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03年的六四燭光晚會,那一晚特別多人。那一年的晚會其實沒有什麼特別。
臨解散的時候,黃毓民在台上發言。他慷慨激昂地呼籲人們一個拖十個,七月一日上街反對董建華和廿三條,那時候,沒有人會想到七一遊行會有多少人,因為先前的七一遊行都只有數千人。
那時候,有沒有人怪黃毓民「騎劫」六四,也沒有人會說晚會變質。因為參與的市民政治光譜相對地接近,能夠接受相關議題的呼籲。
2007年10月7日,泛民主派發起「撐普選」行動,說要打破最多人開傘子的紀錄。
正午十二時十五分左右,大會開始派發傘子,行動一時正開始,直至三時,期間搖搖傘子,唱唱歌,叫叫口號,只有主持幾人說話,沒有演說和宣讀聲明等。
畢竟大家都是來表態的,沒有人發表什麼,也許大家會接受。大會安排行動在三十度烈日當空的正午一時進行,其實有點趕客,真的辛苦了有心支持的公公婆婆。不過,大家有心就是了,儘管如果遲幾小時開始,人數會更多,老人家也不用那麼辛苦。
說到這裡,其實我想問一個問題:到場的普選支持者,會不會預期陳方安生這位補選大戰的候選人說幾句話?
又或者,大會方面會不會為補選大戰呼籲一下,造一造勢?
答案是:沒有!
攪了一大輪,沒有任何演說,司儀在臨結束的時候,安排介紹泛民的立法會議員,然後介紹陳方安生。
介紹的方法是讀出陳方安生的名字,就是這樣,沒有其他。當然沒有提過立法會補選和區選。
我知道如果宣傳得太多,會被指為騎劫,不過不用完全不說吧。作為選民和普選支持者,我真的希望有機會聽一聽我們的候選人說說她的理念和訴求。
我知道如果宣傳了,有可能整個活動的經費都會算入選舉經費。不過,這不代表候選人不能在任何活動演說或站台吧。
泛民,尤其是公民黨給人的感覺都是把選舉攪得像興趣活動,潔癖得很。今次果然是一次興趣活動。
不過,公關災難在後頭。
我知道正午至三時撐傘子真的很累,曬了差不多三小時,變了人乾還要遊行至中環真的很吃力(大會以為支持普選的人都是毅行者),不過,作為候選人的陳太,可不可以考慮一下幾十支鏡頭其實是對著你的?可不可以不做一些可以讓非友好傳媒大肆渲染的行為?
當人人都當你是主角的時候,行了一個街口便走頭,跟在你後面的人會怎樣想?
以今次行動的組織水準和陳太的表現而言,補選之戰不容樂觀。
利益申報:本人和Tommy兄到了怡和街時吃了碗上海麵,還分別喝過啤酒和豆漿。事實真的太熱太累。不過之後我們再插隊,行至灣仔才分道揚鑣。之後Tommy兄晚上設計暗殺葉劉失敗的經歷,是另一個色.戒故事了。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