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une 2009

  • 生活雜項

    連續兩天到馬鞍山參加工作坊,好像去了另一個國家一樣。在那裡走了一圈,驚訝地發現所有見過的食肆(連鎖的除外)的標價都比市區的貴。

    工作坊的地點是一所已停辦的小學。那小學的校舍十分新淨,校園內仍然保留著原本的壁報、獎杯,還有牆上貼滿了的學校活動相片。死物尤在,只是人去樓空,好像切爾諾貝爾死城一樣。

    不知是不是已經到了那個年紀。收到一個中學同學的facebook message,很明顯從他的用字他以為我是已婚的。

    正生書院事件這裡一直沒有提過。這個事件,人人都有冤屈,公關戰還是鄉下人的弱項。我們的偉大政府,彷彿好像事不關己似的。曾生還可以好正義好感性地出來說話。

    馬鞍山好遠...

    =================

    後記:

    兩整天的工作坊,密集式地試不同形式的合作學習法,那些理論以前大都學過,不過扮學生試了,深刻得多。去了另一個國家上課也是值得的。

  • 鄧玉嬌案與第五權


    由三權分立到第五權

    十七世紀啟蒙時代出現「三權分立」理論,即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互相制衡,防止政府濫權。

    二十世紀出現「第四權」的說法,那是指獨立的傳媒,第四權對政府監察,減少了政府濫權、官員政客貪污瀆職的機會。

    二十一世紀,有說已出現「第五權」,那是互聯網。

    第五權這概念由 Ignacio Ramonet提出,指行政、立法、司法權力很難避免出現濫權瀆職等問題,傳媒作為第四權,其因為商業運作和與權力的關係,很多時候也未能完善的監察政府運作。自從互聯網興起,網民能夠發揮言論自由此「民主基石」,不受任何權力的操控,真真正正地監察政府運作。

    Web 2.0突破封鎖

    現在的互聯網處於所謂Web 2.0時代,即是大量用戶產生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高速流通、互為作用,當中的代表平台包括facebook, blog, twitter, youtube, 討論區等。這些平台每天都有大量的資訊流通,當中不乏一般平民對社會事件的第一手資料,也有不少是有見地的意見,具有新聞或參考價值的資訊,會吸引大量的用戶回應、評分、轉載,於是一些具爆炸性的事件,會像瘟疫一樣,突破政府和主流媒體的封鎖,擴散至全世界。

    最近伊朗的反政府示威的消息,就是透過社交網站Twitter來突破政府封鎖的。

    另外一件值得討論的第五權事件,是內地的鄧玉嬌案。

    鄧案引發網上「群體性事件」

    鄧玉嬌案剛有了判決--鄧玉嬌反抗三名官員的施暴,刺死一人,刺傷其餘二人,「故意傷害」罪成,但「免除處罰」。地方政府機關全力封鎖消息,甚至連當地的互聯網服務也關閉了,偵辦、取證、審判的過程黑幕重重(詳見18/6/09信報練乙錚專欄),本來這只會是全國云云冤案之一,案件受害者變成了被告,然後被收監,從此事件不了了之。最終,鄧玉嬌案引發了全國關注,為什麼?

    鄧玉嬌案發生後,內地網絡的討論區開始出現討論,事件甚至引來了網民組織調查團,到巴東這個湖北的小縣進行調查,維權人士也就鄧玉嬌案舉行公開的研討會。事件愈發愈大,案件中的大量疑點和調查的不公被公開,鄧玉嬌三字展期成為關鍵字,不同的博客、論壇等一直在關注事件,形成了一股全國的網絡風潮,同情鄧玉嬌,狠批地方政府腐敗,政府網管要和諧也和諧不了。

    鄧玉嬌案之所以形成風潮,不獨是互聯網的作用(否則為什麼其他的維權案件沒那麼大的反響?),而且是民眾長期對吏治腐敗的憎惡,加上年輕女子為保護自己清白而身陷牢獄之災的同情,結合而起的發酵作用。

    本來不少人預測鄧玉嬌會被判監或者收柙精神病院,但出乎意料地被判「免除處罰」(即是罪名成立,但不處罰)。有說這是上級政府指示,以及條件交換的結果。也有說這是上級政府做場好戲,博取民心的「德政」。而事件到了最後,還是沒有確立被殺官員有沒有意圖強姦,受傷的是否教唆強姦,因為那會令鄧玉嬌由「行為過當」的傷害罪變成自衛殺人,而無案釋放。公義最終還是沒有完全的彰顯,還是變成了官老爺的一台好戲。

    鄧案的意義

    不過,如果從中國這個專權體制來看,鄧玉嬌案還是有其劃時代的意義。以往民眾覺得有重大冤情,可能會圍堵地方政府,有時候會得到上級政府重視,然後懲處有關下級官員,又或者給受害人一個說法。鄧玉嬌案的風潮的特點是,那活像全國網民在網絡上圍堵地方政府(內地官方說法是發生「群體性事件」),出現如此巨大規模的虛擬民眾事件,上級政府(甚至是中央)不得不做一場戲,放生鄧玉嬌,以息民憤。這種網絡動員,令官方媒體不能壟斷訊息,政府不能漠視民憤,正正是「第五權」發揮的效果。

    鄧玉嬌案只是個開始,以後這種「網上群體性事件」將陸續有來。

    以往,在香港人,即使多有熱情,也參與不了內地的社會變革(最深入的一次大既是89年的黃雀行動),不過,有了互聯網,所有人也可以貢獻自己的時間和頻寬來投入這一場第五權革命。

    延伸閱讀:
    第五權(譯本) (Ignacio Ramonet)
    鄧玉嬌案相關新聞 @ google news

  • 綠壩瀏覽測試報告 1.1 (Firefox vs IE)

    昨天使用Firefox 3作測試[連結],似乎IP攔截、圖像攔截和語義分析對Firefox的作用不大。改用IE 8作測試工具,結果很不一樣。結果的撮要和比較可參考下面的圖表,詳細的測試結果如下:

    1. 只開總控開關,不開圖像和語義攔截

    很明顯,綠壩對IE有效得多。開了總控開關,即使不啟動圖像和語義攔截,成人串流網站(名字有個tube字那個,涉及不雅,故這裡不放連結)、discuss.com.hk(應該是因為有成人內容的討論版)都被封鎖。至於政治敏感網站和大部份國外熱門網站都沒有被封鎖。

    不過,奇怪的是,xanga和facebook似乎在官方的黑名單內,裡面有什麼成人內容?這個真的耐人尋味。

    2. 只開啟圖像攔截 及 總控開關

    綠壩的圖像攔截功能在IE上有效得多--昨天在Firefox上看得到的同一批成人圖片,在IE上約有一半被攔截。

    不過,如果以email附件形式打開曾被攔截的圖片,綠壩似乎完全不能發覺。即是說,其所謂的圖像攔截功能,很有可能是建立在IP adress的黑名單上,而非測量圖片上的膚色比例,所以在email戶口能夠打開成人圖片。

    3. 只開語義分析 及 總控開關

    開了語義分析之後,一些字眼在IE的搜索工具列,經bing來搜索的話,便會被封鎖,字眼包括「情色」和「傻屄」。不過,「亂倫」、「人獸交」,以及一些更露骨地形容性行為和性器官的字眼,以及內地常用的粗語,則順利過關。

    此外,政治敏感字眼也能過關。露骨的情色/成人故事,不論繁體還是簡體,也能過關。

    奇怪的是,如果以google於工具列搜尋,或者在瀏覽頁面使用bing的話,上述的封鎖也不會出現。

    最後,不知是不是因為法輪功真的是給盯緊了,開了語義分析功能之後,法輪大法網站(falundafa.org)被封鎖了。


    只開啟其中一項

    結果

    Firefox 3

    IE 8

    總控開關(使用黑名單, 即 IP攔截)

    通過 O

    所有網站

    法輪功, 支聯會, hotmail, gmail, google, bing, twitter

    攔截 X

    成人串流短片網站, Discuss.com.hk, xanga登入頁, facebook

    總控開關(只允許白名單)

    通過 O

    國內主要網站

    國內主要網站

    攔截 X

    法輪功, 支聯會, 西藏流亡政府,

    google, wikipedia, hotmail, RTHK, twitter, xanga, gmail, yahoo!, youtube, bing, flickr, 香港討論區, 高登, mysinablog, facebook

    法輪功, 支聯會, 西藏流亡政府,

    google, wikipedia, hotmail, RTHK, twitter, xanga, gmail, yahoo!, youtube, bing, flickr, 香港討論區, 高登, mysinablog, facebook

    圖像攔截

    通過 O

    大部份成人圖片

    約一半

    攔截 X

    極小數成人圖片

    (同一圖片並非每次都被攔截)

    約一半

    (同一圖片以email附件打開,則不能攔截,說明以圖像特徵攔截沒有作用)

    語義分析

    通過 O

    情色/成人故事

    Word輸入「法輪功」

    法輪功、六四、西藏獨立等字眼(繁體及簡體)

    Word輸入「法輪功」

    在不同的欄位輸入法輪功、六四、西藏獨立等字眼(繁體及簡體)

    情色/成人故事

    攔截 X

    xanga輸入「法輪功」(同一行動並非每次都被攔截)

    法輪功網站(不開語義分析是沒事的)

    以IE的搜尋工具列打「情色」、「傻屄」才會有事

    系統: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 (繁體版, 兼容簡體軟件)


    4. 整體觀感

    綠壩和IE一起運行的話,不時會慢得像死機一樣...

    整體來說,綠壩跟IE似乎「配合」起來的攔截效果明顯得多,但那不是正正把用戶推向更容易翻牆*的Firefox嗎?那豈不是讓陳勝吳廣們拿到更強的兵器嗎?

    如果綠壩對Firefox沒大作用,有關單位是不是應該把程式寫得好一點才推出市場?

    不過,作為陳勝吳廣集團的一員,我等網民是樂見這樣的笨軟件,以及工信部近乎白痴的公關手段,讓更多的網民醒覺。

    * 翻牆是指利用軟件透過代理伺服器(proxy),越過防火長城(Great Fire Wall, GFW)瀏覽國外網站。使用Firefox的一些附加元件,令Firefox翻牆比IE容易。

    連結:
    綠壩瀏覽測試報告 1.0

  • 綠壩瀏覽測試報告 1.0

    聲明:測試過程中瀏覽成人資訊純粹為學術用途。

    本著「沒有調查便沒有發言權」的精神,我在自己的電腦安裝了綠壩-花季護航3.17版本,進行實地測試。 

    我用來作測試的系統如下:

    • 作業系統: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 (繁體版, 兼容簡體軟件)
    • 瀏覽器:Firefox 3.0.11

    綠壩的過濾系統可分為三個層次,由使用者選擇,分別是

    1. IP address 黑名單 (功能表上的選項是「只允許訪問白名單」)
    2. 圖像攔截
    3. 語義分析

    測試根據上述三個選項,每次只開一個功能,看看它能攔截到什麼。

    1. 首先是傳說中會攔截加菲貓的圖像攔截功能。

    我把圖像過濾器的敏感度定為「高」,然後瀏覽成人圖像資訊,包括:

    I. 香港某討論區中的成人貼圖區

    結果:大部份成人圖片都能過關,只有一次被強制關掉firefox。清除了黑名單之後,再試同一頁,不知為什麼又成功過關了。

    II. 某串流成人短片網站

    結果:似乎圖像攔截對串流短片沒有效。

    2. 語義分析功能。

    I. 幾篇情色文學/成人文學討論區的帖子,確保大部份涉及色情的用字被瀏覽過

    結果:完全沒有攔截過。不知是不是因為瀏覽的都是港台的討論區,繁體字攔不到。

    II. 傳說中在Word打敏感字如法輪功、六四等,會被強行關掉程式。

    結果:打了,轉了簡體,再save也沒有事。

    III. 在本blog輸入上述的敏感字。

    結果:我輸入「法輪功」,到了輸入「功」字的時候,竟然彈出攔截的警告,然後立即被強行關掉firefox!

    不過,不知為何,之後再以同一方法測試多次,卻過得了關。似乎不論是文字或者是圖像的過濾,都不是100%重覆發生的。

    3. 「只允許訪問白名單」功能

    結果:「白名單」的意思是綠壩確認為安全的網站名單(同時容許用戶自建白名單)。如果開啟「只允許訪問白名單」功能,以下網頁全部都開不到:
    • 400 Bad Request: google, wikipedia, hotmail, RTHK, twitter, xanga, gmail, yahoo!, youtube, bing, flickr, 香港討論區、高登。
    • Invalid URL: mysinablog
    • 連error message也沒有:facebook
     
    內地網站如新浪、豆瓣、博客大巴則沒有問題(都在官方白名單內)。

    支聯會、法輪功等網站當然是上不到了。

    開啟了「只允許訪問白名單」功能之後,基本上跟安裝了一個Great Fire Wall在自己的電腦沒有分別。

    (不過,Twitter的firefox附加元件TwitterFox則可以繼續使用。)

    當然,如果uncheck「只允許訪問白名單」功能,上述網站都可以瀏覽。不過,問題來了--就是關了白名單的話,在測試1和2看得到的成人短片、圖片、文字,全都攔截不了。開了白名單的話,要瀏覽常用的海外網頁,便要用戶逐個輸入,極之費時失事。

    (更正: 不知是什麼原因,過了幾小時,測試1中的成人短片網站的IP address已被封鎖。)

    4. 只使用官方黑名單,關閉「只允許訪問白名單」功能  (16/6/09補充)

    結果:如上文所言,因為官方的白名單太短(基本上只包括國內網站,國外主要網站都不在內),而自訂白名單費時失事,會妨礙正常上網。

    如果關上「只允許訪問白名單」功能,只使用黑名單功能,則所有網站都沒有被攔截,包括政治敏感網站、成人貼圖區、情色文學區、成人串流短片網站等。(IE 8的情況並不一樣,報告後補)

    5. 其他測試結果:

    • 開動了綠霸之後,上網速度明顯減慢了不少
    • 程式約用了約8MB記憶體
    • 這個程式是可以卸載(uninstall)的,卸載之後再開機,hang了一次機,之後再reboot算是回復正常
       

    • 綠霸的日誌(log)功能,會鉅細無遺地記錄所有瀏覽過的網址,包括文字和圖像的位置。這個程式會不會有供當局截取這些紀錄的遠端控制權限,則超出了是次測試的範圍,但是根據工信部對全國所有過濾軟件的技術要求,遠端控制應該是存在的。這個也是最令人擔心的地方。
    • 有網友在Twitter回應時指安裝了綠壩之後,他的Windows 7死掉了。

    6. 撮要  (16/6/09補充)

    只開啟其中一項

    結果

    Firefox 3

    總控開關(使用黑名單, 即 IP攔截)

    通過 O

    所有網站

    攔截 X

    總控開關(只允許白名單)

    通過 O

    國內主要網站

    攔截 X

    法輪功, 支聯會, 西藏流亡政府,

    google, wikipedia, hotmail, RTHK, twitter, xanga, gmail, yahoo!, youtube, bing, flickr, 香港討論區, 高登, mysinablog, facebook

    圖像攔截

    通過 O

    大部份成人圖片

    攔截 X

    極小數成人圖片

    (同一圖片並非每次都被攔截)

    語義分析

    通過 O

    所有情色文學常用字(繁體網站)

    Word輸入「法輪功」

    法輪功、六四、西藏獨立等字眼(繁體及簡體)

    攔截 X

    xanga輸入「法輪功」(同一行動並非每次都被攔截)

    系統: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 (繁體版, 兼容簡體軟件)

    結論:

    這個下載版本,是可以關掉所有功能的,也可以卸裝。理論上可以由用戶自行決定用到什麼程度。如果家長真的打算用這軟件來幫助兒童「綠色上網」(即是特區政府說的只看「健康資訊」)的話,以圖像和語義的過濾似乎沒有太有效,而打開了白名單功能之後,卻把internet的大部份正常內容封鎖了,有網等於無網,白交寬頻費用。

    不過,將來強制預裝在所有新發售電腦的版本,能否關掉和卸載呢?如果可以的話,大家只能投訴工信部豪花了四千多萬元公帑在這可能沒有人用的程式上。如果不可以的話,那就是真真正正在網絡上號召陳勝吳廣了。

    續篇:

    綠壩瀏覽測試報告 1.1 (Firefox vs IE) - 很明顯,如果綠壩對IE有效得多

    延伸閱讀:

    內地網民已經開始用”ACG+惡攪”的方式反抗了,繼草泥馬之後,我們有好萌的格林達姆(綠壩娘):
    80后之漫画逆袭:绿坝调教

  • 身先士卒-我要安裝綠壩了

    沒有調查,便沒有發言權。我要安裝綠壩-花季護航了。

    測試報告後補。

    補充:測試報告已完成

  • It's really a bad day

    昨天,早上,工作。

    下午,聽一位第三期癌症剛完成化療的舊同事分享。

    之後,跟上司討論一個與career有關,但不太令人愉快的事項。

    晚上,聽最尊敬的宣教師離職前在團契的講道,說他對教會和香港的新教界別的問題的看法。

    歡送宣教師的晚飯完了之後,回到家中已很晚,很累。這一天聽過的所有東西,每一項個別來說都很沉重。生老病死、career、信仰三件事情都很沉重,加在一起,要消化、沉澱、再上路,一點也不容易。全部都在一天內發生。

    如果在臨睡前的電話中,我能把我壞透的心情說得清楚一點,如果沒有碰上電話另一方的心情也不好,也許本來已經很戲劇性的這一天會不那麼更諷刺地完結。

    12-6-09,it's really a bad day for me. I can't help thinking of this song.

  • 加菲貓被和諧了-中國版

    內地工業和資訊化部(工信部)要求於七月起新售的個人電腦預先安裝上網過濾軟體「綠壩.花季護航」(Green Dam – Youth Escort)。

    依工信部通知所言,這個軟件的主要目的是“構建綠色、健康、和諧的網路環境,避免互聯網不良資訊對青少年的影響和毒害”。其三大功能為

    (1)    圖像過濾
    (2)    語義過濾
    (3)    IP過濾

    看不到加菲貓了....

    根據維基條目,綠壩的圖像過濾技術「能夠利用了膚色、人臉、姿態和特殊器官等特徵來識別色情圖片」。不過,《南方周末》剛做了一個測試,就是瀏覽Hello Kitty、多啦A夢和加菲貓的圖片,結果竟然是:

    Hello Kitty和多啦A夢通過,加菲貓不通過!!


    (南方周末使用的加菲貓圖片)

    原因應該是加菲貓有一幅度的淺啡色,令綠壩以為那是色情圖片!

    另外,語義過濾軟件把「同性戀」當成不良用字過濾。當然,還有很多本來是在學術文章出現的用字也可能被過濾。

    此外,綠壩有可能與現行存的常用軟件衝突,例如在Word打出敏感字眼,可能會被強行終止程式。

    還有一個潛在的保安問題--當一個軟件被安裝在全國大部份的個人電腦,任何保安漏洞也可能成為駭客的大後門,造成全國大災難。

    最大的危險 - 老大哥在看著你

    其實小朋友在電腦看不到加菲貓不是太大問題。最大的危險在細節裡,就是遠程式控制的問題。

    根據工信部公佈的「技術要求」,「PC終端的互聯網內容過濾軟體」須具備「遠端告知」和「遠端控制」功能,讓管理員能夠檢視瀏覽紀錄和操控安裝了軟件的電腦。

    遠程式控制制,最終會不會變成《1984》中每家每戶的「老大哥正在看著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的監視器?天曉得。

    以現在內地網管的「聲譽」而言,這個「老大哥」憂慮絕不是過敏。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質疑「綠壩.花季護航」的文章已經開始被和諧了,而綠壩也開始成為網管會過濾的關鍵字了。

    我想,《1984》作者歐威爾想也沒想過他的故事最終會在2009年的東亞國(小說中的中國、日本結合了的國家)實現。

    延伸閱讀:
    機器貓過關,加菲貓過濾——“綠壩-花季護航“的是與非 (南方周末)
    關於電腦預裝綠色上網過濾軟體的通知 (工信局)
    「綠壩.花季護航」技術分析報告 (wikileaks.org)

  • 周秀娜

    每次走過地鐵站長長的走廊,都會見到周秀娜、廖碧儀和楊思琦重覆地出現。走過一次,便重覆見到每個四次,共十二次。

    三塊廣告牌的風格很不同,以平面設計、攝影質素、賣力程度而言,周秀娜的廣告平面設計、攝影質素、買力程度都高;廖碧兒的最低調;楊思琦的賣力程度不比周秀娜低,但設計和攝影,加上她的表情,令整個廣告的感覺很屋邨。根據廣告的設計,我猜周秀娜廣告的對象消費者是年輕中等收入的女士吧,而楊思琦廣告的對象則是比較平民一點的消費族群吧,廖碧儀兒,以她的年齡和廣告的低調風格,可能對象是比較成熟的消費族群。

    以上全是瞎猜的。年少的時候,類似的廣告是能吸引我的注意的。也許是人大了,反應沒那麼敏銳,這些無處不在,重覆又重覆的硬照廣告,已經對我起了發條橙的作用--好煩。不過,無可否認,我感覺發條橙的部份原因是我覺得她們三人的樣子也不怎樣好看。如果在坐有三人的fans,請留個言,我個別向你致歉。(性別論述嘛,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一眼便看得出這篇文是求其寫的。)

    其實,如果要找瘦身代言人,可不可找些真的本來超重,然後真的成功爭取減磅的人?例如成功減去35磅的Tommy兄?

    ***************

    講起成功爭取,不得不提最近熱播的民建聯成功爭取北極有企鵝。Web 2.0就是如此:網民不喜歡你的話,你說了一句蠢話也會被無限翻炒廣播:

  • 有關那宗教師案件

    那宗男教師非法性交案件,一直沒有提起是因為未有判斷之前,被告在法律上還是無罪的。

    從新聞報導內容看,這名前教師的行為,不能用一時情不自禁來形容,如果真的是情不自禁,他的自省能力和道德判斷能力應該出了很大問題。

    唸教育文憑的時候,輔導學的講師再三語重心長的提醒一眾準教師,與異性學生保持合宜距離和避嫌極之重要,因為處理不當可能對教師和學生造成永遠的影響。

    從事某些工作的人,特別容易在心理上影響對方,導致對方做出不合常理的行為,例如教師對未成年學生、宗教人士(包括風水師)對信徒、社工對受助者、心理專家對病人,都需要特別處理,因為如果前者有心利用其對受者的影響力得到好處,是比較容易的,而且那可能是不道德的。合約法有所謂「不當影響」(undue influence)的概念,就是如果合約一方能夠證明對方利其用身份和在心理上對另一方的影響力,引導對方簽訂合約,合約便可能無效。

    因為教師對心智未成熟的學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所以《教育專業守則》的「對學生的義務」部份有此一項:

    • 不應利用與學生的專業關係以謀私利。

    私利可能是金錢上的,也可能是情慾上的。這些事一發不可收拾,而且從哪一個角度來看也不可能是合乎道德的。教師應與學生在實際上和心靈上保持合宜的距離,否則引起誤會不好,導致悲劇就更是沒有人想見到的。

    利用學生的信任,在情慾上得到滿足之餘,竟任由對方受孕、墮胎,那不止是情不自禁,而是殘害對方身體。這已經不是什麼操守問題那麼高層次,而是失卻了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

    關於如何避嫌,在一篇舊文中討論過,裡面的要點到現在還是合用的。

    連結:
    刊登於hkblog的同名文章

    相關新聞:
    與12歲女生性交 教師重囚10年 法官:被告是家長噩夢(明報)(9/6/09)

    *******************

    題外話:

    兩星期前的舊文《抒困措施的盲點》,昨天明報社評《在職貧窮愈來愈多 宜給援手免成包袱》也有相似的論點。

    不公平的「抒困」,令沒有迫切需要的人受惠,而努力工作,在貧窮線上苦撐的人卻沒有得到幫助,這是匠哪門子的抒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