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

  • 中學、平安米、搬屋

    分別看完了張虹的三齣作品,感受良多。

    三齣電影都是"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紀錄片,即是拍攝一方不會跟被拍者溝通,盡量不影響被拍者的行為,務求拍到被拍者的真實一面。

    <中學>

    片中兩間Band One名校,其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為什麼學生上課時的表現像行屍走肉,為什麼早會訓話像監獄風雲,為什麼用難聽得很的英語授課,為什麼學生在話劇中表現出大有問題的價值觀?

    也許不是學校的問題,也不是教育制度的問題,可能這是社會的問題。說是社會的問題,其實即是沒了等於沒說。

    當看到片中跟學生"講數"成功的老師,教得有Heart的老師和滿腔熱誠的音樂導師的時候,我想無論制度如何僵化不濟,也有"人"撐住。

    慶幸我的中學自由得有點"無王管",讓我過了一個快樂的青春期。

    <平安米>

    一句說完:盛夏時節,要八千多個長者由清晨四時輪候到下午三時,然後要抬八至十六公斤米回家,折墮折墮折墮。

    <搬屋>

    說的是牛頭角下村的一群貧困長者的故事。不是由導演引導,簡單而真實的談話,道出了無限的蒼涼,比新聞節目煽情的訪問更震撼。

    沒有了社工,這班跟外界隔絕的老人家被騙錢時﹑被家人虐待時﹑不懂看政府英文信時﹑遇到煩惱時還可靠誰?忽然有衝動去當義工。

    <平安米>和<搬屋>在7月4至6日繼續上映。

    <中學>將會在8月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