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7, 2010

  • 評論菜園村@中化科考試


    圖片來源: http://www.mypicx.com/uploadimg/89552111_03262010_1.jpg

    香港高級補充程度會考中國語文及文化科2010年卷二題目

    問題3.

    文理認為,現今社會在乎各方意願時,以金錢補償受影響的一方,合情又合理,有仁有有義。試評論他的看法,並以文中永盛圍為例說明。

    考評局廣邀各路人馬出手答卷,好讓一眾莘莘學子擴闊視野。

    我暫時沒有時間作答,不過我想如果以下人士回答應該會幾有意思:

    保育人士:陳景輝、朱凱迪、菜園村高婆婆

    文化批判者:陳雲、葉蔭聰、許寶強

    名嘴:蕭若元

    教育界:Tommy兄(中化科)、John兄(通識科)、方大(圖書館達人)

    泛民:長毛、毓民、余若薇

    右翼:獅子山學會

    商界:陳啟宗、胡應湘之流

    建制派:任何一個土共(反正也是一樣的)、林鄭月娥、鄭汝樺、曾德成、楊捷安等

     

Comments (36)

  • 我是應屆高考生,昨天看到這個題目馬上就是想起菜園村

    我想若這是通識卷,我會很高分,但變了文化專題,確實底子差,作答時也只用了很少的中國文化concept去作答,不過也真的很surprise了,哈哈

  • 我無寫呢條,我見頭兩條有舉例分即刻仆倒去寫。

    文化題我一向超差,最怕評論。係咪應該情理仁義四方面拆局?

  • @KOEY506 - 正常也會想起同一件事。
    換了通識卷,你的答法會有什麼不同?

  • @KOEY506 - 其實我覺得中化科令好多學生成日凝住要用「中國文化concept」係極度失敗

  • 但其實個問題係問緊 用金錢作補償, 合唔合乎情理仁義
    唔係起呢條公路, 逼遷d居民, 合唔合乎情理仁義
    我諗個case只係輔助考生說明..
    愈諗愈覺得自己有點離題-    -

  • @euyak - 唔係凝著,係markers' report有寫話「呢份係文化卷,要用文化立論,考生不足之處之一就係用常識立論」,註解寫在某年問老豆變朋友好無的報告上。

  • @thateatha - 唔只輔助嫁,要「以文中永盛圍作例說明」,啫係廢up完之後要套番落例子度。

  • 照用反高鐵的理據,指出文理沒有提出其他應考慮的觀點,行不行?
    比如政府隱瞞造價,就不是君子所為。

  • 一睇條問題,火都黎埋。

    條問題已經得果四段短短的對話(平時一條中化問題,如果有兩個人傾計,牽涉觀點的爭論,可能會佔一版,而非今次的三分二版都不夠),談公路就只是有關其經歷效益,描述正面,談永盛圍就只談相思樹和鞦韆,令人感覺這些只是你的個人情感/回憶,而社區網絡/規劃/發展觀... 統統缺席。雖然話條問題篇幅有限,但係都不致於有引導性到呢個程度掛...
    由於必須base on 個 case 說明自身觀點,case 誤導成咁,好難 expect D咩 reasonable answer。

  • @smileooooooo - 等專家Kursk大師答你啦,我文化肥左幾條嫁啦...不過題目都無講隱瞞造價,做咩真係當高鐵咁寫...

  • 「鏟平人地條村,然後賠番錢俾人」係「合情又合理,有仁又有義」
    中國文化快變成禮義廉,馮祿德先生,這是你想要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嗎?

    仁是情理,義是倫理,說合理又仁義者,結果跟鄉村無論點都支持民建聯一樣,揭穿不過是以血脈關係而利益或理論述(相對西方的神權觀)的小農社會,只是進化了
    的各家自掃門前雪;或是,以錢去給予一切一個價值,而忽視生命的其他價值。

    唔好意思,真係睇到眼怨,Listening又係,"普世價值不適合中國",點呀???

  • @euyak - 係嘎,想當社論寫都唔得,但要用佢框架玩野,又玩到先抵死喎

  • @vincent_chiang - @galileo_c - 首先,我以文化科觀點答左呢個行為係無情無理、不仁不義。另外,這根本就是文化科題目,情與仁義是中國文化裡重要一環,當然可以獨立於甚麼社會規劃而論述。我看到考試局出了這條題目經已樂了半天了,別期望可完全照搬高鐵事件的所有細節,甚至事件中的激昂憤慨吧。老實說,大家覺得是在暗指高鐵事件也只是對號入座了,考試局可沒說過啊。記得陶傑說過,訓練學生辯論,辯題必須觸及尖銳敏感的話題,但學生一定要抽籤決定正反方。即使學生平日對辯題理解完全相反,在辯論期間也必須打倒自己,如此才能訓練辯論技巧與邏輯思維。

    至於聆聽,講者根本沒說過普世價值不適合中國,我看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了,雖然我在第三段錄音時也有同感。平心而論,演說頗為有point,不似以住總有幾條引人發笑的道德x發表「偉論」,我差點投入得忘記做題目呢。

  • @euyak - 化學科試卷也一樣要考生以化學科概念答題目吧。學生不懂抽身是自己的問題。

  • @yaubrandon - 我雖然無寫,但覺得賠錢係合理不同情,不合仁但合義。陶傑個篇我都睇過,但唔記得係邊度睇lu。我聽到既係「為何普世價值大都源自西方?」,想帶出既係「係咪主導世界既勢力既價值=普世價值?」,亦引英制度量衡作例。

  • @fongyun - 化学科是自然科学,要回答,除了用化学科的知识,其学术领域的知识几乎无法用来回答。这文化科纯粹就是瞎G8扯淡

    @euyak - 赞成,所谓的中国文化概念就是那六篇文章作者自己意淫幻想出来的乱七八糟垃圾,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居然还要学生去follow他们的思路处理时事。 这和只准引用程朱理学考八股科举没有区别。AS的中国文化科是个笑话。 同AL中国历史一样on9。库大大上面几届的,AL都不用考中国文化,太幸运了。

    文理認為,現今社會在乎各方意願時,以金錢補償受影響的一方,合情又合理,有仁有有義。試評論他的看法,並以文中永盛圍為例說明。

    由于本人实在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概念”我只会这样回答:

    “合情合理,有仁有义”。
    合情,每个人情感要求不一样,处理情绪是个人私事,政府作为公共机构无法顾及。
    合理,这理如果不是法理,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理,那就不如说合法 -- 公法 -- 吧。

    仁义。 中国传统中强调独裁统治者以仁义治天下的观念纯粹就是依赖行政人员道德操守行无限的斟酌权。这概念根本无法应用到当代二十一世纪的香江公共政治事务上,香江的行政文书都是拉丁文的盎格鲁语主导,仁义两字翻译成盎格鲁语起来有点困难。

    在今天这个自由市场经济社会,除了用"金钱"补偿,还有更好更方便的补偿方式吗? 给村民每人赔一万公斤大米粮票(折合10万香江币,也是革命红军人命价,够家里几口吃十几年了!)? 另加1000只鸡,100头牛以及50头猪?。  当然,最合情合理有仁有义的补偿就是在附近给一块同样大小地。拿地就赔地,不谈钱,不俗气,多合情合理!
    ***

    (刚刚发现那个菜园村四公顷地(40万尺),赔20亿,接近尺价5000,只是都是赔大地主,菜园村村民都是小佃农

  • @bigbrother1984 - 學生硬跟那六篇思路去處理才有問題,這科按原設計者之一馮祿德言只是引子,學校只按六篇來教是有病

  • @bigbrother1984 - 再說一遍,我的答卷是說這做法無情無理,不仁不義;文化科沒錯是有標準答案,但沒有標準立場(某程度上也接受非標準答案)。那六篇參考篇章真的可只作參考,例如吳森那篇後半部分可謂大中國思想精神自瀆的最佳例子(甚麼只有中國人重「情」,是西方社會的救世主云云)。如galileo_c兄所說,假若老師只按篇章來教才有問題,錯不在課程選材。

  • @bigbrother1984 - 不同意,正如網上有名那篇「給你一個氣壓計,測量大廈高度」也可以有物理學以外的答案。

    這一科就是教中國文化的相關概念,當然是叫你用那些概念來答(而不是用——例如西史科、經濟科教的東西去答)。

  • @fongyun - 看了參考答案,問題是說氣壓計作為測量工具,那些創意答案又尺子又繩子又計時器甚至搬個大廈管理員出來。很明顯不夠嚴謹。最后最標準的乏味答案還是最準確成本最低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9663588.html

    人文科目,凡是研究人類行為的,西史/經濟/人文地理/心理學行為科學/ 幾乎沒有區別。看過黃仁宇,會明白這什么意思。

    我說這科目有問題,因為“中國”很難定義,“文化”也很難定義。 文化就文化,還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科的基礎二元定位就是 “中國文化” vs “西方文化” 這本身就是一種胡扯八道的垃圾。 中國文化科的課文要是當一般作家散文故事看看,那就算了。 居然還要包裝成文化理論,逼學生去應用解釋當代的社會現況,真是誤人子弟。與其看那幾篇自命中化代表的所謂學術散文,不如看那個于丹瞎編的"強奸論語心得"。所有文化考卷問題凡是評論的,自己先發表一下看法,再引經據典引述中國文化權威,被于丹強奸了的孔老二論語說法,保證高分。

    AL的歷史和經濟我都讀過,我只能說我從這兩個預科科目學到的理論知識分析思考方法一生受用。

    @yaubrandon - 這也算是考試局的陰謀,懲罰政治時事愛好者,他們思路會受到菜園村干擾。并獎勵專心背文化概念的政治冷感學生。

  • ”人的情感可以用金錢買斷嗎?“
    廢話,當然可以。

    我再看看文化科的syllabus
    我敢肯定,這一類文化評論問題,由不懂英文的文化科教
    師改卷,
    陶杰,李柱銘去考肯定不及格,
    司徒華會及格,可是不會高分
    土共,保皇黨,特別是想出"沒有國
    哪有家"的愛國愛港人士,最高分!

  • 我想,中化科主要係想考「如果將不合時宜的中國古文化觀,改變其表達形式,保留其內在精神,亦適用於現在社會。」

  • 其實這些考試從來都是要考生放棄自己的立場,

    揣摩出卷員和評卷員的既定立場來作答,才會有高分

    無論中化還是通識,都是一樣

    所以我贊同方潤兄的說法:"學生不懂抽身是自己的問題"

    無論關不關心時事都是一樣,最重要的是要記住:

    "試題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 @飛蚊導彈 - 不同意
    在一個向來有bias的制度低下

    "試題內容絕非虛構,如有雷同實屬不幸"

  • @飛蚊導彈 -

    考生根本不知何人出卷、何人閱卷,又從何去猜他們有何立場?
    倒不如以後固定幾位名人出卷員算了,起碼他們的立場有迹可尋。

    @bigbrother1984 - 我也認同是懲罰時事愛好者。正如「潛水怕屈機」那一年會考是懲罰「潮語使用者」。

  • @bigbrother1984 - 同意你說二分化的批評,但既然設立了這一科,自然就要界定範圍。考試的目的是看你對科目內容知道了多少,而不是看你是不是才子。就算各科的內容有相通之處(不只文科,理科也一樣,甚至文理之間也可以),若然你考試時不用本科的概念去答,用了別科的概念,自然就拿不到分。止即而已。你可以說這是考試制度的錯,但不是文化科這一科的錯。

    @smileooooooo - 我不認同是「懲罰」。我可以舉個例子。

    我會考那年中文作文其中一個選擇是說一個受人尊敬的校工,我即時想起一個很受歡迎的,但跟他不熟所以選了另一條。考完後一問,發現我的同學大多都選了這一條,說的校工自然也是同一個。
    我取笑他們,說他們寫的情節大抵差不多(某些事跡是大家都知道的),一會兒考試局以為你們背範文,集體扣分。XD

    當然,如果他們寫的文句不同,事實上應該不會扣分的。但如果真的扣了分,難道你又說考試局出這一條,是「懲罰」那些跟校工關係良好的人﹖

    關注時事是好事,認識潮語也不壞。但參加考試遊戲,要知道答題就像數學的「Let X be ...」,人家 set 了是甚麼就照著答。你自然思路不清搞亂了,是你自己的責任。
    反之,如果所謂「懲罰」是說不關心時事的學生會答得好,我並不同意。如果你留意菜園村事件的話,你會聽過更多的論點,在這條題目上是用得著的,可以令答案更豐富。問題只是材料要掌握得好,不能把題目直接當成菜園村策論。

  • 老實說,考中文、中化時我從來不覺得有給「綁手綁腳」的感覺。

    很抱歉,但我認為考這些科目,A的肥不了,肥的A不了,與立場無尤。

  •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australia&MsgID=829979

    6:三聚氰胺复出,被网友立即命名为——添胺门

    7:【据说】外交部工作:周一表示不满;周二抗议;周三强烈谴责;周四严正交涉;周五深表遗憾。周六、周日休息。

    10:春运回家绝招,18岁以下请不要模仿:一在京农民工买不到回家车票,遂手持一打A4纸,上写“申诉材料”几个大字,来到国家信访局。旋即从驻京办驶来一辆面包车,将他送回老家,中途还管了两顿饭

    11:中国媒体和美国媒体在一件事观点一致,他们都喜欢骂美国政府。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在一件事观点一致,他们都觉得骂美国政府是爱国。中国领导人跟美国领导人在一件事观点一致,他们的资产都在美国

    14:中国的反腐有效手段:1、夫妻反目;2、家中被盗;3、意外事故;4;情人举报;5、网民诅咒!

    17:江苏泰州街头标语:和谐社会花似"锦",科学发展势如"涛"。
    网友加了个横批:一派胡言

  • @hystericireul - 好句!
    不過由A變E仍算是肥不了。

    @fongyun -
    當年的考試局應該料到有幾百人寫自己學校的校工,預料到考生描述相似的校工對白或行為;加上各人行文鋪排應不盡相同,仍可分辨是否背範文。如果扣分實在非常低能。

    >反之,如果所謂「懲罰」是說不關心時事的學生會答得好,我並不同意。如果你留意菜園村事件的話,
    你會聽過更多的論點,在這條題目上是用得著的,可以令答案更豐富。問題只是材料要掌握得好,不能把題目直接當成菜園村策論。

    要考慮哪些「材料」能用哪些不能,不就是「思路受到干擾」嗎?論點是聽過很多,但比如文中沒提到的造價問題,能用嗎?題目出得那麼短,杏梅的論點偏向感性,就已經是bias。

  • @smileooooooo - 人家整條題目都沒提過造價,你用來答幹啥﹖

    > 要考慮哪些「材料」能用哪些不能,不就是「思路受到干擾」嗎?

    那麼所有考試都是干擾思路的,因為問題經常都「出蠱惑」企圖抓出思路不清的人,就算你只懂課程內容也一樣會用錯其他概念答題。
    你就算考理科的試,不是一樣要考慮哪條問題應該用哪些概念來答﹖

  • @bigbrother1984 - 

    中化的選文,早就被罵得狗血淋頭了
    尤以吳森與趙永新為甚,這些東西也能當引子,朱光潛先生死不瞑目矣……

  • @fongyun - 你說得對:)(題外話:中學程度,有沒有那種「看起來像代數,其實是幾何」的題目?)
    @bigbrother1984 - 近日想起,三月的考試不大可能是三月出卷,而高鐵在12月18日起進入高潮,1月16日才通過撥款。具體甚麼時候擬題我不清楚(或許可以問Alone the Fart),估計早於2月,所以若批評它對反高鐵事件的論點探討不全面,或許不公道。同理,懲罰考生留意時事的陰謀論亦未必成立。

  • @smileooooooo - 古惑到咁恐怕會死好多人。以我形象理科古惑題通常o係MC出現,長題目通常係正路(因為淨係背points都夠考起好多考生了)。

  • @smileooooooo - 陰謀論從來不需要成立。只要出了效果,動機莫須有。 

    就好比數碼港,無須質疑當時是否"官商勾結"蓄意將數碼港才變成李澤楷賺錢的地產項目。
    因為香港官商無須勾結,他們本是一家。

  • 「合情又合理,有仁又有義」? 

    仁何在?!義又是誰的義??? 

    我說是「有(一點)理不留情,假仁更不義」才對!  

    我只想回答兩個字:「我頂!」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