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域的社會文化對貧窮有不同的標準。較富裕國家的窮人和發展中國家的窮人相比,他們的生活可能不算貧窮。但當這些窮人與國內收入較高的人相比 較,他們的資源明顯較少,出現相對不足。處於相對貧窮的人,生命未必存活有即時危險,但是一個社區的相對貧窮越嚴重,就越表示資源分配的不平 均......對社會的穩定發展不無影響。 」(樂施會)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香港(以相對貧窮概念劃分的)貧窮人口已突破112萬人,即收入少於全港相同人數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的住戶佔全港住戶18%,比1991年的11.2%,上升接近五成,其中每月收入少於四千元的住戶數目就超過二十萬個。」(香港社聯) =============================================================== 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2004年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是$15,500(統計處),那麼一半便是$7,750,而不是$4,000。如果以$7,750為貧窮線,香港的貧窮人口豈不是過半?為什麼社聯的數字這麼奇怪的? 另外,我決定不在筆記寫堅尼系數了,以免日後在試卷中出現朗尼系數或者傑斯系數。 寫「貧與富筆記」記事(1)
Day: December 6, 2005
-
相對貧窮
Tags
bike
blogosphere
blogsphere
book
books
brothersister
china
cityscape
eduaction
education
election
Entertainment
ezone
facebook
food
game
games
hk3teachers
hkoriginals
liberalstudies
life
marriage
media
menwomen
mobile
movie
movies
music
photography
politics
push
religion
society
travel
tv
wanchai
web
十九站生活
含淚系列
小店風情
庫說通識
生活推介
精選
通識
通識版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