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3, 2008
-
選舉通識教材 - 大選Photo Hunt
這是從奧巴馬和麥凱恩的youtube頻道首頁複製過來的畫面,分別是二人在頻道上的自我簡介。
1. 同學們可否從上面兩張圖看出二人的頻道有何分別?
- 奧巴馬的頻道的觀看次數是1千8百多萬次,而麥凱恩頻道只有2百萬次左右。
- 奧巴馬透過Google Checkout付款系統募捐,而麥凱恩沒有。
- 奧巴馬頻道早於06年9月建立,而麥凱恩則遲了5個月(07年2月)。
- 麥凱恩的頻道要仔細的教訪客怎樣"Subscribe",奧巴馬的沒教得那麼仔細。
2. 以上的分別反映了二人的形象、互聯網選戰策略,以及選民族群有何分別?
- 年青 vs 老成
- 新媒體 vs 舊媒體
- web 2.0 vs web 1.0
- 長尾理論 vs 80/20法則
- 網絡動員能力
- 選民成份(年齡、教育程度、種族、階級、理念等等)
後話:
建議同學進入奧巴馬和麥凱恩的頻道,看看二人的廣告及演說,觀摩一下高水準的宣傳和說話技巧,如果時間不夠,可選擇只看前者。
延伸收看:
延伸閱讀:
奧巴馬崛起 網絡戰顯威力(新香港人)



Comments (6)
"如果時間不夠,可選擇只看前者。"
路過........
老實說......奧巴馬那些字跟背境顏色太相近了.....
很難看清楚.....(我是老一輩的人嗎!?)
@Affliction_Man - 似乎你要檢眼了...
@Affliction_Man, @Kursk - Crop 下來的圖應該差一點,「實物原大」的畫面就 ok 了......
@exist2 - Yes, it has already indicated SOMETHING......
可以預見,
未來的選舉(不論是香港,美國等等),
都可能會由web 2.0 來作主導.
這一個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waiponga_611_qmss5t -
@waiponga_611_qmss5t - 我是2.0的忠實支持者和參與者,我相信一定會是好事,不過2.0造成的權力轉移(由集中變成分散),對某些人來說就是壞事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