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 2011
-
一生何求 (悼念華叔)
華叔走了。
華叔在香港近三十年的歷史扮演的角色不輕,由津校教師罷課到教協成型,由基本法起草到六四屠殺,由民促會到支聯會,由港同盟到民主黨,都是有血有肉的抗爭史。看著華叔的歷史,我看到的是香港政治的困頓和鬱悶,我看到「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八個字。
不過,正正因為無力回天,華叔的堅持更值得我們尊敬。
五區公投和民主黨上釣的問題是路線分歧,不應該上綱上線至人身攻擊。
華叔臨終前留下這四句話:「平反六四,革命尚未成功;建設民主,同志仍須努力。」
他在人生最後的時刻用上「革命」一詞提醒大家,公義民主人權不是天掉下來,更不是獨裁者無端賜予給人民的。
華叔走了,希望教協諸公不要忘記華叔的抗爭精神,更不要忘記教師是社會良知的最後防線。
回家途中,腦裡響起《一生何求》這首歌。應走的路華叔走完了,雖然暫時無力回天,但終有一天他在天國會看到民主公義臨到大陸的土地上(在對岸已經有了)。
延伸閱讀:
華叔的西緒弗斯神話 (johncoal)
華叔,一路走好!! (tommmyjonk)
後記:
今天下午,我和外母一起看治喪委員會的記招,看完的時候都眼濕濕,接著看到的竟是「特首悼稱政改華叔功不可沒」,不提他過去廿一年對追究六四屠殺便算了,還要抽水,真的看得很火滾。這姓曾的自以為通過了政改很了不起,要在所有場合,不論是聖誕文宣還是悼念華叔的新聞稿都要耀武揚威,根本沒有理會大眾的感受,這種小人最適合當獨裁政權下的奴才,不配當香港人的領袖。
Comments (12)
Kursk :
對於中國民主的方向,我一直感到疑惑。故特來請教。早兩天聽中國內地的同學提到儘管中共一黨專政,試想若十三億人口投票,結果可能要一兩年才知道,特別對經濟發展,影響深遠。假若中國日後有真民主,會以那種形式存在呢?其自由民主與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有可分別?
Venus
"結果可能要一兩年才知道"!? 反對民主選舉可不可以找個好一點的理由?
美國三億人口,總統選舉日當晚已經有初步結果
一星期內所有州完成點票,三星期後各州選舉人投票
兩個月後國會最後確認選舉結果,再過半個月已經宣誓就任了
中國十三億人口,就算真的按人口比例乘大四倍,一個月已經可以完成點票
況且選舉和點票是可以在不同地區同時進行的,尤其中國採用單一時區,
不同地區同步關閉票站,轉為點票中心也不是問題,與人口多少根本無關.
"選舉點票曠日費時,導致政局不明朗,繼而影響經濟"這說法根本完全不能成立.
耀武揚威也不過是狐假虎威。
曾蔭權居然這樣公然抽死人水…… 明顯就不放港人在眼內﹗真係覺得好過份!
@venusleehom -
@飛蚊導彈 - 更大的問題是,真的有誠意推動民主的話,也沒人要求一下子就直選國家領導人,大可由廢除黨禁、縣市直選開始做(國民黨戒嚴那麼多年,也沒停止過地方自治體選舉)。國家層級的領導層,就算由間選產生,只要下一層是直選的話,應該也有很多人「收貨」了。
@dolaamoiscat - 已回覆, 請check message。
"一生何求" 最後那幾秒裏面, 我看見的可能是鱷魚淚.
別了,華叔。
我看到那片段,也在罵叫那條賤精別抽水!可是,我媽竟然說‘每人有不同意見’,我快要氣死了!
@Yeungmeis020166 -
Exactly!
@飛蚊導彈 -
我也覺得好好笑,不知道是真的無知如是、被洗腦了,還是藉口真的可以爛得那麼低能。多人投票就多些人手點票吧!人多才不怕不夠人手呢!中國甚麼最多?甚麼都不多,就是人最多!還不要說,如果電腦化地投票,一分鐘就可以知道結果呢!!!(和印度一樣,中國的科技研究很先進,可是開發費用、人工、原料費都低,不要跟我說笑,說‘電腦化沒可能’。)
@pineapplesam -
對!等當奴死了我送給的悼文也要提他通過建膠鐵這‘豐功偉績’吧?此奴才正賤精!!!
@Frostig -
不要與奴才幹一樣的事,不然與牠有何分別﹖
@pineapplesam -
Well, I don't think I would mourn that Duck anyway, unless he is going to do ANYTHING beneficial to HK, or to the world!
What he has done has shown his DOG's character! Don't try to represent us!!!
@A1726 -
Sorry for my ignorance, but WHO was the person who said that 'good people deserve good rewards'? (I can't recognise people's faces, frankly.
Same for the pop singers and the 'look-alike' Chinese high officials, etc.
)
Comments are closed.