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8, 2010

  • 請信徒自行判斷

     

    主內的各位朋友,運用自由意志、良知、理性思維去接收教內的資訊是我們的責任,不論是牧師、教授、傳道、教內長輩的言論,我們也應該以客觀態度和良知去分析,還要問一問自己,「如果耶穌在這裡,衪會怎樣看?」。畢竟在這個世代,有太多的權力和瑪門叫人跌倒。

    以下的兩篇文章(轉自greatest-dad.xanga.com)的是非黑白,請眾信徒自行判決。

     

    ****************************************

    從羅爾斯正義論看功能組別   梁燕城  信報     2010年4月26日

    香港政改方案出台,可惜對功能組別問題未提方向。本人支持香港民主化,但反對廢除功能組別,因為這是保護少數群體,維持正義原則的體制,然而功能組別須擺脫小圈子,經由普選去選出代表組別的議員。

    當代哲學家羅爾斯(Rawls)在 其名著《正義論》批判功利主義,指出公正的社會,不是只為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卻是要兼顧少數群體的要求,正義的民主體制不能為了多數而犧牲少數的權利。

    羅爾斯認為,正義的原則須假設人人平等的「原初狀態」(original position),正義建立要在「無知之臉紗」(veil of ignorance)背後,對一個人的背景、權力、社會地位、知識能力等必須無知,所有人要一律公平對待。

    正義的第一原則是任何人公平地擁有與人人一致的基本自由。正義的第二原則,在社會與經濟資源分配上,一須人人有公平的機會爭取應得的位置,二是使社會佔少數的弱勢群體得到優先幫助。

    正義論保障每一個個人,由之引申,亦要保障由少數個人組成的群體,正義的體制須讓每一少數群體有平等的權利和表達的機會,不論其背景與地位如何,均應在政制中有發言權。

    若用羅爾斯的「正義論」看香港政改問題,依據「無知之臉紗」及第一原則,維持功能團體在議會是符合正義的,因為民主體制必須保障少數群體的權利,不論其屬什麼背景。一個地產巨富群體及一群低薪勞工是有同等地位和權利,社會中不同少數群體均須在議會有代表權。

    香港政制設立功能組別存在,其原意是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保護社會有特殊和重大貢獻的少數精英,不會被多數人的意志壓抑其權益,這是按正義的原則。但過去卻忽略了另一少數群體,就是貧困的階層,因此其正義原則未完成。故香港政改須考慮羅爾斯所提的正義第二原則,貧困的弱勢群體應有平等機會,且應優先得到幫助,故此功能組別須增加弱勢者的組別。

    作為民主的平衡原則,重視佔少數而影響大的精英是合理的,但必須同等重視弱勢群 體,讓其在議會有代表,才能達致真正的平衡與正義。故此,英國的政制既保留君主,議會又分上、下議院,兩院制成功平衡和保護了精英與平民兩大階層,使英國政治十分穩定,沒有流血衝突。

    如今有些政治勢力推動廢除功能組別,等如廢除現代大部分民主國家所實行的兩院制,只有單一眾議院的全民普選, 其後果將使少數群體永遠陷於弱勢,而議會中將失去代表精英和窮人的聲音。這種政制不能平衡多數與少數,將是缺乏正義的制度,很易引發少數者的抗爭,因而失去安定。

    維持功能組別是保障少數者的利益,也能平衡多元的要求,但須避免走向另一極端,變成小圈子選舉,故功能組別須由普選決定,每一界別可推舉兩位以上的候選人,交全民投票,則可同時兼顧正義與民主的原則。

    **********************************************

    如果羅爾斯還活著   余創豪   時代論壇    2010年4月28日 (原文連結)

     

    功能組別合乎正義原則?

    我有許多讀哲學的朋友都對梁燕城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批評,過去我試圖理解梁的限制,我想:也許他對普羅大眾需要使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因此歪曲了一些哲學觀點是難以避免的,但經過多年無數次的失望後,我再找不到理由為他辯護。

    最近梁燕城在《信報》發表了〈從羅爾斯正義論看功能組別〉一文,他反對廢除功能組別,因為他認為這是保護少數群體,維持正義原則的體制,然而功能組別須擺脫小圈子,經由普選去選出代表組別的議員。他引用美國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論》,指出公正社會不是只為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卻是要兼顧少數群體。根據羅爾斯的理論,正義的原則須假設人人平等的「原初狀態」(original position),正義建立要在「無知之臉紗」(veil of ignorance)背後,對一個人的背景、權力、社會地位、知識能力等必須無知,所有人要一律公平對待,故此,一個地產巨富群體及一群低薪勞工是有同等地位和權利,社會中不同少數群體均須在議會有代表權。

    持久和穩定的民主建立在共識

    在這篇文章中,我不會猜測梁燕城撰文的動機和評論他的政治取向,我將會集中討論梁燕城是否恰當地解釋和應用羅爾斯的理論。在梁的文章中,他列舉了幾個羅爾斯的概念,然後跳入一些令人震驚的結論,但他遺漏了一些羅爾斯的總體原則。根據羅爾斯的立場,一個公正社會的基本結構,必須在公民支持下產生,換言之,一個持久和穩定的民主制度要建立在大部分公民的共識之上。羅爾斯於二 ○○二年去世,如果今天羅爾斯還活著,並檢視香港的政治制度,他會說甚麼呢?他會說功能組別的存在和整個系統是建立在公民共識上,或者正在邁向這目標嗎?

    誰切割蛋糕?誰分配蛋糕?

    梁援引「無知之臉紗」,但究竟這是甚麼意思呢?其實,「無知之臉紗」存在於一個思想實驗中,依據羅爾斯的推論,為確保公平和平等,理性的人在正義原則的條件下會選擇嚴格的公正,這種不偏不倚的情況被稱為「原初狀態」,其要點是:平等是公義的必要條件。讓我們看看一個切割蛋糕的比喻,切割蛋糕的人不能是分發蛋糕的同一人,否則他將取得大部分的蛋糕,故此,他必須在「無知之臉紗」後面。如果今天羅爾斯察看香港的政治制度,他是否同意該系統邁進公平、平等、正義呢?在香港,誰切割蛋糕?誰分配蛋糕?

    保茲批判既得利益團體

    據我所知,好像梁燕城般應用羅爾斯理論是十分罕見的,相反,許多應用都是對強者和富人的批判。托馬斯保茲教授(Thomas Pogge)是其中的一個例子。保茲曾經是羅爾斯的學生和教學助理,他發表了大量關於羅爾斯的研究,保茲的立場非常接近羅爾斯, 他認為,在美國,保護和援助貧困人士的慈善工作非常缺乏,美國未能妥善地令公民享有最大平等的基本自由,這違背了羅爾斯的原則,這是因為官員受到一些既得利益團體的賄賂或支持,他們阻止對基本結構進行必要的改革。此外,他爭辯說,因為財富分配不均,好像美國的資本主義福利國家傾向於產生一個永久的下層階級。這些批評是否似曾相識呢?其實,你可以把以上那番話中的「美國」換成「香港」。二○○八年美國的基尼係數約為 0.46,這是高於許多工業化國家。香港的基尼係數超過 0.5,這是比台灣高。美國的政治體制沒有功能組別,但羅爾斯式公平、平等的理想依然遙遠,我無法想像任何美國政治家、政治學家、哲學家會提出實施功能組別,以實現羅爾斯的理想,和使美國社會更公正,更平等。無論保茲對美國的批評正確與否,至少他引用羅爾斯批判強勢者、既得利益團體,而不是為他們說話。

    羅爾斯退出基督教信仰

    上述的觀點不是高深的政治理念,介紹羅爾斯理論的書籍和文章實在很容易找到,並不需要一個博士去闡明如「公平正義」和「無知的面紗」等概念。

    羅爾斯出生於一九二一年,納粹德國的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催促他思考公正的自由民主體制是否可能。羅爾斯在一九四三年參加軍隊,之前羅爾斯考慮成為神職人員,在羅爾斯仍是一個高中生時,他在論文中談及罪惡和救贖,然而,他的戰時經歷毀掉了他的正統基督教信仰,其後他的哲學代替了他失去的宗教。我完全理解羅爾斯對基督教的失望,在二十世紀三十、四十年代,基督教幾乎沒有做任何事去抵制邪惡的納粹極權主義,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是一個例外,而不是常態。

    難道歷史會不斷重演嗎?面對不公義的政治制度,基督教會可以向世界傳達甚麼信息呢?難道鼓吹「河蟹」(和諧)便是我們可以做得最好的嗎(我指的是一些其他宗教領袖)?坦白說,一個又一個基督教領袖令我感到失望。六十年後,人們又會從甚麼傳統作為建立公義社會的思想泉源呢?

     

Comments (30)

  • 平時梁燕城寫果堆「在中國事工多年,見證其改變」我也尚可忍受,但今次果篇我真係睇到把幾火...

  • "維持功能組別是保障少數者的利益,也能平衡多元的要求" << 作者完全自行演繹功能組別的意思……保障少數者的利益是指保障少數有錢人的利益嗎?

  • 請梁燕城自行了斷,不要再做上帝的負資產。
    (按:梁燕城在六四的時候曾譴責中共、避居加拿大,甚至說中國文化導致六四,故要基督教精神。現在態度卻180度轉變,真是路遙知馬力。)

  • 梁燕城只是偷換慨念被著基督徒外衣的無恥之徒!為特權護航的幫兇!

  • @siurekrek - 是。有心人應讀讀歷史,香港立法局由成立至今,都是留予政商界的遊戲。大抵不少人都忘了,匯豐太古等洋行何以在香港如此龐大,一大原因是他們本身就是構成立法行政兩局的三頭馬車之一

  • 梁燕城根本是doublethink!

    搬出一句“正義的民主體制不能為了多數而犧牲少數的權利。”卻去擁護一個“犧牲少數權利”的制度。這是刻意保持自己的愚蠢與盲目,只在有需要時頡取所需的片斷,之後又回歸那盲目和愚蠢!

    及後搬出英國的兩院制更是莫名其妙,想透過“現代大部分民主國家所實行的兩院制”來支撐功能組別的存在價值,卻能夠巧妙地忽略功能組別和兩院制,在功能和性質根本上的分別。

    行文的思想可以混若漿糊,文未卻沒忘了將功能組別的存廢和安定與否放在同一爿滑坡上。

    其實,愚意為,通用中文已經不能表其思維巧妙,不如轉投newspeak懷抱罷。

  • "一個地產巨富群體及一群低薪勞工是有同等地位和權利"
    不少人都是從李天命那裡認識梁燕城,當時我就當他是個基督膠。
    現在看來他的確如假包換的真心膠。

    祈禱他的上帝快點寵召他吧...

  • @Leon_TheProfessional - 

    如何成為(甚至超越)梁燕城:
    1. 信耶穌,信上帝。最重要,相信自己相信的必然是正確的,所以自己永遠是正確的。(我梁燕城的邏輯是神的恩賜,所以必然正確)
    2. 一切外界反對批評聲音都是攻擊辱罵,都是敵人的“逼迫”,當“聽吾到”。因為這都是魔鬼的試探,但是這鍛煉了基督徒的靈性,都是恩典,要時時刻刻聽神的聲音,學習神的話語。
    3. 保持微笑,以及面部肌肉及皮膚彈性+厚度。
    4. 愛你的敵人,愛中合一,晚晚祈禱,求神寬恕憐憫逼迫我梁燕城的人,尤其是李天命之流,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哈里路亞,阿門。

  • “分粥制度” 就是 ”無知的面紗“概念應用的一個範例:

    就是為了避免分粥的人有意無意給自己的碗裡分多一點,而實行的制度:
    分粥的人(掌握權力者)分好粥(稀有資源),別人先拿,分粥的最後拿(他"無知"哪一碗會留給他)。

    這種監察&分配制度確保分粥(掌權者)的會盡力平分每一碗,貫徹了公平的精神。

  • 是否沒有功能組別,那些地產巨富群體和佔少數而影響大的精英便沒有平等的權利和表達的機會?現在是功能組別令所有人沒有平等的權利和表達的機會 -- 除了那些地產巨富群體和佔少數而影響大的精英.

  • 梁燕城真係無恥到咁, 佢應該認真讀下JOHN RAWLS D書先好講啦, RAWLS最重要係首先個前設係要機會平等同權利平等, 其次滿足咗呢兩樣野, 然後先講差別原則, RAWLS講果個係叫做保護少數弱勢的人, 唔係保護少數的人,佢食咗弱勢呢兩個字, 咁講, 應該照顧埋特首啦, 成香港先得一個特首, 夠少數啦掛。 條友都九唔撚搭八的。

  • @newhist - 何只「路遙知馬力」?簡直「如馬力」啦!  

  • 節錄:「無論香港實行什麼制度,主權在我,主權在中央政府,主權在十三億人民。香港何時可以實行普選,絕不能由那些尊奉西方民主聖經的洋奴說了算,所以,在政制改革問題上,我們不必客客氣氣,更無須要求對方妥協畀面, 何時實行普選,最終還得看香港人能否褪去殖民統治的顏色,和十三億人同心同德,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

    http://paper.wenweipo.com/2010/04/24/PL1004240005.htm
    文匯報:主權在我 何須妥協 梁立人

  • 對於"客觀事實"的認知必然是主觀的,所有認知/解讀都是主觀的,這往往又決定了當事人的價值觀取向。

    ”「無知之臉紗」存在於一個思想實驗中“

    這種思想實驗對於功能組別田北俊唐英年張宇人那類“何不食肉糜”的"真心膠"沒用。 田少去超市只去時代廣場的"CitySuper",可見這些"真心膠"不食人間煙火,他們的認知和上面的梁燕城一模一樣:社會和諧,人人機會都很平等!從來就沒有不平等!

    出於他們的認知和良知,所有政策最好都是右翼自由經濟,一切用者自付,“個人為個人自己的命運負責”(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無論貧富,上流/草根,山頂/木屋,人人都要靠自己,齊齊獅子山精神大爆發:
    所以公立醫療,公立教育等大政府納稅人埋單的福利措施應該全部取消!只有這樣才對每個人最好最有效率最公平最公義!最低工資等政府干涉市場政策當然也不應該存在。

    例如: 假設田少自幼在家受私人家庭教師和高學歷的父母自行教育,他的朋友都是私校出來的。 他父母也埋怨要貼錢交稅養“窮人懶人”,而他自己完全沒有沾上這些公立學校的福利。他覺得納稅人埋單津貼的公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水平完全比不上他自己這個在家受教育以及那些私校出來的朋友。 這必然是因為政府的公立學校的效率有問題,故此結論:取消左派主張的公立醫療公立教育,所有學校改成私校,市場調整,用着自付,才是最好的教育政策!!

    「無知之臉紗」思考方式對於這種心態的"真心膠"是徹底無效的。理想的最終解決方案是把他們全部"put sleep"

  • @adrianlu1026 - 13億人的根本利益就是這樣被黨中央權力核心的13萬人"代表"了。

    中國共產黨教育出來的人都有這種思維模式,就是:*未經授權*,就在台上開口閉口大言不慚地"代表"全班全校全市全省全中國人民發言行事。尤其是在對外事件上,幾乎個個都代表深受鴉片戰爭苦難的中國人。

    台下的人無不心裡罵娘:"操你媽的,老子什麼時候讓你代表我了?!?!"

    三姓家奴曾蔭權爵士也學了這種伎倆,在立法會"代表"香港人"冷靜成熟對待六四"。
    如果當奴是普選出來的行政長官,他至少還可以宣稱"代表“大部分投他票的選民去"贊成屠城"。很可惜,他未經授權。

  • 低莊夾帶私貨文一篇……

  • 如果立法會有西方兩院的權力,今天香港也不會變成這樣!

  • 好過癮,明明係一班特權分子,竟然可以畀梁燕城呢條跳樑小丑講到好似弱勢社群咁要被「保護」,陰公﹗

  • 難道歷史會不斷重演嗎?面對不公義的政治制度,基督教會可以向世界傳達甚麼信息呢?難道鼓吹「河蟹」(和諧)便是我們可以做得最好的嗎(我指的是一些其他
    宗教領袖)?坦白說,一個又一個基督教領袖令我感到失望。六十年後,人們又會從甚麼傳統作為建立公義社會的思想泉源呢?

    這一段說出了我對教會的失望.

  • 早陣子朋友告訴我,她的友人跟她辯論,普選是不公平的,因為有錢人才是少數,如一人一票,他們必定長期被忽略…

    梁燕城竟然公開發表,並加以粉飾,混淆視聽…

  • @Puie - Is your friend's friend crazy? 

  • @Puie - 是有錢人不是有錢人不也是一個 人 ?
    還是有人想說當一人有錢了
    他作為人的分量
    就不是以一個單位對代 ?
    請試想這是甚麼 "思考模式" ?
    現在就是有太多這些沒有道理的東西被人巧妙掩飾得仿佛它們真的有其理據 ,
    說穿了卻是"掩眼法" .  (跟強葛X很喜歡的"多膠角度"思考一樣)

    @newhist - 路遙知馬力 , 日久見人渣 ? :o )

    唉 ... 到底誰說真心難求 ... ?
    我看真心舉目皆是 : [

    @Frostig -  I guess he/she is probably just ignorant and being mind-twisted 
    you see there are so many crooked theories being thrown out by different individuals with their own agendas these days .

  • 呢個係思考方法教育既上好教材
    梁燕城呢篇將偷換概念表現得淋漓盡致

  • @Frostig - 一點也不出奇,我們親愛的校友會會長(他是生意人)有同一套想法。

  • @fongyun - ”我們親愛的校友會會長(他是生意人)有同一套想法。“
    階級決定意識,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精神面貌)。
    他出於他和他家人福祉利益的立場有這種看法是很自然的,根本無需怪責或者糾正他,
    只需要壓迫打擊,通過政治法律程序讓他們割肉,掠奪他們的財產就行了。
    大家只要認同現狀正是:“為了少數人的利益犧牲了多數人的利益”,
    就不會反對: “為了多數人的利益而犧牲少數人利益” -- 哪怕是民粹 -- 的普選民主制度。
    反正蛋糕就那一塊,大家都在搶。
    雖然根據官方定調的"獅子山精神",蛋糕不是靠"搶",而是靠自己雙手創造糧食烘出來的。
    可現在大家沒土地沒爐子沒工具沒糧食原料,根本無法創造。那麼,只能搶!

    這一切不過是補償性的措施。

  • @bigbrother1984 - 我完全不覺得功能組別在保護他囉。功能組別只在保護大商家,正如賣電器講大話要坐監,賣樓就冇所謂。問題是生意人大多迷信「靠自己」,所以不認為「大商家大晒」有問題,只差在自己未做到大商家。

  • @fongyun -  人人都迷信,哈哈。「靠自己」 冇問題,這正正是傳說中的「獅子山精神大爆發」,財富是「靠自己」雙手創造的,只要肯捱,有朝一日我都會成為李嘉誠!!!這是成功人士應該有的心態 (只是尚未跑出,"未做到大商家。")

  • @bigbrother1984 - 但事實是,大商家正正不單是「靠自己」,還在依靠政府政策和法律漏洞的保護而壯大。

  • @fongyun - 政府和法律就是本來用來被利用的。都是社會條約,所以要爭取立法權。
    講到財政法律漏洞,巴菲特自己也抱怨,他的受薪員工,要交差不多30%稅,他自己的天文收入都是靠投資,反而只要交16%。 老頭子認為這制度確實有問題。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