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3, 2011
-
朱門酒肉臭,路有死N無
經濟學家利維特的《怪誕經濟學》(Freakonomics)暢銷世界,令不少讀者大開眼界,發現原來經濟學可以很過癮。今天曾司長的經濟學以及抒困思維也令全港市民大開眼界:
(1) 政府有錢即係市民有錢
這個發現應該可以提名諾貝爾經濟學。聽到曾司長宣佈這個新發現的時候,我覺得好幸福,原來我是那麼有錢的。
(2) 為什麼要入$6000落全部人的強積金戶口?
i. 創新的財富再分配原則「強積金和職業退休計劃一直發揮協助就業人口儲蓄的作用,使他們的退休生活得到更佳保障。為增加有關計劃成員的退休儲蓄,我建議為所有在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三日已成為強積金計劃或職業退休計劃下受香港《僱傭條例》涵蓋的成員的人士,向他們的強積金戶口一次過注入6,000元。這次的注資建議不設收入上限,希望協助更多市民為退休作好準備。這既不會增加通脹壓力,也是我們現在財政上可負擔的。」(177段)
不設入息上限存錢入MPF戶口,即是月入$6000的打工仔和月入$16萬的打工皇帝的MPF戶口都增加$6000大元。我們的政府真的天大的慷慨!2008年那次存錢進MPF是有月入1萬元上限的,當時的受惠人數有130萬人,花了85億元 (星島報導)。今次不分收入派240億,差不多是上次的三倍,而且很多受惠者根本不是最有需要的一群,完全違反了財富再分配照顧低收入人士的原則。
另外,存錢入MPF戶口,即是有MPF戶口的人才能受惠。那麼...已退休人士和家庭主婦呢?
ii. 凱恩斯也想不到的long run
MPF是要退休、移民或者不能再工作才可提取的。如果一個三十歲的低收入人士,月入一萬要照顧一家三口,他的生活肯定捉襟見肘。如果你問他現在給他$6000,讓他改善一下生活質素或者做些長遠投資(例如買股票或者給兒子買部電腦做功課)好,還是三十年後才給他好(基金價格可升可跌,而且要付高昂管理費)?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我想凱恩斯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心目中的"long run"應該不是指三四十年那麼久吧。
iii. 錢進了Fund佬的袋,所以沒有通脹壓力
曾司長存錢入MPF戶口,說是不想增加通脹壓力。他心中的想法大概是人們收到錢就會消費,結果推高物價,推高消費物價指數(CPI)。存錢入MPF你們這班草民便不能用來消費,便不會推高CPI,可是那240億真的不會流入市場嗎?MPF是用來買基金,基金是會投資在股票、外幣、債券等,當中有在香港買的,也有買海外的,管理費當然是管理MPF的銀行、Fund manager賺的,而部分基金在香港買股票,結果資金還是流入香港經濟,分別是錢不是過市民的手,而是肥了基金經理。
差點離題了... 通脹呢?這就是曾司長經濟學奧妙之處了。240億元不會一下子流進市場,只有部分的錢變成了銀行和基金公司的利潤,部份買了股票和金融產品,就是沒有給打工仔,免得你們消費,推高CPI。不過,如果這樣做真的會嚴重地推高CPI,那麼為什麼政府要發放19億綜援和生果金雙糧呢?為什麼要減免99億元差餉呢?減了差餉,受惠的有樓層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不是又會增加消費麼?
(3) n無人士繼續n無
「n無人士」是指沒有住公屋、沒有領綜援、沒有物業、收入低所以不用交稅,家中有未開過MPF戶口的人士,財政預算案對他們來說,只是個笑話,他們可能更需要幫助,但一如以往,財政預算案是沒有理會他們的困境的。
不過,曾司長沒有忘記他們。他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說:"「N無人士」如果有需要,可以向社署求助。" (RTHK新聞)
曾司長,多謝你的溫馨提示啊!
另外,曾司長多撥了一億給食物銀行,有需要的家庭可以去領取米、麵和罐頭,我想這算是司長對N無人士的一番心意了--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也是給窮人派湯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的。
(4) 朱門酒肉臭
免差餉99億,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根據2008年財政預算案,相當向每個收入少於1萬元的打工仔派$6000,也只是花了85億元),免差餉相當於向業主退稅,我真的不太明白,為什麼是業主(不只是小單位業主、還有掃豪宅的內地客,還是大地主如長實、新鴻基、田生等),而不是年年死慳死抵交薪俸稅的納稅人應該有退稅優惠。
有人說香港是地產港,本來我也不信,現在我信了--連退稅也只有業主、炒家和地產商才受惠。政府那麼怕「避免過度刺激整體消費」(第52段),大拿拿99億送給有產階級不會增加他們的消費嗎?為什麼只有津貼給基層勞工就怕引致通脹?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5) 劃時代的「新CPI理論」
晚在電視直播各大電視台記者各曾司長發問。他的其中一個回應是:「減免公屋租金和發放綜援雙糧可以令CPI(A)降低2點幾巴仙」。當下我呆了,減免租金的確可以令反映低入息家庭的CPI(A)增長減低,但多發綜授金明明是令受惠家庭收入增加,他們增加消費怎可能降低CPI?死啦,我上星期才教學生提高援助金額會增加總需求...
曾司長位高權重,管理幾千億公帑,怎可能不懂自己的政策的經濟含義?看來要反省的是我。
(6) 百億元離奇債券:iBond
曾司長建議發行「通脹掛勾債券」(iBond,唔係iPhone),一萬元一手,派息與通脹率掛勾,如出現通縮,則派定息,以幫助市民對抗通脹。
其實利率分為名義利率和實質利率。簡單來說,兩者的關係是:
實質利率 = 名義利率 - 通脹率
即是說人們投資或者存款,會考慮實質利率而不是名義利率,因為名義利率須扣除通脹帶來的貨幣購買力下降,才是真正的回報率(所以在高通脹低利率的時候可能出現負實質利率,即是存錢入銀行會蝕低)。
如果iBond的息率(名義利率)等於通脹率,則實質利率=0! 而且這iBond像存款證一樣,是三年後才能贖回,市場交易的價值和流通量暫時是未知之數。
當然,跟通脹率掛勾的iBond比起銀行存款是還可以的(當然比不上很多人中招的迷債),但問題是--政府提供這種跟銀行和人民幣債劵爭生意,又似乎是帶有福利性質的債券,為的是幫助什麼人抗通脹?誰可以買得起一萬元一手的iBond?似乎不是上述的N無人士,而中產家庭有錢大可選擇回報率更好的人債或藍籌股。這個「紓困」措施可以幫助的,大概是不想把棺材本放在銀行蝕息的老人家吧。
iBond的發行額是50至100億元,而根據1萬元入息上限存錢$6000入打工仔MPF戶口也不需100億,如果政府想幫基層打工仔抗通脹的話,何不把本來存入他們MPF的錢用來買iBond,每人一手,年年跟隨通脹派息?
當記者質疑曾司長為什麼寧願攪iBond來幫助有錢投資的人,而不幫助基層的時候,他O了咀足足一秒...
總結
總括而言,曾司長的怪誕經濟學可用以下幾個字作總結:
六千入強積,幾十年罰息
基層急燃眉,差餉當肉糜
朱門酒肉臭,路有死N無
至於曾司長「政府有錢即係市民有錢」這偉大發現,就算不提名諾貝爾獎,至少都應該提名攪笑諾貝爾獎吧。
延伸閱讀:
抒困措施的盲點 (2009年的文章,當時N無人士已被政府遺棄,到今天仍是一樣)
BY THE PEOPLE (tommyjonk)
連結:
Comments (9)
6000蚊入強積金真系O嘴。 政府借大家個強積金戶口出二百億炒股票啊?!?! 等於送三億給基金佬。唉。
要么,這上百億就全部給50歲以上的。月入一萬以下, 每人一萬大元。 正好一百億,了事。
這筆支出真是莫名其妙
反智地講,6000蚊入強積金對普通市民來講應該只係為左增加佢地銀行戶口的「全面埋財總值」,唔駛比銀行收佢地月費。
愚以為,財爺所作的都是公平公正的,原因如下:
1. 公務員及教師都拿公積金,沒有MPF,財爺這樣做,足證其沒有以權謀私(問題是,他有物業和伯母嗎?);
2. 坊間仍有財爺是下任黑馬的傳聞,他故意忽視N無,明顯就是不想借機提高民望抽政治油水;
3. 適時提出「政府有錢即係市民有錢」,正好回應北非多國的情況,避免香港變成茉莉花港。
你們這些臭老九,連年侮辱這麼好的一個父母官(見http://tommyjonk.xanga.com/693898980/%E4%B8%8D%E5%80%BC/),到底有完沒完的了?
凱恩斯說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是因為傳統經濟學界定的 long run 為沒有 fix factor 而只有 long run 可以有 fix factor。含意是,雖然 over time 市場會自動調節,但是到沒有 fix factor 的 long run 路程太遙遠,調節過程會很痛苦,等不及了,也不應該等。凱恩斯的結論是應該由行政主導市場。
誠然我也是反對 6000 元入戶 MPF的。用學術的詞彙說,是因為通漲強勁,基層和中產收入實質下降,這樣的安排無助解決燃眉之急。用大家的說話來描述的話是,我們經已水深火熱。
@frederickfung -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這句話是他講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QTM)的時候用的。意思跟你說的差不多, 這句話成了公共財政評論最常quote的一句話, 其學術意思也淡化了。至於凱恩斯心目中的long run是指所有市場力量都調整之後的均衡, 當中沒有既定的時間性, 但看近一世紀的經濟循環周期, 似乎等幾十年退休肯定超越了凱恩斯的long run 的經濟學或者世俗含意了。
分析得好好
Hahaha, funny!
Btw, he has gone CRAZY!!! GOSH!!!
very good!!!!!!!!!!
我這種N無更不用說了......
住的是我媽的公屋。
綜援?別說笑了!我不要拿,拿了又有人話了。
兼職,$2400-$2640一個月。
物業?沒有錢,何來這個?
因為人工太奀,所以沒有強積金戶口。
所以說......司長你究竟腦子裡有什麼問題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