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震區多核設 美憂輻射外洩 (自由時報 16/5/08)
轉載這段新聞是出於對民眾安全的關注。法輪功出版的大紀元時報引述開放雜誌編輯蔡詠梅的說法,指中央政府在地震後72才讓外國救援隊進入災區,很可能是因為災區有核設施[連結]*。
其實成都的周邊地區有核設施,一點也不出奇。50至60年代中央為了準備應付美國核攻擊,特別經營成都地區作為戰時的首都和軍事基地,所以綿陽有核設施也很正常。
現在最重要的是確保人民安全,確保核設施沒有出問題。可是核設施位置屬於國防機密,中央未必會公報情況。不過,樂觀地看,如果真的發生核意外,紙包不住火,除非輻射只慢慢地影響地下水源...
到了這個時候,也許只能信政府。除非有環保組織或者記者跑到四川測試輻射水平,又沒有被拘捕。
說到這裡,又回到一個老問題,就是如果我們看得見政府對新聞採訪採取開放態度,那麼我們便有理由相信關乎公眾利益的問題會有記者跟進--核意外這種大新聞,一定會有記者尋根究底,於是我們會相對地放心,謠言亦不容易出現。
當然,新聞自由是不是一定能保障公眾安全?問這問題的時候,不其然想起一齣1979年的電影"The China Syndrome"。[link: imdb]
故事講述珍芳達飾演的記者和她的攝影師米高德格拉斯,無意中發現一間核電廠可能出了問題,而核電公司用盡方法要隱瞞真相,結果....
戲名"The China Syndrome" (中國症候群)不是妖魔化我國,而是核電工程的術語,指的是如果美國的核電廠發生嚴重事故,高溫的輻射物質熱得可穿過地心,一直流到中國。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為的是要說明核災難的可怕,它的可怕程度可能比地震更甚。
* 注:連結大紀元純粹作為參考資料,大紀元的一般報導手法真的令人不敢恭維。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