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森:為何塌的都是學校和醫院?(《明報》,15/05/2008)
(節錄)有內地記者,在國新辦的記者會問了一個政治非常不正確的問題:為何震塌的不少是學校和醫院?政府樓房倒塌的卻很少?那位救災官員結結巴巴的回應了十幾分鐘,仍是答非所問,後來知道某縣的民政局大樓也震塌了,他好像找到一根救命草似的,說政府大樓也有倒塌,有人命傷亡,不過媒體的關注點都在學校醫院而已。
溫總,你能真正面對確實回答這個問題嗎?鄉鎮學校,長期經費不足,一些落後農村,即使沒有地震,只要遇上稍為大一點的雨,學校都可能倒塌,學生就在這些危房裡,冒著生命危險,期望用知識來改變命運。
******************************
這幾天太忙亂,沒時間在這裡寫字。奧運豪花數以百億,以為我國的基礎教育應該比十多年前希望工程的時候好,早陣子找農村教育的資料,驚訝窮鄉僻壤的教育狀況比第三世界更第三世界,甚至比希望工程那時代的更甚。
我們有貼近先進國家水平的奧運和大城市,還有世界級的中小學(大城市的重點公立學校,豪得厲害),可是大部份農村的教育是第三世界水平的。這種觀音頭喪屍腳的發展狀況,經7.8級力度震一震,都攤到國人的眼前了。這絕對是每一個國人應該問「為什麼」的問題。
今次地震,就是一次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國民教育機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都是有血有肉的,是有眼淚和汗水的。我們為蒙難的同胞流淚和籌款的同時,更應該擦亮眼睛,問我們的國家還有什麼問題,有什麼不合理的狀況,這才是真真正正的為國家好,才是真真正正的國民教育,那些問題絕對不是香港那些國民教育裡面一句「國家發展還有很多制約」可以輕輕帶過的。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