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August 2006

  • ºôºK ~ 24-8-06

    ·R±¡¥þ«O, ·R±¡­«¶Ë (¥v¥S)
    ¥v¥SªºFreakonomics¡A¤@©w­n¬Ý

    ¯S§O³¡¦ì (Miss Lee)
    ¡u¨C¤Ñ¤½¨®ªº¼s§iÁ`´£¿ô¨k¤k­¼«È¡A¤k©Êªº¯S§O³¡¦ì«D±`±Ó·P¡v

    ½Ð¤Å嘥®ð (Sidekick)
    ¡u¦pªG§A¬O¡§±½Åª¡¨ªº¤H¡A½Ðª`·N¡v

    ¥¿¤Ï½×ª§¬Ý°Ñ«ô¹t°ê¯«ªÀ
    (§d°¶©ú)
    ¡u¨C­Ó°ê®a³£¦³°O©À¬°°ê®½Âߪº³]¬I¤Î»ö¦¡¡A¬°¤°»ò°ß¿W¹t°ê¯«ªÀ¤Þ°_°ê¤º¥~¦p¦¹¤jªº¾_Àú©O¡H¡v

    ­±¨ã (queenopoly)
    ¡u­±¨ã¤@, ¤G, ¤T, ¥|¸¹, ¦b¬Y¤½¥q¬£¹ï¤W¥Î¨ì¤F¡C¡v

    ±q¬P¤§¤l¤W¤j¾Ç¨ì¼b¤§¤k³Q°½©ç (hystericireul)
    ¡uªÀ·|¨Æª«½ü´Àªº³t«×¤S¬O¨º¼Ëªº°ª¡A­P¨Ï§Ú­Ì¤£±o¤£¥H³Ì§Ö±¶ªº¤èªk¨ÓÄvª§¢w¢w¼Æ¦r...¡v

  • 本末倒置-美女班房與女王(2)

    說完美女班房,說女王的教室。

    女王教室之所以受注意,也是因為那種「人做我唔做,殺出新血路」的做法。

    看女王的第一集,真矢老師說「社會中只有6%的人能夠享有特權」的說法令我對這套劇另眼相看,因為我也相信這一套。

    劇中真矢老師的「教學手法」當中,有些其實在香港也很常見,例如成績好的人可以先選座位、全班連坐受罰、叫學生寫紙供出賊人、暑假長期補課等等,這些做法的確有其合理性,運用得宜的確有正面效果。

    可 是真矢的另一些「教學手法」則大有問題。例如當眾評論學生家庭背景、出言挑撥分化學生、以侮辱性字眼責備學生、隱瞞學生偷竊行為並以此要脅學生當間諜等。 有人說這些做法的最終目的其實是想女主角神田和她的同伴學習自己面對問題,不應只看手段而不了解背後動機,況且最終神田同學也明白老師的苦心,成長起來云 云。

    問題是,十二歲的學生,面對公開的羞辱、分化、孤立,是否一定會像神田同學一樣,置之死地而後生?不要說十二歲學生,一個廿二歲成人 聽到那些侮辱字眼也會心跳加速。而那些分化孤立,根本不是學生的問題,而是老師運用權謀造成的。一個十二歲學生,面對大半年的人為的排擠和孤立,心靈創傷 是必然的,但能否「想通」老師的苦心,浴火重生,卻不是必然。

    為什麼我們應該相信為了學生的成長,便要他們經歷由老師以權謀和欺詐造成的互不信任、侮辱、仇恨?置之死地,是否真的可以後生?只怕置之死地之後,埋藏一班小學生心中的是自私、仇恨、欺詐,而不是導演預設的「成長」。

    劇中學生因為仇恨動粗,重創無辜的神田同學,血流如注;又或者好像惠里花同學,被真矢迫得發狂,在課室灑汽油打算玉石俱焚,還點著打火機與真矢對峙。如果神田受傷導致內永久損害、如果惠里花的打火機火力猛一點,真矢的教學便真的「置之死地」了。

    不少人看女王教室拍手叫好,是因為他們認為現時的學生太軟弱無能、驕生慣養,不吃點苦頭不會學好,於是他們認同真矢的冷酷和欺壓手段,認為這樣跟送學生參加紀律訓練道理一樣對學生好。

    目的正確不代表手段一定正確。為學生好不代表要把他們推至崩潰邊緣,更不代表要他們提早學習不信任和欺詐,紀律訓練不會教這兩項東西的。

    看 女王教室的時候,想起<大逃殺>。基本上兩部作品的想法是一樣的,也只有日本人才會想得出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訓練方法(有關日本人民族性的論點可參考菊 花與劍)。有人說這不過是做戲咁做。沒錯這是虛構劇情,但見到虛構劇情中不公義不合理的地方還大呼「好0野」,便有問題。

    恨鐵不成鋼,是成年人的苦心,也可以是成年人的偏見。因為恨鐵不成鋼,便罔顧劇情中的不公義做法,還拍手叫好,這跟看<大逃殺>時見到那些不屑學生被虐殺時歡呼有什麼分別?

    延伸閱讀:
    http://www.xanga.com/fongyun/512323736/item.html
    http://www.xanga.com/johncoal/511651940/k.html (留意其中一個不太客氣的comment)
    http://www.xanga.com/johncoal/512146507/on.html
    http://www.cuhkacs.org/~henryporter/blog/read.php?366

  • 本末倒置-美女班房與女王(1)

    這個暑假教育版記者朋友不愁沒有話題,有十優楊過,有皇仁笨賊,有陳易希,有美女,又有女王。Bloggers月旦得最厲害的大概是美女和女王。

    美女和女王的共通點不是個「女」字,而是那種「人做我唔做,殺出新血路」的破格做法,成功引起大家的注意力。

    誰說老師不可穿短裙?

    美女班房中的model主持和靚女律師,穿著超短裙拍宣傳短片和硬照,本來未必是大問題,誰說老師不可穿短裙?問題可於「美.女.班.房」這四隻大字。

    99%的補習名師都會強調自己的學歷、資歷和學生成績,簡單來說,其實是所有教師在自己的CV陳列的東西,再簡單點說,是可以給米飯班主看到的實力。

    美女班房的宣傳手法就像應徵老師把自己8R的全身造型照貼在CV上一樣,外表先行,輔以性徵(短裙美腿)。開宗明義說「我是美女」,實力不再是重點。

    靚Miss的故事

    美女和老師本身不是互相排斥的東西。上學年我經歷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我的科目來了一位實習老師,外表絕不輸給現代教育的Angela,穿著合宜又好看,她一出現,學生嘩然,還立即給她起了「靚靚Miss」的外號。


    和實習老師各教半班,為免麻煩,學號單數跟我,雙數跟Miss。最初的時候有男生說笑地埋怨我把他編到我這邊來,也有學生說想跟我多一點。過了一個月,有
    學生比較我和Miss的教學方法,也有人要求兩邊都試一試,然後有學生跟我說我的教法較適合他,也有學生說較受落Miss的教法。

    聽到他們如是說,我打從心底裡欣賞這些同學仔,他們會分辨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教學。如果我和靚Miss都是自由市場上的補習老師,我們會各自有市場,因為明事理的學生會選擇切合他們需要的老師,美女與否其實不是重點。

    不過,漂亮的老師是有點不一樣的,就是跟我的男女同學下課便跑去Miss那邊問功課....

    錦上添花?

    我想,生得漂亮是錦上添花,的確能夠更容易令人留下印象的。現代Ken Sir找來兩位「美女」當助手也許因為同一道理,其實教的是Ken Sir,不少學生拜他門下也是因為他的口碑,而美女只是錦上添花的宣傳工具。

    問題還是「美.女.班.房」這四隻大字,和那些短得太突出,令人有性聯想的短裙。宣傳還宣傳,太強調美女,做不到錦上添花,卻把課程格調降低,令認真求學的學生卻步,不恥拜門。

    本是教學,末是造形。老師啊老師,你的CV相片如果不那麼突出,相信會更受歡迎。

    延伸閱讀:
    美女班房-機遇與挑戰 (tommyjonk)


  • 傳媒暴徒煽動暴力

    獨立媒體文章「發現」何俊仁遇襲案可能的內情

    對奸黨不必論理只須暴打(太陽報 9-8-2006)

    <公安條例>第17條B(2)規定:

    任何人在公眾地方作出喧嘩或擾亂秩序的行為,或使用恐嚇性、辱罵性或侮辱性的言詞,或派發或展示任何載有此等言詞的文稿,意圖激使他人破壞社會安寧,或其上述行為相當可能會導致社會安寧破壞,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罰款$5000及監禁12個月。

    <公安條例>在60年代制訂的時候是針對土共暴徒的,後來才用來對付社運和大學生。原來這條惡法最初的目的是沒有錯的。

  • ¥Í¬¡¶Ì¨Æ

    ¦æ¹pªº®É­Ô¡A§Ú¦bÂ÷©¤¦Ê¦h¦Ìªº®ü¤¤¡A·i©R´å....

    ´£´Ú¥d¤£ª¾¤°»ò®É­Ô¦b§Úªº¤á¤f¦Cªí¤¤¥[¤J¤F«H¥Î¥d¤á¤f¡Aµ²ªGn¦¸´£´ÚÅܤF«H¥Î¥d³z¤ä....

    ¦­°}¤l§Ú­Ì¤@°ïxanga¤H¼g¤F«Hµ¹¤Q¤K·³ªº¦Û¤v¡A³Ìªñ³oª±·N¤S¦bºôµ¸ªº¥t¤@ºÝÞs°_¨Ó [link]¡C

  • 美女班房 - 日本AV雷同版?

    自從美女班房短片一出,不計其官方網頁,youtube.com的收看次數已超過42000,
    bloggers和網民群起攻之,有人狠批其歪曲教學理念,有人嘆息教學AV化。

    不論教學理念,先論拍攝手法:

    先看現代版,記得開音效

    再看AV版,一定要開音效

    AV與否,看倌自行判斷吧。(你也可以說我是「預設立場,對號入座」)

  • 手銬鎖老師-誰有問題?

    短片一是一位老師被學生用手銬鎖上,他要求學生開鎖,但學生說沒有鎖匙[短片連結]。有論指這位老師沒有尊嚴,也有人形容他「向學生哀求解鎖」[全文]。學生跟老師開玩笑是否恰當,是否影響老師尊嚴,視乎客觀環境、老師與學生關係、玩笑性質,不能見到學生跟老師開個玩笑便大呼道德淪亡,否則我們只能接受女王教室中的師生關係。


    蘋果日報訪問教育評議會何漢權如下: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批評,短片內學生太過份,「咁樣鎖住個老師唔畀佢走,就算係玩都唔應該。」
    何漢權慨歎現時老師地位比從前低,但老師也不應縱容學生,校方應正視事件,告誡師生「搞清楚自己角色。」[全文]

    當我們大聲疾呼老師和學生什麼什麼的時候,很容易落入對號入座的陷阱,只要見到學生玩得誇張一點,便會搬出諸般道理狠批社會風氣。當我們要批判這段短片的時候,想清楚,究竟這個玩笑背後的客觀環境、老師與學生關係、玩笑性質。

    客觀環境:

    當時並不是上課時間,而是午飯時間(老師說要跟同事吃飯)。午飯時間開玩笑,沒大問題。

    老師與學生關係:

    這個不知道。但追查下去,發現當日有另一位老師受同樣「對待」,不過他的處理方式有點不同,看上去也沒那麼容易令人誤會[短片連結]。學生為什麼會對兩位阿Sir開同樣的玩笑?是學生頑劣?還是阿Sir軟弱?抑或是校風有問題?甚至香港學生水平下降?心裡有預定立場的人可以自行選擇。

    玩笑性質:

    該校校長回應時指「片段中的學生是02/03學年一班中七學生,拍攝日是該班最後一課」[全文]。你有試過在中七最後一天拿著相機,跟同學或者老師開玩笑嗎?從上一段提及的那段片看,當中的師生關係很不錯,學生在中七的lastday跟老師開玩笑,反映的不是學生問題,而是師生關係。事實上,即使是那位被形容為「向學生哀求解鎖」的老師,他的反應是有點不知所措,有點odd,但絕不是哀求,而最後學生也因為知道他不太高興,知道適可而止而替他解鎖[連結],中七的最後一課就此完結。

    這個手銬玩笑本身,是否過份?請問:你有沒有在片中聽到不適當字句?有沒有見到侮辱性的行為?有沒有侵犯任何人的身體?玩笑是否惡意(malicious)?學生有沒有適可而止?相信大家心裡有數。

    既然不是上課,又是中七最後一天,知道老師不喜歡便停止玩笑,請問問題在哪裡?在老師?在學生?還是預設立場,對號入座的大眾?


  • µû½×«e¡A¥ý¬Ý¤ù

    µu¤ù1 - ¤â¾RÂê¦Ñ®v

    µu¤ù2 - °¨¾b¤sªi¾ú§J(ª`·N¡G¤º®e¯A¤Î¤j¶q²Ê¤f¡A¤£³ß¤Å¤J)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Md6tPZJegc

    ©µ¦ù¾Åª¡G

    °ªµn°Q½×°Ï¬ÛÃö°Q½×(ª`·N¡G¤º®e¥i¯à¥O¤H¤Ï·P¡A¤£³ß¤Å¤J)
    http://forum.hkgolden.com/view.asp?message=708621

    ¤ù¤¤¤Ö¦~¦bxangaªº¹DºpÁn©ú
    http://www.xanga.com/jackiehk2006/518063088/item.html

    §Ú§ä¨ì³o¨â¬q¤ùªº¸ê®Æ¨Ó·½(ÁöµM¤º®e¤£¬Æ¤F¤F)
    ¤¤ÀôHigh Tea¡X¡Xºôµ¸¤Wªº©ñ¥ô¥@¬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