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8, 2007

  • 從<我在伊朗長大>看香港&#24

    Yahoo! 電影

    不少人談論過和推薦過的漫畫《我在伊朗長大》拍成了動畫,它充份利用了動畫的優點,做到不少靜態的漫畫表達不到的感覺,尤其是那種在無處不在的泛道德壓力之下的燥動和不安感。

    當中一幕令我感到最可悲又可笑的,是德黑蘭的大學美術系教授名畫<維納斯的誕生>(下圖)時,要把維納斯塗黑。醒目的網友一定會想起我們的特區政府的執法人員也曾經有過相似的做法--要書商收起以名畫<賽姬接受丘比特的初吻>作封面的圖書(link: 敝blog舊文)。

    維納斯的誕生 The Birth of Venus
    http://www.geocities.com/sweety8q/14.htm

    不知好嬲定好笑的當然不止<賽姬接受丘比特的初吻>事件,還有中學把科學書中關於性器官的頁面撕走(下圖),校方解釋說「後生仔睇圖可能有衝動」的笑話。

    以前很多人笑香港出現「道德塔里班」,我不相信,今天才知道原來德黑蘭的教育界一點也不孤獨。


    appledaily.com

     

    引申閱讀:
    本文可能令後生仔性衝動 (葉一知)

     

    * * * * * * * 

    同場加映

    小弟作為「資深港大人」(好像收集證書般讀了8年),見到師兄攪出匪夷所思的笑話,沒有什麼感覺。間間大學都有傻仔,有時候大學生做過傻仔才會長大。今次多得不少本校和友校同學前輩提出意見,他們應該得益不少。

    明德格物,也需經過一點挫敗才做得到。

    至於站名,叫「港大站」或者「香港大學站」,幾好聽。一個香港,只有一個香港大學。有得用香港二字開頭,是榮幸。

    延伸閱讀:
    港大之恥 (tommyjonk)

     

Comments (6)

  • 很喜歡你的影評!

    一定會去看這套電影。

  • Quite a few in the audience laughed out when they saw that scene with the defaced "Birth of Venus".

    今天陳文敏在他明報的專欄內提議用"明德站". 不是不好, 但若英文譯作 "Ming Tak Station" 便似乎有點兒怪怪的...

  • 我寧願叫寶翠站.....(按中西區會的選區去定名)

    既中性也不會出現爭名奪利的場面

  • siu sir - 墇?IFC?

    nick - ?豋蝯.... ?

    wchung - 鋃?????

  • 建議拍一齣「我在香港長大」送去伊朗放映,等D伊朗人知道原來佢地一點都不寂寞。

  • 無厘頭變左亂碼...

    siu sir - 仲未落畫,去看吧。

    nick - 同意,將軍澳有條明德邨,叫明德站好像怪怪的。如果唔嫌粗俗,叫勁過站都唔錯,幾好意頭。

    wchung - 寶翠好像有點俗氣。

    chungpui - 佢地應該會大讚--大家同樣對西方藝術鄙視。

Comments are closed.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