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0, 2007
-
論福音電影
假設:福音電影的目的是向未信者傳福音
立場:我信福音,支持傳福音
難處:以戲論戲來評論福音電影,不免給人批判福音工作的印象,難作理性討論。而且容易淪為攻擊信仰的幫手
立論:福音電影的對象是未信者,如果電影內容脫離群眾,甚至變成部份教徒自說自話,縱使目的良好,但可能有反效果。
最近看過某部型男才子主演的福音電影,其脫離群眾的程度,幾近喜劇之王裡面的街坊劇場,我讓未信的朋友看其trailer,竟然得到爆笑的效果。我想,這部電影的開支,即是教友的捐獻可能白花了,心裡有點難受。至於是哪套電影,不便在這裡說了。
究竟我們何時才能有一部像密陽或者東京鐵塔般準的福音電影,真正能夠觸及心靈深處,讓人有真正的思考,體會信仰?(我不是看過很多福音片,如果有的,請告訴我)
johncoal分析了福音製作機構未能拍出好電影的原因。小弟大膽加以闡述--這些機構不用面向市場,其重要資金來源不是票房,而是教內捐獻。於是,出現了公營機構,包括教育電視面對的問題,就是不用考慮觀眾需要,他們考慮的也許是圍內人士的喜好。
延伸閱讀:
johncoal再論福音電影
「以機構運作而論,這樣將市場限制,然後再試圖透過捐獻去運作,坦白說,就像是多年以前台灣電影之死一樣。」
Comments (11)
傳教,不外乎是宣傳,現在香港的一些基督教宣傳,給我的印象像是49年後國內共產黨的宣傳,在國內,人們都信,但當他們游水逃到香港/台灣後,就完全沒有感染力。
《密陽》呢種片,佢地夠膽拍先奇。
拍左隨時俾人話係攻擊宗教。
你可唔可以靜雞雞話我知係邊套...我都係教友。但我都好少睇福意電影
Cant' agree more
I hate 福音電影 and won't reccomend them to others although I am a christian.....
難道... 是最緊要正字男主持的那套?
最近看過某部型男才子主演的福音電影,其脫離群眾的程度,幾近喜劇之王裡面的街坊劇場
haha cant agree more!
最感動的電影,《童夢奇緣》有少少吧!
但我覺得近期最感動的,應該是stephy 演唱會吧!
朋友參與過天作之盒制作,大罵使團是黑店,錢都不知道給那個姓袁的搞到哪里去了
過去喬宏的才叫感人
只是....
福音電影亦可成為Marketing的工具
也會成為激進反基者的攻擊目標
於是,出現了公營機構,包括教育電視面對的問題,就是不用考慮觀眾需要,他們考慮的也許是圍內人士的喜好。
福音電影的對象是未信者,如果電影內容脫離群眾,甚至變成部份教徒自說自話,縱使目的良好,但可能有反效果。
宗教機構有佢本身既限制
它們經營電視台,電台等媒體的目的除了要吸引人去睇,還要去吸引人去信,所以,始終是要保有自己宗教的價值觀,而自己宗教的大部分價值觀,根本上就是脫離大眾, 所以反效果的考慮也被迫忽略了
(什至,佢地會以自己脫離大眾為榮)
ps. 謝訂閱,不過本人網誌沒什麼內容的,但還是謝了
「大罵使團是黑店,錢都不知道給那個姓袁的搞到哪里去了」<--
我很多年前也曾在使團做過全職, 我來告訴你吧, 我離職時有一樣的感覺。只是我不明白跟袁某合作的人為甚麼這麼多人還看不出來...
*SIGH*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