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December 4, 2009

  • 教師可悲的春夢


    我和同事M負責通識科組裡面的「今日香港」教材。

    「今日香港」包括三個課題,包括生活素質、法治與社會參與,和身份認同。

    我們討論法治與社會參與的時候,決定用普選問題、公民抗命、高鐵問題作為探究案例。

    討論普選問題的時候,年紀跟我差不多,已為兩子之母的M問我:「五區總辭你點睇?」

    我說:「我是支持的。我細細個睇住D人爭取"88直選",到而家廿幾年,都係得個吉,我忍夠了。」

    她說:「我也是。等咗咁多年,我覺得好失望。」(後來我們討論了對五區公投實際操作的憂慮,內容不在此詳述)


    其實教通識教香港的政治議題,真的很洩氣。教通識的人,如果有心的話,總會對民主和人權理論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和嚮往),對於社會大事有一定的負擔。

    當老師的,有誰不希望能夠實踐在大學所學的"社會再建構主義 (Social reconstructionism)"教育理念?例如如西方民主社會的民主教育、戰後德國的去納粹教育、南非的去種族主義教育等等。在香港,我們的教育真的很諷刺--

    學校一方面進行公民教育、通識教育,教導學生民主理念,

    政府一方面千方百計阻礙普選,千方百計維護政治經濟特權階級。


    我不想往後十幾二十年還要與學生討論「香港的普選問題」,普選根本不應該是一個要爭議的議題。

    我不想同事M讀小學的兒子將來還要參與爭取普選的運動。

    我想「爭取普選」只在香港歷史的課程看得到。

    真的很可悲,很可悲。我寧願相信寧為玉碎的抗爭,我們對面的是一個不講誠信的專制政權,只靠談判的話,相信M的孫兒也不會見到普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