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 玩轉白宮 - 蜘蛛女大戰尼克遜

    Kirsten Dunst , Michelle Williams and Dan Hedaya as Richard Nixon in Dick
    Kirsten Dunst, Michelle Williams and Dan Hedaya as Richard Nixon in Dick

    在HBO看到這套1999年的喜劇,真的是滄海遺珠。

    故事是講述兩個中學女生,原來就是化名「深喉」,在水門事件中把爆尼克遜大鑊的人。當然,兩個天真無邪的女學生,是誤打誤撞之下,把美國史上最大的總統醜聞捅出來的。整個故事輕鬆有趣,從兩個天真少女的角度看國家、民主、政治,貫穿七十年代的流行符號、大麻、迷幻和越戰。看得開心,不失為假日休息的選擇。

    女主角是Kirsten Dunst,99年的她,比2002年拍蜘蛛時更漂亮。

    玩轉白宮(Dick) 電影介紹:imdb

  • HKIFF - 立喰師列傳


    看<立喰師列傳>為的是「押井守」三個字。你可能不認識押井守,不過你大概會聽過他的代表作<山T女福星>(TV及劇場版)、<機動警察>(TV, OVA及劇場版)、<攻殼機動隊>(TV及劇場版)等。押井守被譽為大師,是因為他的作品風格--在商業化和藝術手法之間取得平衡,賣座元素和個人風格兼備。

    不過,他的一些較為個人的作品,個人風格十分強,不是人人吃得消。<立喰師列傳>便是一個好例子。片中使用大量真人畫面和CG,動態畫面很少,多是固定畫面加上小部份動作,表達手法有點像早期的Flash動畫。

    那麼,「立喰師」是什麼?

    那是作者虛構出來的一種職業,立喰師的專業是吃霸王餐。作者透過不同的立喰師和不同的食物來說近代日本社會的變遷,由街邊麵檔、牛肉飯到漢堡包,表達手法非常「玩野」,也可以說是惡攪。

    無可否認,大師級的惡攪的確攪得有風格、言之有物,不過,真的不是人人都接受得到。全片由第一秒到最後一秒都以急口令式旁白交代所有事情,因為只有英文字幕的關係,看得畫面便看不了字幕。試想像一小時四十五分鐘,全程每五秒看二十個英文詞語,當中還有很多日文譯英文的奇怪字....

    看完的時候,真的有點想嘔。

    延伸閱讀:
    <語言>之一-英文 (marcellabear)
    立ち食いし列伝(Phoxar Allen)

    tag:

    HKIFF Link

  • HKIFF - 完全選舉手冊

    我的HKIFF 07完了,我的四齣戲是:

    完全選舉手冊立喰師傳愈扮愈開心求學不是求分數?

    先寫<完全選舉手冊>。


    完全選舉手冊講述一個空降市議會候選人的故事。這位政壇新人,因為出身東大,被自民黨選擇空降市議會的補選。看他和太太如何站在街上叫咪、如何與自民黨的選舉團隊相處、如何與不同的地方人士打交道、黨團之內的論資排輩,是一課有趣的日本政治精讀課。

    如果看過《加治隆介之議》的話,對於戲中那些叫咪的技巧、後援會組織、論資排輩、地方團體一定覺得熟口熟面,但即使對日本政治沒有認識的話,也算是一次不錯的日本地方政治速成班(不包括市級以上的選舉)。

    戲中的候選人山內和彥,老實說,有點騎呢,而且完全沒有地方聲望,不過,他的唯一本錢如戲中的地方人士說,是「自民黨」三個字。自民黨的人力物力,以及組織力,令騎呢的山內先生勝過多年經營的地區人士。當然,當時小泉氣勢如虹的改革運動也有關係。其實,選舉的不是山內先生,而是自民黨,所以片中差不多有三分一時間他是要看上至在任前輩,下至助選團的面色。

    候選人不是關鍵,這就是政治。

    以選票數目計,戲中的市議會補選規模相信和香港的區議會選舉差不多,都是五萬票左右,大約等於香港一個區議會選區的票數相約。不過,以權力而言,則差天共地,日本的市議會有權決定公共開支的運用,香港的區議會只是諮詢機構,可用的公共開支只涉及規模小得可憐的花槽和晨運徑。這難怪即使票數差不多,但日本的地方選舉比香港的專業、搏盡得多。

    延伸閱讀:
    戀戰區選 (Roundtable)
    加治隆介之議 (弘兼憲史著)

    tag:

    HKIFF Link

  • 竊聽者 The Lives of Others

    mov

    年初一看的。

    內容大家都應該很清楚,不在這裡多說。看的時候,不其然想到我們的國家。究竟我國有多少人被開file跟進?天曉得。

    不過,在豆瓣看到轉貼自由派學者王怡評論這電影的帖子,說到:

    1989年的柏林牆和天安門,多納斯馬克和我一樣是個中學生。他是"後柏林牆"一代,我是"後天安門"一代。我真能體會一個"後柏林牆"時代的青年導演,也能拍出那樣椎心刺骨的創傷。


    王怡的blog已經掛了(不知是不是因為被block),而這個轉貼仍然在豆瓣中健在。我們頭上的一片天,有時藍,有時灰。

  • 一年豪一次 - 電影節又到了!

    聲明:以下電影只是小弟有興趣看的,即是說小弟仍未看,所以不代表一定好看。

    全球化類

       
    不公平咖啡          全球化大出賣          審判IMF

    邊緣類   

     
    變態者電影指南  性工作者十日談

    中國類

     
    小說                      十三棵泡桐

    期待類



    唱盤上的單行道
    (期待原因:香港回憶)



    愈扮愈開心
    (期待原因:愈笨愈開心導演作品)



    完全選舉手冊
    (期待原因:日本政治)



    FU*K
    (期待原因:多角度認真分析FU*K這個最常用英文字)



    立喰師列傳
    (期待原因:押井守)

    詳情請參考HKIFF網頁

    另外,請大家bookmark這個把web 2.0力量應用在HKIFF上的電影節網上筆記連線

  • About a Boy


    (圖片來源: imdb.com)

    終於看了About a Boy(單親插班生)。一個不為世俗所限的無聊男人,遇著奇怪可愛小孩,互相從對方身上發現新的價值觀。

    其實教書也是如此,不時遇到思想新奇有趣,又帶點可愛的少年人。他們向你學習,你也從他們身上發現一些你早已遺忘了的想法,也從他們的缺失中提醒自己的不足。

    有本書的書名的中文意思大約如此:我應該知道的事,都早在幼稚園中學到了。

  • 生日快樂-(無spoiler版)

    (沒有spoiler,如打算看此片,可以放心閱讀,但請先看[預告片])

    前言:男女關係,本來就是無限惆悵。



    剛看了<生日快樂>的優先場。

    整套戲的氣氛可用惆悵二字概括,而這二字偏偏就是男女關係的代表。你愛一個人,那個人未必愛你,即使兩個人相愛,大家對愛的看法也可能不同,結果是更多的惆悵。

    外人眼中的一對壁人,他們會做情侶會做的事,可是女方一直堅持大家是好朋友或者比好朋友更好的朋友,為的是不會分開,因為她欠缺了發展一段關係的信心和安全感。而男方一直在要求一段男女朋友關係,可是他又一邊等一邊換畫。

    兩個人的關係似乎一直維持在均衡點上,直至男方說要跟別人結婚了。

    整套戲配合了白色和灰色的畫面,滲透著淡淡哀愁。兩個人因為觀念不同,愛的方式也不同。如果愛不是佔有,最終都會在愛情的遊戲規則下成為敗方。抱歉用了敗方這字,不過當大家看到預告片中的小米(劉若英),你應該會同意。


    建議(1):可考慮入場觀看,在哭訴那場之後離場
    建議(2):只看預告片
    建議(3):找來劉若英寫的原著短篇小說,讀完有興趣才入場看。

  • 生日快樂-誤把XX作善良

    (內有spoiler,如打算看此片,建議不再閱讀,但可先看[預告片])

    前言:男女關係,本來就是無限惆悵。

    剛看了<生日快樂>的優先場。

    整套戲的氣氛可用惆悵二字概括,而這二字偏偏就是男女關係的代表。你愛一個人,那個人未必愛你,即使兩個人相愛,大家對愛的看法也可能不同,結果是更多的惆悵。

    小南(古天樂)和小米(劉若英)是外人眼中的一對壁人,他們會做情侶會做的事,可是小米一直堅持大家是好朋友或者比好朋友更好的朋友,為的是不會分開,因為她欠缺了發展一段關係的信心和安全感。而小南一直在要求一段男女朋友關係,可以他又一邊等一邊換畫。

    兩個人的關係似乎一直維持在均衡點上,可是最終小南跟小米說他要結婚了,這段做愛做的事的關係便了結。兩個人只會在對方生日的一天送出一個祝福短訊,那一年一次的祝福,也成了一年一度的自我安慰,當兩個人不再一起,生日便成了掛念的理由。

    整套戲,配合了白色和灰色的畫面,滲透著淡淡哀愁,兩個人因為觀念不同,愛的方式也不同,小米的愛是不佔有。如果愛不是佔有,最終都會在愛情的遊戲規則下成為敗方。抱歉用了敗方這字,不過當大家看到預告片中的小米,你會同意。

    在預告片中,小米在小南的留言信箱失聲痛哭,質問小南為什麼要告訴他將會結婚。如果你入場觀看的話,劉若英收線後請立即離場,因為之後的結局可能會完全破壞你對這齣片的評價,這是說真的。

    <生日快樂>的結局把本來前八成時間的85分倒扣80分,十分可惡。本來小南在失望之下選擇做XX(大家可自行填寫XX代表的二字),神憎鬼厭,而小米成了因為不肯遷就遊戲規則的敗方,是一個令人惆悵但成功的結尾,可惜結局誤把XX作善良(或者誤把善良作XX),85分香港愛情片,慘變5分老套公式化韓片。

    那種「我好偉大」的絕症結局,不論港產片抑或韓片都已被用盡用爛,觀眾不再感動,還要在故事應該結束之處,強行加入一次如此的韓式反高潮,失敗。

    建議(1):可考慮入場觀看,在哭訴那場之後離場
    建議(2):只看預告片

    後記:
    kagray說原來劉若英的原著短篇小說結局也是如此,也許在她寫那的時候,韓片還未玩爛死人橋段吧。如果不跟原著又會fans被罵,兩難也....

  • 終於欣賞到"我阿媽發仔瘟"

    終於在衛視爛片台(NOW 139台)欣賞到傳說中的爛片經典<我阿媽發仔瘟>。

    果然是名不虛傳.... 裡面的gag爛得可怕,要笑只能笑編導眼低手更低,而主角William Hung,做戲好像初中生入camp做話劇一樣,完全交不到戲。當然,William Hung的業餘騎呢演出,可能就是一個賣點。另外,他唱的"She Bangs!"改篇的「燒餅歌」,完全沒有他唱She Bangs!的神緒。

    還有,裡面有一些專業演員的NG位,例如唸對白不夠順暢,正常導演不可能收貨,但竟然在戲中出現。相信導演真的眼低手更低。

    上網找資料,發現原來有個金話梅獎:

    相對於成本和導演名氣,<阿嫂>應該才是真正爛片王。

    資料來源:http://hkcm.hkehost.net/forum/viewthread.php?tid=85492

  • 無間傷城

    mov
    (溫馨提示:有少許劇情,不過沒有太大關係)

    傷城擺明車馬不是一套懸疑片,也不是一套雙雄鬥志片,而是一套劇情片。

    傷城一開始便告訴大家兇手是誰,然後再告訴大家犯案手法和動機是什麼。那麼,看什麼好?看的就是一個要欺騙全世界,包括身邊最親和最聰明的人,還有無限的矛盾和內疚。

    喂,乜咁似「無間道」既?

    係呀,說故事手法和拍攝手法都係「無間道」。

    不過,似「無間道」也未必是壞事,至少拍得出「無間道」的功架。

    不過,似乎它做不到「無間道」由頭貫徹到尾的張力(無間道也是一早知道誰是真兇),到了大約70%時間,便要呆看文戲,看基度山(梁朝偉)如何對著爛攤子內心掙扎,等大偵探金田一(城武)走出來告訴大家一早已知的真相,的確有點悶。

    如果是無間fans,也可一看的,畢竟它是聖誕節唯一一套正式的港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