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une 24, 2010

  • 鬱悶的六月

     


    攝於6.23立法會外

     

    今天說的都是很個人的想法,因為如此,是否得到認同是沒所謂的了。

    很多年前,大學畢業不久,看到葉劉指揮下的警察暴力對待和平請願的大學生,所以忿而加入了某政團的助選團當義工,在那裡認識了一班很有想法的年輕人,後來更加入了那個政團。那些年來,我做的不多,只是有時候當當義工,和出席AGM。那時候認識了一些政圈中人,從他們平日的言行和為他們工作的朋友口中得知他們的行事和為人。他們各有本身的優點和弱點,這些特點某程度上也決定了他們的政治生涯的路線。

    後來我跟隨了上一段提及的年輕人天真地參與了一次落敗但有意思的選戰。後來加入了教育界,便沒有再參與政團活動。

    在我離開之前,這個政團已經開始衰敗,最後這個政團也真的名存實亡,裡面的主要人物也分別加入了其他政團。對於這個政團以往的主要人物E君、C君和T君,我的評價是正面的。他們未必是組織動員的天才,但在這個迷失的年代,他們對理念的堅持是值得欣賞的,那也是他們之所以為政治人物的憑證。大家可能會問,只是堅持信念有個屁用?這可是極權政體統治下的一個小城市,面對處處打壓民權的政權,我們需要的正正是能夠堅持信念的意見領袖和代議士。

     

    民主黨和普選聯跟中共談判的結果,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收貨有餘了。我一直感冒的,是他們這麼容易放棄原則,是他們這麼急於接受一個沒有細節的方案。看普民主黨幾個人,還有那個教協主席,他們的態度彷彿自己真的贏了很多,根本不用理會同路人和阻路人的反應的姿態,我是反感的。

    昨天從立法會外回家之後,一直在看立法會辯論。鄭家富的發言,香港人會記住。

    到了劉慧卿發言,她向選民道歉,說沒有堅守原則令支持者失望,也說如果新方案的細節不公道,她會辭職承擔責任。我收貨了,我認為他們做得不對,但不是全錯,我認為他們違反他們參與時的政綱,放棄談判期間說過要堅持的原則,他們是欠選民和支持者一個衷心的道歉。這才是我認識的劉慧卿。

    劉慧卿道歉了,民主黨的其他人呢?他們的發言,完全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是他們為選民「成功爭取」,根本不用向選民道歉。

     

    至於社民連。我一直都支持他們,我認同他們的抗爭手段。可是,失諸風度的言行,落人口實,那是錯的。作為支持者,真的很汗顏。因為這些說話,讓對家有機會轉移視線,失言的是他們,不能怪別人加以利用。結果是什麼?這個社會因為幾句語言暴力的說話而失焦,忘記了民主黨的問題、忘記了政改的問題、忘記了香港的政治困境。無恥如馬力,他患癌死去,也沒有人會拿那病作話柄。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了。

     

    連結:

    鄭家富23-6-2010立法會發言 (Part 1 & 2) 

     

     

    利益申報:現在我不是任何政團的成員。每次選舉支持誰人,都是純粹出於個人政治理念判斷。(教協不是政團,那是工會)

     

    後記:

    雖然我說鬱悶,但我必須澄清我不是Tommy兄的女友。詳見Tommy兄的《阿花和我談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