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走過地鐵站長長的走廊,都會見到周秀娜、廖碧儀和楊思琦重覆地出現。走過一次,便重覆見到每個四次,共十二次。
三塊廣告牌的風格很不同,以平面設計、攝影質素、賣力程度而言,周秀娜的廣告平面設計、攝影質素、買力程度都高;廖碧兒的最低調;楊思琦的賣力程度不比周秀娜低,但設計和攝影,加上她的表情,令整個廣告的感覺很屋邨。根據廣告的設計,我猜周秀娜廣告的對象消費者是年輕中等收入的女士吧,而楊思琦廣告的對象則是比較平民一點的消費族群吧,廖碧儀兒,以她的年齡和廣告的低調風格,可能對象是比較成熟的消費族群。
以上全是瞎猜的。年少的時候,類似的廣告是能吸引我的注意的。也許是人大了,反應沒那麼敏銳,這些無處不在,重覆又重覆的硬照廣告,已經對我起了發條橙的作用--好煩。不過,無可否認,我感覺發條橙的部份原因是我覺得她們三人的樣子也不怎樣好看。如果在坐有三人的fans,請留個言,我個別向你致歉。(性別論述嘛,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一眼便看得出這篇文是求其寫的。)
其實,如果要找瘦身代言人,可不可找些真的本來超重,然後真的成功爭取減磅的人?例如成功減去35磅的Tommy兄?
***************
講起成功爭取,不得不提最近熱播的民建聯成功爭取北極有企鵝。Web 2.0就是如此:網民不喜歡你的話,你說了一句蠢話也會被無限翻炒廣播: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