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了很多次,但我還是要再說:我是德國隊和拜仁fans。
我在2002年世界盃看簡尼看上了癮,順理成章變成了拜仁的支持者。往後的日子,一直都是捧德國隊和拜仁,光顧有線也是為了看德甲(酒吧和茶餐廳沒有,唯有付錢看有線)。
捧了德國八年,今年見證了對英格蘭和對阿根廷的大勝,作為德國粉絲,真的高興得沒話說。我一直在想,xanga的標題很短,應該一句什麼話來作標題?腦裡浮出的第一句說話便是「寧欺白鬚翁,莫欺少年窮」。
今年的德國隊平均年齡不足25歲,隊中幾個新星都只是二十出頭。德國隊的年輕化不是今屆開始的,話說上屆世界盃,奇連士文起用多名「乳臭未乾」的年輕球員,棄用一批大牌老將,誓要把德國隊變成一支年輕有勁的隊伍,當時人們都說他太冒進,結果是當年德國還是奪得季軍。當年的0靚仔球員包括「小豬」史偉恩史迪加、「王子」普度斯基和今屆的隊長拿娒,都是在上一屆亮相的,當年二十出頭的他們,今屆都只是廿幾歲,但已經可以擔大旗,面對國際大牌們也毫不遜色。
奇連士文說過只帶一屆世界盃,接著他的副手路維接任,行的也是年輕化路線。今屆的幾個新星,例如湯馬士梅拿和奧依斯表現都十分出色。其中湯馬士梅拿的故事更是值得跟大家分享。
湯馬士梅拿出身自拜仁的青訓,因為在二隊和德國青年軍表現出色,18歲便入選拜仁的一隊,表現也十分見得人。話說半年前,德國對阿根廷的友誼賽輸0:1,賽後他出席記者會的時候被馬勒當拿嘲笑為「球僮」,可能因為覺得這個生面口的新人級數太低,老馬甚至不肯與他一起進行發佈。半年後的今天,湯馬士梅拿用實力向老馬證明了自己的級數,大概昨晚老馬也在慨嘆原來梅拿是吳下阿蒙。
德國的80後球員,向世界展示了紀律、速度、鬥心、組織才是踢球的王道,贏阿根廷4:0,完全投術撃倒,沒有符碌誤判(希望誤判林伯特那位球證不會被尋仇)、影帝(拜仁的兩位荷蘭球員)、茅波(烏拉圭的世紀手球),英格蘭的粉絲們大概也會感到安慰,因為連阿根廷也要輸4蛋,英格蘭對德國好歹也進了兩球。
寧欺白鬚翁,莫欺少年窮。足球如此,寄望在香港的民主抗爭也是如此。
延伸閱讀: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