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下內容涉及對粗俗用語的分析,未滿十八歲或極容易感到不安者請轉到其他健康網站,例如教統局、全球化網上教材(中大社會學系)、三師會等。)
「福佳始終有你」成為城中熱播歌,不可能單單因為順口,它某程度上反映了不少人對回歸十週年那種歌功頌德硬銷愛黨愛國宣傳的反感。它也代表了民間對回歸十年的問題的回憶,可以說是對官方編制的回歸史的反動(也可說是惡攪)。
最初以為「福佳」與福娃有關,當知道跟福娃無關之後,才聯想到「仆街」。雖然作者林忌否認「福佳」一詞有此意思[連結],但觀乎其聲明本身惡攪味道甚濃,加上在部份青少年社群當中「福佳」的意思,我們仍有理由相信「福佳」就是「仆街」的諧音。
「福佳始終有你」的內容,簡單而言,是罵政府和親政府人士是「仆街」。個人而言,我對這種罵法有點保留,私底下以粗口罵某些言行可恥的人(例如以豬比喻被殺學生的人)沒有人能干涉,不過,作為對官方宣傳的惡攪作品,則難登大雅之堂,幽默有餘,格調不足。
另外一點我不能苟同的,是「福佳始終有你 2 (煲呔搵工靠你) 」的兩句歌詞「和諧靠你 付上生命」,畫面配上已過身的親北京人士。這些人並非作姦犯科,他們不過是言論親北京,拿他們的死來惡攪,是對不同政見的死者的不敬,是修養有問題。
小弟一人對此歌有保留是一回事,畢竟,這首歌熱起來,代表了大家對政府的宣傳手法,以及政府建制本身的確很不滿,不滿得要以粗口咒罵之。這首歌受歡迎,主要原因不是「福佳」一詞,而是歌詞內容提及了很多政府不會提的事件,例如董建華失政、官員失言、楊光受勳、廿三條立法、沙士、七一遊行等等。這些不快事件,才是市民的真正共同回憶。
歌功頌德得越過份,引起的反作用力便會越大。特區成立十年,當中有七年是災難,接著的三年,政府和民間仍有不少衝突,更何況今時今日還有大量社會矛盾未解決,要花大筆公帑慶祝,不少市民看得不是味兒。「福佳始終有你」惡攪成功,政府應認真想一想,究竟官方的回歸十週年跟市民心目中的是否一樣。
視頻及歌詞連結(填詞人林忌的網頁):
「福佳始終有你」1 - 畫面結合歌詞的惡攪效果很強,唯歌詞未算通順
「福佳始終有你」2 (煲呔搵工靠你) - 歌詞比第1版通順,意思更完整,畫面選材更好。不過涉及已過身的親北京人士的部份,我完全不能認同。
延伸閱讀:
tommyjonk-香港,勝在有福佳
johncoal-十年金曲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福街始終有你》:粗口諧音運動/《始終有你》:真的很差?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