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January 20, 2010

  • 「激進」的耶穌

     

    (注意:以下文字及圖片可能涉及激進行為,敬請家長留意)

     

     

    2:13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
    2:14看見殿裏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裏.
    2:15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
    2:16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
    2:17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說、『我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
    2:18因此猶太人問他說、你既作這些事、還顯甚麼神蹟給我們看呢。
    2:19

    耶穌回答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

    (節錄自約翰福音) 

    1_124469586243gC

    *   *  *  *  *  *  *   *  *  *  *  *

    讀到這篇文字,我們會不會有個先入為主的感覺,覺得故事中的三十出頭的「示威人士不負責任衝擊聖殿的行為,是違背了以色列社會核心的價值、法治的精神及整體的利益,政府和廣大市民都絕對不會接受。以衝擊手法破壞社會秩序,不但無法彰顯言論自由,反而會扼殺不同意見及和平理性的表達,示威人士必須要反思」(link: 中新社原文)?

    當然,耶穌這樣做,衝擊的是當時的特權階級的既得利益,最後他也受到無情的抹黑和鎮壓。

    最後,歷史會怎樣評價耶穌的激進行為?

    我們會單從衝擊聖殿的事件而把耶穌標籤為暴民,還是會思考究竟耶穌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什麼事令他義怒至此,要作如此的抗爭,而不是任由問題繼續,「和平地」不聞不問?

    我們會不會問這個激烈的抗爭做法,社會背景是什麼?社會存在著什麼不公平的地方?這個抗爭做法與他之後所領導的整個社運行動(更新整個人類社會的行動)有什麼關係?我們會不會因為衝突聖殿事件而否定他領導的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