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5, 2009
-
這個晚上,香港好光亮
關於昨天晚上的幾點觀察和一些感受。
觀察一:整體印象
這個晚上,香港好光亮。
觀察二:人數
出發之前,Tommy兄說會有15萬,再讓5萬 (球彩術語,來自「讓球主客和」,即是指買強隊勝的時候,讓多少球即是強隊要在比數上勝多少球才會派彩)。結果,場內真的有15萬,未能入場的有5萬。Tommy兄真神人也。我估10萬左右,我認輸認得很高興。
Tommy兄的理據是,大部份朋友的女友也破例出現。於是將上年的人數七至八萬乘二,便可得出15萬的估計。當然,這是說笑的,真正的觀察所得是昨天周圍有很多平日甚少提及政治的人,包括朋友、同事、學生、網友都說要去,這是一個很明顯跟以往不同的訊號。
以往的六四,準時八點出現,也可隨意選擇坐的位置。今年我在電車上看到皇室堡外的馬路塞滿了人,感覺好像03年的七.一。收到John兄來電,說人潮塞至天后站內,當年七.一的確也是如此。
在電車上碰上了爸媽和家妹,於是一行六人到了維園,在皇室堡與球場之間的的空地滯留了十多分鐘,才知道草地已滿。上一次草地滿額也是03年七.一。
收到天哥的sms,說皇仁那邊有位,於是回到電車路那邊,走到中央圖書館那邊的入口站著參與,那裡至少看得到大螢光幕和聽到廣播。
觀察三:儀式和意義
晚會,跟以往的分別不大,司儀還是認識多年的舊戰友(上次跟她傾計,很不幸是在她工作的診所,我是病人)。人物、口號、歌曲、儀式,都很熟悉,對我來說,這已經很足夠。我來是為了點亮手上的燭火,默哀悼念死者,向專權政府吶喊。
不過,今年多了一個意義,就是向曾蔭權說不,向土共說不。
觀察四:年輕人
感覺身邊多了年輕人。不過這可能是「可獲得性偏誤」(availability bias),人多了,年輕人比例大致不變,但人數也會比上年多,而年輕人特別顯眼,所以印象深刻,便得出多了年輕人的感覺。不過,無論如何,不論年輕人比例有沒有增加,年輕參加者的人數肯定比以往多。
另外,以前不會有學生說會去六四燭光晚會的。可是今年每班都有八、九個人說會去,也有好些學生會問關於六四事件的問題。以往一直擔心年輕一代覺得六四是悶人的歷史事件,似乎多得以下幾個單位,六四潮起來了:
- 陳一諤
- 曾蔭權
- 呂智偉
- 互聯網上的web 2.0文化,包括youtube、blogs、facebook、twitter、討論區等,把以上三者的言論不停廣傳和重播
- 內地網管,把跟政府的網警和防火牆玩擦邊球和捉迷藏變成電影「V-煞」一樣的義舉(內地的大型網站的維護通知,和瘋狂刪帖,的確很討人厭)
年輕人愈來愈少看報紙和電視新聞,愈來愈多在互聯網得到資訊和娛樂,社交生活也愈來愈多在網上進行,但我們的建制陣營,對這個高速成長的媒介完全掌握不了。相反,本來弱勢的聲音(例如爭取民主、多元、保育、平權,以及左翼政治素求)愈來愈吸引到青少年的眼球和耳朵,這已經不是幾年前的香港了,為政者究竟知道不知道?
作為長期「訓身」參與web 2.0的網民,我對互聯網的觀點肯定是樂觀的。
後記(1):
以下是幾份報紙的頭條:
東方日報:三個F.2仔 索K大昏迷
太陽報:援交案少女露胸撩慶法官
星島日報:公園索早K 三學生昏迷
三份報紙對六四的處理手法大家都會明白,也沒有什麼失望。似乎三份報紙都很關心我們的下一代。
後記(2):
我的豆瓣帳戶一號昨天又壯烈犧牲了。事緣我在自己的豆瓣相簿上貼了一張禁圖…
恐怖的是貼圖不足五分鐘,我的帳號便被封鎖了。(現在是兩次警告,三次便會永久刪除了)
照計貼圖比起貼文字安全得多的,因為圖片很難以程式過濾,我那張圖還要是貼在自己而不是公眾的相簿。似乎我因為之前玩得太盡,已經在黑名單之中,得到豆瓣的管理單位以human computing特別照顧。
我的分身號帳戶還在。大家仍可在豆瓣找我。
Comments (15)
這次是停七天呢!
話時話,我今朝俾蘋果嚇左一嚇,係屋企樓下既報紙檔見到蘋果頭版係楷哥同梁洛施生左個仔……我心諗唔係掛?!
後來在公司樓下間七仔買報紙時先睇到原來A1係六四晚會,李家添丁應該係今朝加紙報導最新消息
老師在站位置很近我所在位置呢. 我應該係你左手面的球場中. 7時15時入去時 我坐的第3球場已差不多滿了, 上年無記錯只是坐了4-5個場 仲要好多位.. 今年坐得好密 要長時間盤膝而坐 , 完全沒有空間申直對腳. 一起身時 有點「老抽」呢 ... 有點悶熱......今年好在沒下雨. 天公做美, 否則坐好之後, 仲要坐咁密 之後打傘, 真的不敢想像幾多個人會暈到...
擦邊球一般只應用文字打,用圖片打很容易被逮到的......
東方日報:三個F.2仔 索K大昏迷
太陽報:援交案少女露胸撩慶法官
星島日報:公園索早K 三學生昏迷
反而蘋果雖然有獨家消息關於李澤楷/isabella生仔 (有人特登放料, 想令蘋果淡化6.4),
但係佢地都將尋晚6.4 晚會放o係頭條... 值得尊敬。
但我們的建制陣營,對這個高速成長的媒介完全掌握不了.........這已經不是幾年前的香港了,為政者究竟知道不知道?
在BT 高質電影已盛行好幾年的現在,
當你入戲院看到政府今時今日仍在緊張宣傳禁止盜拍...
你就知道政府完全跟不上時代節奏........
可是我看到你的禁圖在我的豆瓣廣播
我在blog stats看到有很多人在檢視我豆瓣的contact而來我blog
我知道有些人的男友和老公也破例地出現,也有其他人特別回港參加。
我只可以講, 土共成班人真是抑制不了自己.....
真是乞膠不成還被我們摑左十幾萬巴, 真是抵佢!
九鐵上的有線新聞也不停在播有關維園晚會的情況呢
網民的創意雖然很好,但是沒有持久性。例如支聯會的附屬組織支青組已經沒有多少年輕人參加(希望今年多一些),支聯會可能青黃不接。
一晚的激情易,長久的行動難。
@Feheart -
他們向祖國學習而已。
我和朋友是6:40pm到場,另一朋友7:30pm到場已說迫爆維園。你說得對,今年的後生仔特別多,這是好事,我想亦是多得互聯網的流傳和分享。
@Feheart -
在集體意志下,在高位者,即使沒有共黨壓力,可能也會做出膠事
所以可以這樣說,政府只是大公司的縮影,世界的希望可能在於小機構和小人物,起碼他們可以做到大集團做不了的事
@cyik -
某程度上是後生仔自發,在這個方面諗,其實民主黨等泛民黨的文宣手法也稍脫節了
在下看到的是:
值得一提是,《蘋果》雖然是兩疊都有報章的logo,可謂是「雙頭版」,但畢竟六四那疊才是A1。然而我走過便利店,頭版都是「李(嘉誠皇朝)長(期統)治(香港)」這新聞包在最外,把六四那疊放進內邊。報攤的話,有些以「六四」做頭版,有些則以「李長治」當頭版。這是報社的安排,還是便利店職員在疊好報章時,收到什麼指示?不知道,也無從證實。
@syaoran_tsubasa -
雙頭版當然還是A1行先。
未必有甚麼指示的,可能是疊報的師奶較看八卦而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