的男友,虛構一個故事:
他好像一個好玩又愛羸的孩子,什麼也要得到,又要工作、又有副業、又要進修、又有與趣、又有朋友,每件事情好像旋轉木馬一樣,團團轉。
女人覺得她只擁有其中一頭木馬,一星期只有一次轉到她那裡去。
坐在辦公室,處理文件、跟客戶聯絡,每天日子也是如此,她不是沒有想過像男人一樣,擁有多些木馬,那就不用常常呆等男人停下來留意到她。不過,她沒有那樣的興趣。
她不是一個好玩又愛羸的孩子,她只想安靜地抄筆記,然後把它背熟,考試時把筆記背一次,得到好成績,在家中等爸爸回來,看到成績表時會讚她乖。她不想跟外邊走廊的頑童無聊。
這一天,男人和女人如常約會。男人帶她到一間很貴的餐廳吃晚餐。那一餐吃了很久。男人跟女人說他最近在做的事,還有他最近工作上的煩惱。女人也說她的生活和工作。這一晚,談得甚好。由氣氛到食物到話題,每個小節也很好。離開的時候,男人把她的手捉得十分緊。
晚餐過後,男人回家繼續埋首從公司搬回家的工作。女人還在回味剛才的的心底說話和氣氛。
接著的一天,還是假期,男人跟女人吃飯,不過他的表現好像不同了,心不在焉,吃得很快,又沒太多說話。
女人很擔心,究竟他在攪什麼?
飯後,女人說:「不如我送你回家」。
二人一起乘地鐵,女人沒有出閘。兩人至少多相處了半小時。
那一晚,男人繼續埋首從公司搬回家的工作。女人在細想剛才的說話和氣氛。
那一晚,男人為了手上那個project,幾乎通宵沒有睡,凌晨時分,他胃痛得彎了身子。他想起剛才的那頓飯,想起了女友,想起那程地鐵。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理想男友。多少個頭痛胃痛的寂靜凌晨,是自己的選擇。
深宵節目又在播放這句討厭的歌詞。
「要不是每天的交通紛擾著我所有的夢....」
他無意中找到一篇網誌,說愛情分為「共存、反依賴、獨立、共生」四個階段,而多數人過不了第二或三階段。第四個階段叫做「共生」,大概是說什麼一起成長、互相扶持的。那個美麗新世界,對他而言,有點遠。
當小頑童享受在走廊玩耍、打架、亂闖的時候,有個小女孩隨著鐵閘在看他。他也看到她。他走過去,把最喜愛的兩包爆炸糖交給她,說:
我去鬥波了,回來跟你看卡通片好嗎?
就是這樣,小女孩一直在等。
天黑了,男孩回來,滿臉污穢,膝蓋擦破了,流了很多血。她看得心離了地,很惱他,為什麼他要這樣害苦自己?為什麼要她等?為什麼要她擔心?
男孩笑著說,剛才好不容易才鬥羸六比五,哈哈。咦,你不舒服嗎?為什麼表情這麼怪的?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