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4, 2009
-
中國何以民變四起?
內地不時都會發生所謂「群眾性事件」,用我們的說法,那叫做「騷亂」。騷亂和示威/請願的分別是前者會涉及警民,甚至軍民衝突,嚴重者會有破壞和焚燒公物的情況,而後者不會。
內地不時會發生騷擾,很多時候,群眾「認為」發生以下的情況都可能導致騷亂:
- 涉及人命的案件處理不公正
- 官員嚴重貪污舞弊
- 某單位侵蝕收地賠償
- 政府機關(多數是公安和城管)的行為導致人命傷亡
- 城管以暴力手段執法
- 政府徵收的稅項或費用不合理
內地的騷亂通常有以下特徵:
- 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屬要討公道
- 民眾以sms快速動員
- 大批群眾圍堵市政府或相關單位
- 發生警民衝突,嚴重者政府建築和車輛會被破壞
- 消息、相片和短片會經由手機傳送,擴散至全國皆知
- 如果事件嚴重,而且通了天,有關的人士或者可以從上級政府討個「說法」,甚至有關下級官員會被調職
就最近(20/6/09)的湖北石首市騷亂為例子。該市一名廚師被發現死於酒店外,死者親友質疑公安調查結果,引發群眾騷亂起哄。傳聞死者被身為市長親戚的酒店老闆害死,群眾於設置路障,引來更多群眾圍觀起鬨。
公安試圖搶屍,但被家屬和群眾阻止。6月20日上萬名市民與武警發生衝突,約1000名武警,配合防暴車輛及消防車向酒店推進,但民眾向武警投擲石塊,就短片所見,武警不敵,被迫撤退。
這樣的情況,在內地不時發生。辜勿論事件誰是誰非,至少有兩件事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 為什麼在級數低一點的縣市,不時會發生這樣的事件?
- 為什麼在近乎警察國家的我國,民眾那麼容易被號召/煽動,冒著被拘捕甚至殺害的風險去衝擊公安武警和政府機關?
問題1.的答案比較明顯,那是出於對黨、政、司法合一的地方管治集團的不信任。打個比喻,如果發生了金田一式的離奇死亡案件,我們通常會相信警察和法醫會公正地偵辦,而法院會公正的審判。可是,如果地方吏治本身已經夠敗壞,黨委、政府官員、公安、法院全都是「圍威喂」的話(當然不只是說他們全都是共產黨員),民眾很容易便會想像全部疑點都是可疑的,疑點產生的怨氣,結合平時對吏治敗壞的積怨,便會因為一宗看似有問題的冤案是爆發。
如果要再追索問題的根源,那就是為什麼民眾會對地方吏治有那麼大的怨恨?這又回到一個老問題--政治體制問題。沒有監察的政府、沒有制衡的權力、沒有力度的法制,地方黨政法集團一把抓,滋生貪污舞弊瀆職的機會太大,處理關係到民眾利益和公義的問題處理得不好的時候,民怨自然累積。
而問題2.的答案較為難攪。
早前看過一個關於內地地方官的紀錄片,民眾堵塞政府機關的事件不時發生。這種圍堵官府的文化大概已成為我國的特色,這可以說是「集體上訪」的一種,不過不少時候這會演變成騷亂。以中國這個警察國家而言,騷亂的次數、規模、「慓悍」的程度實在太厲害了。
騷亂其實是民怨的總爆發。有說那是民眾受煽動的結果,但如果沒有民怨,沒有嚴重的社會矛盾,哪有這麼容易煽動?很多比較知名的騷亂(不計球迷那種,那是另一種「民怨」),都不是無端發生的,背後一定是有嚴重的社會矛盾的背景因素,而社會矛盾和民怨有沒有恰當的制度去化解,有沒有足夠的渠道去排洪,則決定了爆發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另外,如果民眾真的是被煽動的話,我們必須問一句,這個社會是不是沒有公眾信任的傳媒和其他消息渠道?內地有個笑話是「我們不知道那是真的,直到官方否認為止」。
人民有沒有能力透過選舉去切換官員?有沒有透過法律維護公民權利的能力?有沒有言論自由和足夠的渠道去宣洩不滿(而不是以和諧之名入罪)?
很名顯,以上各點,中國都是欠缺的。這些正正是調和社會矛盾的的重要環節。
讀過各國(包括我國)革命史的都會知道,人民愈絕望和怨氣愈大,愈不怕死,愈暴力。加上通訊技術的發展,全國零星的火種,誰敢擔保不會燎原?
延伸閱讀:
Comments (3)
我敢擔保的, 皆因到現在為止, 這些零星的騷亂, 都沒有一個"組織"去吸收.
連粵匪拳匪共匪湘軍直系奉系都沒有, 中央政府以外沒有一個"組織"去吸收這些民怨, 輪子已經流亡, 東突又不會接收他們, 達賴喇嘛更不會號召, 只要民眾看不到共產黨倒了以後有誰可以支持, 中共再殺個二十萬人也不要緊.
蘇東波比漢族人有種, 在於他們組織新政府的膽量大, 還有他們怕殺人.
東歐的共產沒有東亞的穩定,皆因狐假虎威,既然老虎(蘇聯)也不願鎮壓,狐狸還有甚麼招數應對
所以只有倒台一途,而不只是有沒有膽的原因
如果中朝的軍力全由蘇聯控制,而蘇聯也不願再插手,相信共黨的下場也一如東歐
依家又整壇劉曉波
無眼睇!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