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4, 2008
-
問責、救災和悼念沒有矛盾
這幾天的blog,都是一邊悼念死難者,一邊問問題。我知道很多人不想在哀傷的時候聽到問責的聲音,也許是因為情緒上接受不到,也有認為現在救災要緊,不應問責,影響救災。
所以,我知道,我寫的東西,可能令人感到不快。可是,我的想法剛剛相反--提出問題是公民的責任,問責是為了政府做得更好,問責甚至可能是對死者和其家屬的一個交代。
先前引述親綠的自由時報和公信力近乎零的大紀元,是為了看主流媒體看不到的新聞,作為多角度分析的材料。
結果,先前寫的,一一發生,那些說中了的事,不是胡瞎猜的,而是有邏輯和事實根據的,而且最後,是中央政府跑出來交代的。沒有人問責,哪來政府的交代和跟進?
說到這裡,要贊中央政府,今次真的學會了向人民交待,當然,我們希望交待了的東西,真的切切實實查個明白,讓人民放心。
要贊的,還有義憤填膺群眾,他們包圍懷疑侵吞賑災公物商店的行動,以及其出於關心國家人民的義憤,是國家走向開放的希望。
看吳志森的文章,不明白為什麼他好像觸犯了什麼天條似的。再讀johncoal兄的文章,有點頭緒,不過還是想不透。
畢竟,也許,或者,人們對災難、悲劇、公共行政、公民權責、第四權的想法,各有不同。
1. 核設施問題
原文:
「現在最重要的是確保人民安全,確保核設施沒有出問題。可是核設施位置屬於國防機密,中央未必會公報情況。不過,樂觀地看,如果真的發生核意外,紙包不住火,除非輻射只慢慢地影響地下水源...
說到這裡,又回到一個老問題,就是如果我們看得見政府對新聞採訪採取開放態度,那麼我們便有理由相信關乎公眾利益的問題會有記者跟進--核意外這種大新聞,一定會有記者尋根究底,於是我們會相對地放心,謠言亦不容易出現。」(新聞自由與綿陽核設施 - 21/5/08)
新聞:
官方首認核設施受影響 15核輻射源被埋恐泄漏 (明報 5月23日 09:10PM)
中國官方首次承認四川大地震災區有核設施受影響。
2. 賑災吏治問題原文:
「復元後的日子,大家不可能再像今天般齊心和著緊政府的工作,那時候,地方吏治會不會再出問題?會不會有挪用善款和重建資金的問題?老實說,那是很難避免的,不過,如果聽到的話,我們會感到忿怒。」(整理思緒.記生活事 - 19/5/08)
新聞:
羅江市民:侵吞者缺德 童裝店被封 店主被扣查 (明報 5月23日 09:10PM)
德陽市羅江縣發生官員涉嫌侵吞救災物資並引發民眾大規模抗議事件...
3. 豆腐渣學校問題原文:
「有論指教災重要,但應該等事情和人們的情緒開始平伏了才找問題。
舉個例子,如果這裡有一所學校發生火災,很多學生出事,消防員和醫護人員全力救學生,人們同時問責,問教育局有沒有地方出了錯,那有什麼問題?換了是出事學生的家長,也會問同樣的問題。
救災的是軍方,是NGOs,是地方政府,不是教育部。提出關於教育的問題,不可能影響救災,教育部的職責是保障莘莘學子上學的權利和安全,現在發現上學原來不安全、校舍結構有問題、教育經費太少,就是教育部要做好的事。
我絕對支持軍方、NGOs、政府全力救災,也絕對支持教育部找出並處理問題。兩者絕對沒有矛盾。」(為了莘莘學子 - 17/5/08)
新聞:
百家長捧孩子遺照呼 悲傷轉化憤怒 控訴豆腐渣校舍 (明報 5月21日 09:10PM)
「沉痛悼念冤死的孩子們」。延伸閱讀:
普通常識 (吳志森《明報》23/05/2008)
據悉,要求炒掉吳志森的電郵,已傳到署長和監製的郵箱裏。 莫名其妙,完全不知什麼時候踩中了他們哪 ... 有網友說教育部間接為我平反,我認為,這只是普通常識的勝利。 ...大難當頭說甚麼 (johncoal)
問題二:問責的人,這個時候可以用言論自由作抗辯嗎?可以,但不合適。因為這個情境下,政治權利不是重點,如上文所說,重點是社會情緒的問題。論者這個時候堅持個人權利,純策略而言,忽視了受眾的感 受。而由於社會整體也陷入情緒之中,公眾只接受安慰的說話,也是可以理解的。問責的言論在個紛圍之下,儘管如何正義,也要承受受指責的風險。
Comments (3)
第一條: 管不了,只是覺得核設施這種東西不是一般人建造的,建造的時候應該都考慮到核打擊、地震等因素,應該都都不會馬虎的。
第二條: 總會發生的,只是看程度多嚴重了
第三條: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805/news-gb2312-602824.html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australia&MsgID=631031
如果所有學校都塌了,那是地震太強了,可這北川是重災區。
有幾張照片,包括持吊瓶揮手男孩那個學校的,都見到附近建筑物幾乎都完好就學校塌。
把當年的承包商和款項經手一概有關的都點個名,random揪幾十個出來在他們蓋的廢墟前面砍頭生祭那些遇難的師生,那么這個世界會更美好
You have mentioned Education Bureau in several pieces of your blog. In Mainland, the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should be Construction Bureau. Therefore Construction Bureau has already started a series of investigation of criminal factors behind the fragility of the collapsed schools.
對,我也不明白為何不可以三樣模式同時進行。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