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scape

  • 別讓孩子再向別人下跪

    .

    我看的時候雙眼都紅了。

    這些年來,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我的學生不需要再在通識課討論普選問題,他們不需再高喊要求普選。

    我多麼渴望,我今天的抗爭,會讓他們將來可以享有基本的選舉權,他們可以有平等的政治參與權,他們可以用選票表達意見,而不是每每要用自己的身體、尊嚴和淚水來反抗不公義的制度。

  • 康文署給我的回信

     

    Dear Mr. XXX,

    Thanks for your email of 12.1.2010 to our Ms. Randa Wan regarding the educational survey at the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HKCC) Piazza not being conducted smoothly on 11.1.2010.  Subsequent to our interim reply of 15.1.2010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ase, we would like to reply your enquiry as follows:

    Firstly, we are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caused to you and your students on the day as our contractor staff provided confusing information on how the survey can be conducted in the piazza.  We would facilitate school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do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related surveys in the piazza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need to maintain balance of different uses of the open area with high patronage of visitors and the public.  There are hiring areas, loading activities for our indoor and outdoor performances, emergency vehicular access (EVA) and Kowloon public piers along the waterfront within the piazza.  

    Considering the application for the request of doing educational surveys, we would liaise with school teachers and coordinators on i) purpose of the survey (a copy of the questionnaire needed for reference); ii) the no. of students engaged in the survey; iii) the potential targets of the survey; iv) the location for doing the survey; v) any helpers be arranged by the applicant to look after how the survey will be done on that day, especially large no. of small or young participants taking part.  The information helps us to ascertain whether the applicant needs to hire an outdoor facility to do the survey, e.g. promotion of commercial services and products.  Based on operational considerations, we will advise where and how the survey can be conducted in a safe and orderly manner.  Usually, we will inform the approved applicants not to conduct the survey near the Clock Tower front (which is part of the EVA),  public piers, in the two EVAs, hiring areas and arts and craft stalls at peak usage of HKCC Piazza.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survey are also required to wear identification badge, to be polite and not to cause disturbance to those visitors not willing to accept the interview.  

    The above conditions in general are applied for the use of public areas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the 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but special considerations may lie on the different locations, size and operational arrangement etc of individual venues.  So the applicant is advised to liaise with the venue management in advance.  

    Thank you for your concerns on the services of the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at 2734 2833  if there are any further enquiries.

    Regards,

    Shirley Choi
    Manager (Building Management)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

    沒有時間comment, 下班後才寫。

  • 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被打敗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我們失敗了,我們阻止不了小圈子特權階級斷送港人財產,用來興建一條成本效益存疑的高鐵,結果肯定得益的就只有地產商和工程界,而成本則由納稅人支付。

    我們阻止不了政府以發展之名,把菜園村村民五十多年的家園隨便毀掉。

    我們說服不了當權者把這個2009年才搬出來扮諮詢的方案叫停,好好討論一下不同的方案建議和論證建議書上真確性有問題的地方。

    我們做不到迫使政府詳細交代為什麼它在2006年的研究清楚而有理據地說明獨立路段的地底高鐵方案不可行,但2009年會突然間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以短期目標而言,我們失敗了;但以整個爭取民主公義的運動來說,失敗的不是我們,而是無恥的特區政府。

    真正失敗的,是抱頭鼠竄的官員和功能組別議員。他們每一次無視民意的利益輸送和高硬弓,根本沒有民意授權,每一次倒行逆施、違反常識的霸道做法,只會曝露他們的特權小圈子本質,讓愈來愈多人看到他們的真面目。

    * * * * * * *

    身體和淚水

    我們付出了自己的身體和淚水,只希望香港人會想一想為什麼有我們會有這樣的堅持。由2009年開始,很多人已經用最大的努力去呼籲大家關注政府方案的問題,這個努力沒有白費,事實上民意由一開始傾向支持政府方案,直到後來出現逆轉。

    我們付出了自己的身體和淚水,只希望換來香港人看清楚小圈子選舉制度的不義,希望大家看清楚為什麼一個有問題的撥款方案在大部份民選議員反對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那就是因為議會中有一半人是特權階級小圈子選舉來的。他們不代表香港人,但他們掌握了影響全港福祉的權力!

    * * * * * * *

    傳媒不會講為什麼要突破封鎖,還有之後的和平死守

    當電視和大部份報紙都在炒作示威者與警察衝突時,我很想告訴所有人,那是怎樣的一回事:

    示威者要求與鄭汝樺對話,但鄭汝樺不敢面對群眾。大量警察把昃臣道和遮打道封閉,想讓鄭汝華和建制派議員乘車離開。同時間,大批警察試圖把所有示威者阻離於遮打花園和皇后像廣場,差不多二千名示威者以於是反包圍警察的在昃臣道和遮打道交界的突出部。本來這個交界位置是佈滿了鐵馬的,示威者與警察爭奪鐵馬,儘管有部份人被胡椒噴霧射中,但因為民眾人數夠多,才能突破警察封鎖,把包圍圈合起來。

    為什麼示威者要這樣做?示威者不是暴徒,他們要做的事就是要求對話,而突破封鎖把路口合圍,是要求對話的不得已做法。為什麼示威者會不得已冒險爭奪路面的控制權?是因為現在的制道根本不能服眾呀!如果議會制度是公平的話,他們根本不用這樣冒險要求對話!

    當示威者能夠合圍之後,他們全部和平地坐下來等候鄭汝華出來對話,可是警察多次出動防暴警察嘗試在昃臣道出香港會的路口清場,因為示威者人數太多,而且他們和平地結成人鏈堅持死守,警察發現不可能短時間內抬走示威者,才會放棄清場。

    面對防暴警察清場,示威者和平地死守,這些故事主流媒體是不會告訴大眾的。


    上圖第3格所指的就是昃臣道遮打道交界的突出部 (圖片來源:明報 , 抱歉挪用了)

    * * * * * * *

    像壽西斯古般竄逃

    最後,我想說,我唯一真正感到失敗的,是和在遮打道近立法會一段防線死守的兄弟姐妹們目送鄭汝樺和建制派竄逃了。

    我們那邊沒有被防暴警察搬人,也沒有出現衝突,到了半夜十二時半,當我們看到警察把鐵馬推前,並不斷用大量電筒照我們的眼的時候,我們立即結成人鏈躺臥在路上,準備被清場,就在這個時候鄭汝樺和一眾建制派議員在大量警察包圍下在我們眼前竄逃入地鐵J1出口。我們都被警察的佯攻分散了注意力,而且我們也想不到他們最終會放棄光明正大的乘自己的車離開,而是在地道竄逃。就算我們看到也阻止不了,因為那個位置太窄而且有固定的欄杆,加上大量警察的人牆,示威者人再多也沒奈何*,看著他們抱頭鼠竄,心裡失落,那感覺大概就是挫敗感吧。

    我們失敗了,但鄭汝華和功能組別的蛆蟲更失敗,他們就像羅馬尼亞獨裁者壽西斯古般竄逃。他們根本沒有面目,更沒膽量面對人民。

    (*: Miss很早便想到了他們從地鐵逃跑的可能性,當時我不同意,認為他們為了面子不會這樣抱頭鼠竄的。很明顯是Miss對了我錯了。)

    * * * * * * *

    淌著淚繼續爭取

    朋友看電視見到包圍立法會的畫面,善意地sms給我,說快要結婚喇,要小心為上,你們兩口子都被警察抓走不好。

    那一晚我們有機會互相認識,當中有社工、醫生、教師、工人、學生、財經從業員、學者、傳媒工作者,我們期待對話,我們堅持靜坐抗議,我們都不是衝動的暴民。

    我相信每一個躺下的人都已準備好最壞的情況,我相信那一晚我們每一個人心裡或眼角都都在淌淚。現在,寫這一篇的時候,一邊寫,眼角是有淚的。

    我只希望,我們的失敗,會換來社會對政治制度的不公的覺醒和忿怒。

    我們看似失敗了,但我們絕不會放棄。過去這些事根本沒有人會理會,但每一次都會爭取到更多人的覺醒和對不公義的政治制度的反感,這絕對不是失敗。我堅信我們必須堅持下去,因為這是我們的香港,這是我的家人和下一代生活的地方。我們不以行動爭取更公平的制度,就是虧欠了下一代。

    * * * * * * *

    後記:

    本來標題是《我們的失敗》,那是因為寫的時候看著很多的圖片,腦裡便響起森田童子的《我們的失敗》和她的其他歌,本來想寫多一點森田童子的,不過那會引起更多的誤會。標題起得太差,干擾了文章的原意,所以改了。

    最後,有兩段留言,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fongyun:

    其實這一仗沒有輸。

    當年抗日的所謂「大捷」,有哪次真的完全打贏了日軍﹖大多都是「成功阻礙」日軍前進而已。就算台兒莊也是這樣,只要為日軍做成重大傷亡,拖延他們的步驟,就當贏了。因為這些拖延為抗日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整場反高鐵運動,片面看這一場戰役是敗退了,但在戰略角度而言,其實沒有輸。反而是開拓了更長的戰線。丘吉爾的話改幾個字,就很適合大家﹕

    「....讓我們勇敢地承擔義務,這樣如果香港和她的文化可以留存千年的話,人們仍然會這麼說:這是他們最光輝的時刻。」

    ricolee830104:

    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現在並不是結束,結束甚至還沒有開始。但現在可能是序幕的結束。)

    圖片來源: 蘋果日報(抱歉挪用了)

    他們為了什麼?


    眼淚為什麼而流?大家有沒有關心?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愛惜我們的香港


    男兒膝下有黃金,就算不完全認同他們,也請停一停,聽一聽他們的心聲


    示威的人們,能夠用來請官員出來對話的就只有自己的身體

    延伸閱讀:

    暴虐不仁。自作妖孽。時運極滯。非改不可。(陳電鋸)

    恥辱的印記 (tommyjonk)

    有多「暴力」?(fongyun)

    我們在現場,我們做見證 (johncoal)

    反高鐵的星星之火,將會燎原 (adrian)

    高鐵批準(准)撥款與林峰奪亞太最受歡迎男歌手 (鹿米館)

    世界最贵铁路香港高铁获批 数千名反对者广场抗议 (南方都市報) [我喜歡這個標題]

    連結:

    1. 這裡有一批拍得很好的相片,裡面的人,全都有血有肉。希望大家去看一看。(相片是all rights reserved,不要隨便使用)

    2. 竄逃

    i. NOW新聞

    ii. 地鐵站內慌忙逃跑

    iii. 有市民在地鐵車廂內拍到他們搭地鐵的短片 [連結](內有粗口,慎入)

  • 反對現行高鐵方案的理據

    轉載自:反高鐵停撥款街頭版宣傳                                                                                                                                                

    今個星期五六日,大家繼續努力。

    我們要反對的,不只是高鐵,還有這個不公義的私相授受的特權政治制度。

    * * * * * * * * * * * *

    題外話:

    一直想寫關於前水警總部(現稱"1881 Heritage")的「保育」,不過因為帶學生去考察,不想他們看到我寫什麼,他們就在報告迎合我的想法,所以等大家交了功課才寫。

    從這個「保育」項目可以以小見大,看到香港很多的現象。

  • 有關鐘樓廣場管理問題的信

     

    這是我和學生在尖沙咀鐘樓做訪問被驅趕之後寫的信, 收件人是「高級經理(香港文化中心)場地管理」溫女士, 那是我在政府名冊上找到文化中心最高級及職權範圍最合適的高級公務員。

     

     

    Dear Ms. Wan,

     

    I am a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and a writer of a local magazine. On 11th January 2010, at 3:00 pm I led a group of about 40 junior secondary students in school uniforms to the open area of Cultural Centre to conduct a survey on the public opinion on conservation of the former Marine Police Headquarters Compound. When the survey began, a security guard warned us that such an activity was prohibited in the area. Despite knowing the purpose of our survey, she requestedus to move to the area around the Clock Tower. When we moved to the open area around the Clock Tower, an officer in suit, together with a security guard also asked us not to do the survey although I have already stated the purpose of our activity.According to the officer, we must apply for a permit to do so.

     

    Their actions caused a lot of disturbance to the activity.I would therefore here, to ask you to clarify the following points:

     

    1.Is there any existing regulation that schools or students must obtain ‘official permission’ when doing surveys for educational purpose in public open areas managed by LCSD, under the condition they cause no disturbance or nuisance to the public? If yes, please suggest.

    2.If the answer to the above question is “yes”, is this a policy applicable to all public open areas managed by LCSD?

    3.If there is no such territory-wide policy, is the officer authorized to disallow students to conduct a survey there?

     

    There are thousands of surveys being done by secondary students in public open areas every year. Such educational activities can hardly cause nuisance to other users. I believe that the society would not expect that schools or secondary students need to have permits to do any survey or interview in public squares and parks.

     

    Please be informed that your reply might be publicized in the media.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Thank you.

     

    Yours sincerely,

     

    XXX(my name)

    連結:

    有關事件之來龍去脈請閱 今天我和學生被驅趕

    tommyjonk代勞的中譯本

  • 今天我和學生被驅趕


    今天帶學生到尖沙咀考察前水警總部(現稱1881)的「保育」,其中一個環節是找途人做一些簡單的訪問。

    原定做訪問的地方是在1881的廣場,不過他們很禮貌地婉拒了我們,這個我不打算為難他們,因為他們有免費導賞團,那是考察活動所需要的,所以接受了。

    後來我計劃在文化中心的露天地方做訪問,那是公眾地方,應該沒問題吧。當我們一班正正經經穿著校服的初中生真的在那裡做訪問的時候,有保安走過來說不可以做訪問,並提議我們到鐘樓那邊做。

    因為時間緊迫,所以沒跟他們理論便移師鐘樓做訪問,那是保安建議的地方,而且那是由小到大印象中廿四小時開放、公眾可以自由出入的地方,應該沒問題吧。

    誰料當我們一開始做訪問,一個保安和一個穿西裝的類似主任的人走過來說這裡也不可以做訪問,「如果要做便要申請」。我問他們「那麼是不是我們眼見到整個地方都不可以?」他說「是」。

    這時候一個學生問「為什麼公園不可以做訪問?」

    這個問題問得好啊。可是我們的行程太緊迫,所以我不打算像平時一樣叫這些前線人員叫個話事人來跟我理論。我問他:「那麼天星碼頭不是你們負責管的,我們去那邊做可以吧?」他說那邊不關他們的事。

    就是這樣,我們由文化中心的向梳士巴利道的露天地方被趕到鐘樓,再由鐘樓被驅逐到天星碼頭,忽然間我覺得自己好像圈圈功信眾...


    我不叫他們找上司來講,是因為帶著四十個初中生,而且時間緊迫,不能跟他們慢慢磨。不過回到家中,我打算寫一封投訴信,詢問康文署:

    1. 鐘樓四周的廣場屬於什麼性質,是不是屬於「公園範圍」?
    2. 他們根據什麼條例或原則禁止一班穿校服的學生在這個廿四小時開放的公眾地方進行訪問?
    3. 如果真的有條例授權他們這樣做,那是不是一個署方的政策?
    4. 如果這是一個政策,那麼是不是適用於全港的康文署管理的開放空間(open space)?

    如果3或4的答案是「是」的話,那麼我必須向署方、傳媒及立法會議員反對有關的不合乎人性的僵化政策。

    如果3和4都不是,那麼我有理由相信是外判管理公司人員或署方人員不合理使用酌情權,超出合理範圍妨害市民使用康文署設施,那麼我必須作出投訴。



    從什麼時候開始廿四小時開放的康文署廣場不歡迎進行教育活動的?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以為是公眾地方的鐘樓廣場不再是公眾地方?

    難道除了行行企企和遊客拍照之外,任何活動都要申請?

    我知道外判的保安員也只是要搵食,怕有圈圈功來練功害他們背黑鑊,所以什麼也說不行,但負責管理的署方呢?

  • 電車拖卡巡禮(真正最終回)

    終於等到這一天。

    那天一邊吃飯一邊看這個節目,我突然大叫一聲,Miss以為有老鼠小強之類,嚇壞了。其實就是看到以下片段(由5:26開始播)。終於看到有電車拖卡的電視畫面了!!

    我的《電車拖卡巡禮》系列終於可以含淚完滿結束了。歡迎各位七十後繼續扮未聽過電車拖卡,或者否定電車曾經有拖卡這鐵一般的事實。

    連結:

    電車拖卡巡禮 (1)

    電車拖卡巡禮 (2)

    電車拖卡巡禮 (3)

    電車拖卡巡禮 (4)

    電車拖卡巡禮 (5)

    電車拖卡巡禮 (6)

    電車拖卡巡禮 (最終章)

    .

  • 推薦:高鐵問題youtube短片

    .

    有關高鐵問題的youtube video很多,這一條是present得最清楚的,所以在這裡跟大家分享。當時講的造價是400億,現在已經是六百幾億了。

    .

  • 沒有普選真好 (高鐵gogogo! yeah!)


    (1) 沒有普選真好


    2009年12月2日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開會審議高鐵669億撥款。按朱凱迪的整理,目前的投票形勢是十二票贊成、九票反對、兩票未確定。贊成的包括民建聯六票、工聯會兩票、劉健儀、石禮謙、劉秀成、劉皇發。

    這就是我們的立法會!這就是不代表我們的立法會!這就是他們不想有普選的原因!

    香港人,你們要不斷替特權階級付賬,還是要爭取自己的話語權?


    ==================

    (2) 一人一信行動

    (雖然遲了貼,雖然知道在這不民主的制度下這根本是浪費時間,但我們仍然應該表達我們的不滿)

    (轉貼自Facebook via 熊一豆 )- 最後機會:一人一信叫停高鐵撥款

    行動: 傳送電郵給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成員,要求他們在12月2日的會議否決669億高鐵撥款。

    ##步驟一: 撰寫新電郵,Copy and Paste 以下工務小組成員的電郵地址至收件人(to)一欄:

    (已加入各大傳媒的電郵地址)

    f_pwsc@legco.gov.hk, rctho@capitalchina.com, ahtat@dphk.org, info@liwahming.org.hk, jkstolegco@gmail.com, chengkarfoo@dphk.org, nwkam@dphk.org, chankamlamlegco@yahoo.com.hk, hokming@ntas.org, ipkh@dab.org.hk, yctam@dab.org.hk, info@starrylee.com, garychk@dab.org.hk, albert.wychan@yahoo.com.hk, cyd4hk@gmail.com, chantanya@civicparty.hk, contact@alanleong.net, khwong@ftulegco.org.hk, kkwong@ftulegco.org.hk, patricklau@gmail.com, leungkl@leungkl.org, miriamlau@liberal.org.hk, ttfok@netvigator.com, arazack@netvigator.com, iplau@reginaip.hk, pau@rthk.org.hk, forum@appledaily.com, news@oriental.com.hk, news@the-sun.com.hk, editorial@mingpao.com, feedback@singtao.com

    ##步驟二: 在主題(subject)輸入「請於12月2日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會議否決高鐵撥款」

    ##步驟三: 在電郵內容寫上你的名字及反對高鐵撥款的理由。


    ==================

    (3) 我是一名選民(雖然他們只代表特權階級,不代表我)


    這是我的email內容:


    議員閣下:

    我是一名納稅人,也是一名選民。

    我衷心希望各位有權投票通過撥款的議員,認真考慮否決撥款,促使政府作更廣泛和公開的諮詢,作更客觀深入的政策論證,考慮其他更經濟而且減少擾民的方案。

    現在的高鐵方案已給人奉中央政府和特區權貴的指令,
    替少數富裕階層開路直達西九龍的印象。總站選址西九龍令建設成本大升,669億的高鐵香港段每公里造價全球最貴,也是回歸以來最大的一筆過支出,相當於2009-2010年度政府總開支的四分一。

    多個團體建議不穿過九龍市區的替代方案至少可以節省三分一至一半成本,而且對市民造成的侵害較小,如果政府把節省到的成本用於紓解民困、拉近貧富差距、改善七百萬人的房屋、教育、醫療、就業及社會福利,對於整體社會和諧和可持續發展更有幫助。現在的高鐵方案已經引起市會廣泛的關注甚至不滿,公眾已把矛頭直指政府和有可能支持撥款的閣下,這些助紂為虐、劫貧濟富、濫用公帑的批評,難道是向市民負責的閣下想得到的嗎?就算閣下不是直選議員,也請考慮一下市民對此計劃的擔憂和不滿!

    市民K上


  • 龍門大酒樓


    住在灣仔廿幾年,從未見過龍門大酒樓有這麼多人,事關龍門很快便結業了。現在的龍門有點像牛頭角下?,就是拆卸之前有很多人來拍照和吃飯。龍門和牛下的特色也有點似,就是舊,舊的意思是它本來是新的,跟同期的同類沒什麼分別,不過時移世易,同期的同類都消失了,它們便成了獨一無二,加上時間的痕跡,它們便成了景點。

    龍門的特色是其七十年代的風格,裡面還是有很多龍、鳳、仙、人的木雕,拍黑社會片一流。說到黑社會,廿多年前龍門酒樓門口的確是有人被尋仇斬死。

    龍門的特色是沒有什麼管理,包括服務、食物品質、清潔等都好像沒有人管理似的。那裡的服務和衛生,可以當做一種「特色」吧,至於食物,不是沒有好東西,不過要碰運氣,運氣不好的話,點的食物水準可以差得難以想像。印象中,比較「可靠」的食品只有砵仔焗魚腸和外賣叉燒飯。

    價錢呢,這個嘛,看你如何計算。如果只計食物、服務和衛生,絕對不是value for money;如果想感受一下懷舊氣氛的話,加上其時日無多,可能break even。

    看報紙說龍門近兩年開始蝕錢,那很正常,同一區內,幾乎所有酒樓的服務、食物、衛生也比它優勝,價錢也不比它貴,賣掉重建,其實也沒有什麼可惜的。不過,如果想去看看七十年代酒樓裝修風格的話,不妨去光顧一下,畢竟這類酒樓已經不多了。

    http://tct.wanchaiinfo.hk/gallery/10/10-503.jpg
    相片來源: 傳統歷史文化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