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艾未未被失蹤的首星期,twitter上多了很多抹黑他的帖子,以及反駁支持艾未未帖子的回覆。

那些帖子全都是說他多年前抄襲了誰人、私生活有問題之類,發帖的人全都是那幾天才開帳號然後不停發帖的。

這種人屬於最低級的五毛——人們一眼就看得出,然後便會把他們的帳號block掉。

 

傳說中的五毛曝光

所謂的五毛,內地的官方名稱是「網絡評論員」,用香港的說法就是替政府做事的網絡打手。他們的工作是在各大網上平台引導輿論,方法包括發帖唱好政府或者抹黑某人,又或者以挑釁性的帖子引發罵戰來轉移話題。在內地,「網絡評論員」不是什麼秘密,中共的各級黨政文宣機構也會公開招募,只是他們工作時是隱藏身分的。上面提到那些被人一眼便看出的五毛屬於低手,能夠長期引導輿論而不被發現的才是真正高手。

在香港,五毛的活動沒那麼明目張膽,在本地報紙找到可能是替政府或建制派做事的五毛公司文件之前,那一直只是個沒有真憑實據的傳說。香港有五毛其實不是什麼新奇事,在網絡界早已流傳一些五毛的例子,例如某些高登用戶被發現在同一時間貼出同一口徑的親共帖子,又或者有人發現一些懷疑是來自中聯辦的帳號等。本地報紙找出五毛公司的文件,算是把這些傳聞證實了。

 

為何建制需要五毛?

互聯網有點像開荒時期的美國西部,四處都是有待開發的荒野,這地方吸引了無數拓荒者,不論是網絡服務開發者、論壇版主、網台主持、博客、文化人、藝術工作者等等,他們在不同的地方開發輿論空間,這些空間也吸引了無數的移民,他們可能是在香港討論區傾計的用戶、在高登每日打肉搏戰的巴打(brother)、在fb分享新聞和相片的用戶。

網上世界像西部一樣,不是完全沒有法則,而是法則很有適者生存的叢林特色。在這個叢林裏,網民不論年齡和階級,都享有高度言論自由。在這裏,一個中三學生也可以反駁大學教授、任何人也可以用手機拍片然後放上YouTube吸引幾十萬人收看、任何學生都可以把政府高官在畢業禮的言論放上網讓全世界評理、網民可以在網上動員出反高鐵撥款的幾千人大軍。這個自由的世界,縱然可能有道德公審和欺凌等問題,但總的來說還是百駿競走,能者奪魁。習慣了上網的香港人(以學生至四十歲左右的成年人為主),能夠在網上找到更廣闊和更自由的言論空間,而這個空間,往往反過來對於現實世界的政治生態造成一定影響。

在網上世界,真理雖然未必愈辯愈明,但至少主張歪理的人和各大霸權的話語權還是很有限的。君不見某些在現實世界可以透過無止境的蛇宴和禮物攻勢搶選票的政黨,在網上世界的支持度幾乎貼地?原因不是他們沒有錢,而是他們在自由開放的平台上沒有可以說服到人的論述。同樣地,政府欠缺民意支持的政策,無疑是可以利用傳媒機器和立法會投票機器強行通過,但在網上世界還是被罵至焦頭爛額,有時政策甚至在現實世界中拋錨。

建制政黨和政府失去了網上世界的主導權,他們需要的,就是五毛打手。既然不能以理服人,便僱用打手「做媒」,企圖影響網上民情。

 

五毛就是打手

其實網絡打手在商業領域由來已久,很多企業也會僱用公關公司唱好自己、抹黑對手。根據現時的法律,只要沒有誹謗成分,那是容許的。不過,一如facebook請公關公司「唱衰」Google的事件一樣,曝了光的話,企業形象得不償失。今次專門為政府和建制派保駕護航的五毛公司曝光,雖然未知究竟他們的客戶究竟是政府、個別首長、中共、財閥,還是建制政黨,但這個政經利益共同體的形象已經大打折扣。如果是政府以公帑支付五毛,那更加是一年必須追究到底的政治事件。

五毛最多出現的地方是幾個主要討論區,因為相比起fb、微博、網誌和twitter,討論區的個人色彩比較淡、討論比較集中,容易引導話題。香港一些比較大眾化的論壇政論版已經被五毛攻佔,而「民風」最強悍的高登討論區,則發生過很多次「巴打vs五毛」的大戰(1)。

其實五毛在香港網絡上的影響力遠不如內地,因為內地資訊不流通,限制太多,討論道理的空間有限(例如有不合乎官方立場的討論會被刪除),加上內地網民花在入門網站的時間比香港網民多(2),他們比較容易受五毛影響。話雖如此,在香港的互聯網遇上五毛的機會也不少。網民還是需要小心他們的伎倆,不要被耍。

 

應付五毛手法

筆者在自己的網誌和不同的社交網絡上時會遇上不知是真心建制派或者五毛,面對他們的時候,我的處理手法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五毛因為是工作需要,他們的耐力比起一般的建制支持者強得多,而且看得出來有目的地擾亂討論。他們會有無限時間跟你糾纏,而且極盡挑撥之能事,所以如果發現有人不斷以流氓邏輯和人身攻擊跟你「打爛仔交」,反駁完他們的邏輯謬誤,然後講明不用再理會同樣言論便算。

二,如果有人以同樣的論調洗版,可選擇暫停其留言權限,因為洗版行為其實是妨礙正常討論的,這是所有網上平台的共識。

三,twitter上面那些突然開戶、突然大量發同一類帖的低級五毛,封鎖或者report spam吧。

四,至於討論區上的五毛,因為我只是「CD-ROM」(只讀不寫),所以見到討論區有心討論的人被五毛無止境的挑釁而離開,弄至「民不聊生」的時候,只好離開。高登討論區之所以珍貴,是因為那裏人流的確很多,而且用戶臥虎藏龍,令五毛那些劣幣驅逐良幣的策略未能得呈。

 

誰在害怕互聯網?

說到尾,互聯網這塊自由土地,仍未被政府和大財團壟斷話語權,是無權無勢的大眾最後的發聲空間。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政府開始想加強控制互聯網的原因——先有選管會打算規管網台,再有葛輝事件和取締網上惡搞作品的建議。政府這些舉動,加上五毛大軍曝光,其實是提醒所有習慣了網上言論自由的朋友,你們正在享受的自由不是必然的。

誰在害怕互聯網?看誰在搞小動作就知了。

 

 

(1)香港網絡大典「五毛黨」條目 :

http://evchk.wikia.com

(2)數據來源:Rick Martin, Chinese Internet Users Like Portals Best (9/6/2011)

http://www.penn-olson.com

文 庫斯克

編輯 梁詠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