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ly 2005

  • 和孩子玩耍

    (1)

    今天跟兩個小孩子和他們的媽媽玩飛行棋,對於小孩子來說,一舖飛行棋的勝負頗為重要,擲到什麼點數、吃掉誰、被誰吃掉,都十分肉緊。相反,成年人只是一笑置之,倒是享受見到小孩子們為著這個簡單古老的遊戲著急。

    小孩子為了小事著急,同樣為了小事滿足;成年人為所謂大事著急,卻從不滿足。

    (2)

    後來我自己帶小孩子外出,問他們想吃Pizza或是麥當勞,他們說麥當勞,原因是Pizza貴。我買了食物回來,哥哥說多謝。這就是家教了。

    (3)

    和他們到公園玩。因為是中午一時,烈日當空,沒有幾個小朋友,所以他們央求我一起玩捉,不想掃他們興,所以便答應了。我跑得比他們快,加上面子問題,我從沒有「何」過(海外朋友不會明白這個字,是「免被捉」的意思)。玩了不久,已經汗流浹背,累得要命,他們還好像樂此不疲的狂跑。我想起亞視<再見艷陽天>中秦沛就是跟孫兒玩捉迷藏心臟病發死了,所以當他們說要休息的時候,我有一種拾回老命的感恩。

    可能他們覺得累(也許是見我累),他們改玩了另一個「靜態」玩意,就是被捉的人在遊戲架上,捉人的人在地面,於是大家好像成龍的電影般爬上爬落,又左閃右避。為了令他們玩得開心,我不時要扮避不開,不然整個下午都會是同一個人做捉,老鼠拉龜。

    (4)

    回程的時候,帶他們到社區中心看看有沒有可上網的電腦,讓他們可以做網上暑期作業(這就是所謂數碼鴻溝),可是那個中心門口有告示說「請先弄熄煙頭」,而門口的煙灰桶又真的有不少煙頭。看來這個中心的主要對象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吧,讓他們入會,日後學歪了不知如何跟他們父母交代....

    問職員小姐關於上網的問題,她說要每小時2元。嘩,那麼貴,整個暑假,兩兄弟,豈不是要差不多一百元?還是下次去看看其他社區中心或者民政事務處(我的老地方)好了。

    其實對於他們來說,能免費上網,又不用花錢搭車去的地方真的難找。唉,用工作紙也許對他們會好一點,至少他們的媽媽懂得替他們對功課。

    (5)

    玩完,我累死了,他們還有精神看卡通。不過累還累,還是開心。

     

  • 轉載:<DIY編輯手記 (二之二) :Xanga大不同?
    --領男 (香港獨立媒體)

    過去八個月,編輯們感覺最吃力的工作,是要組織 一些平時好少寫野,但間唔中會寫兩隻字的朋友參與民間記者的行列。從觀察青年朋友們婉拒加入的反應,發覺原杖有不少原因令他們否步。其中一個理由,係青年 的一群總有些莫名的膽怯,沒有信心把文章或意見表露在公眾之前,由此區分出寫blog及寫xanga兩個世界。

    校園內大多數同學都知blogger.com為何物,但總會對它敬而遠之。人們有一種誤解,以為inmedia跟blogger.com都是專門討論國家大事的平台,而自己不過是small potato,都是寫寫私人日記罷了。他們常用的網上平台是Xanga, Xanga.com的的功能基本上跟blogger.com無大分別,可以 upload圖片、音樂、連結同好等,基本上blogger.com跟Xanga在功能上大同小異。

    然而,會在xanga.com寫文的香港青年人,似乎遠比blogger.com多。 根據自己的觀察,身邊有不少同學很勤力寫xanga,視他們的地盤作交友場所。我讀他們的Xanga,發覺一篇短文可以有二三十個回應,而且更新速度很 快。雖然從主流媒體上看過家長及教學團體批評網上日誌毒害學生,說學生在網上寫作時經常夾雜甚至任部使用廣東話,令語文水評下降。但他們一於好少理,依然 努力記述每日刷牙食飯訓覺再加句:「今日好開心呀.....」幾行收筆。再看看他們的連結,數量多得驚人,論網絡,相信玩開xanga的朋友遠遠比在 blogger,com寫作的香港人廣闊。

    這群年青的xanga常客,雖然自認small potato,但文章一點不薯仔。不少文章,只要轉一轉角度,改頭換面就係一篇好的民間報導。問題是我們應怎樣將這般力量轉化為有批判、反思熱情的媒體力 量。如何令年輕的朋友有勇氣加入公共討論?老實說,這是一個又老又複雜的問題。至少年青人對xanga及blog的誤解,是我一直處理不了的課題。

  • 三更之回家

    終於看了。說的不是什麼妖魔鬼怪,而是不容於世的愛和信念。
    片中的黎明頗恐怖的,那年的影帝,他真的實至名歸。

    想了很久才明白那個小朋友是什麼的一回事。對比整套戲,這部份顯得有點畫蛇添足了。

  • 酒佬日記

    死肥仔.... 死大隻佬....

  • 帶門匙

    將會有四天,家人全都不在香港。這四天一定要記得帶門匙。

  • 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